中医验方汇选:慢性肾炎方,腰肌劳损方等

慢性肾炎方

(方名商陆杜仲散)

方药:商陆、泽泻、杜仲各90克。

功效:补肝肾、利水泻热。

炮制及用法:上药洗净切片,用温开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熬2次,滤液合并浓缩,再加糖及防腐剂,制成商陆合剂300毫升。日服3次,成人每次10~15毫升,儿童、体弱及肠胃不适者酌减。饭后服。同时限制食盐及水分。

主治:慢性肾炎及肝硬化。

疗效:治疗慢性肾炎9例及肝硬化腹水8例,经1~6个月观察,9例慢性肾炎有8例获得进步,1例无效;8例肝硬化有5例尿量增加,腹水减轻,3例效果不明显。慢性肾炎除晚期者外,多见尿量增加,水肿减轻或消失。

  腰肌劳损方

(方名益肾活血汤)

方药:狗脊、骨碎补各20克,牛膝、杜仲、当归、破故纸、续断、益母草各15克,桃仁9克,乳香、没药各10克。

功效:补肾强腰,活血祛淤。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每次服200毫升。

主治:腰肌劳损,腰椎肥大(肾虚而淤血阻络)。

疗效:临床治疗腰肌劳损25例,结果:全部患者在服药10~1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服20~30剂后,症状全部消失。

  哮喘方(方名甘遂半夏汤)

方药:甘遂、白芷、白芥子、半夏各15克。

功效:散风除湿,化痰平喘。

炮制及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等分3包,每次用1包。以鲜姜汁调成厚糊状,敷于双侧心俞、肺俞、膈俞穴上。每次1~2小时,微感疼痛即可取下。每隔10天敷1次,3次为1疗程,每年可连贴1~2个疗程,季节不限。

主治:预防哮喘发作。

疗效:治疗哮喘患者数例,临床疗效满意。

  牙周炎方(方名消炎合剂)

方药:白酒、鸡蛋。

炮制及用法:将白酒100毫升倒入瓷碗内,用火点燃后,立即将鸡蛋打入酒中,不搅动,不放任何调料,待火熄蛋熟,晾凉后1次服下,1日2次。

主治:牙周炎。

疗效:临床治疗167例,治愈159例,一般服1~33次而愈,无效8例。属实热证牙周炎者,屡用屡效。

  小儿口疮方(方名三花桔梗汤)

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桔梗、花粉、玄参、麦冬、淡竹叶、板蓝根、甘草各6~10克。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每日1剂。此外,外用淘米水煮沸冷却后,以棉签蘸洗患处。

加减:重症者加石膏、芦根各10~20克,石斛6~10克,火麻仁5~10克。

主治:小儿口疮。

疗效:临床观察48例,结果全部治愈。

  胆石病2方

  郁茵汤

方药:郁金12克,茵陈12克。

功效:利湿清热。

用法:水煎,日1剂,每天饭后服,三餐饭前服风化硝15克,连服4日。其后大便中可有胆石排出。

主治:胆石病。

疗效:治疗胆石病数例,临床疗效满意。

(详见《福建中医药》1959年第6期)

  大黄二金汤

方药:生大黄10克,郁金12克,枳壳12克,金钱草30~60克。

功效:破气行滞,解毒排石。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主治:胆石病。

疗效:临床共治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4例。B超复查结果:痊愈15例,好转7例,中转手术者2例,总有效率91.7%。

  止汗良方桂枝汤

初春之时,乍暖还寒,自汗的老人稍动就满身大汗。出汗过多一会消耗体内阴液,二容易感冒,因此控制自汗,预防感冒,意义重大。

桂枝汤是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的名方,由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克组成。其功用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一般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笔者根据其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30克,糯稻根10克,治疗老年自汗,效果非常明显。近20年来我们用该方治疗105例,有效率达80%以上。

桂枝汤方中以桂枝为君,以白芍为臣,二者等量相合,相辅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可温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养血,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是为佐使药,调和诸药。加入黄芪,补肺固卫以培本,糯稻根止汗以治标。

  止咳宣降汤

冬春之季,人们很容易感冒受凉,咳嗽。在受凉初起,或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刚刚开始时,服止咳宣降汤,止咳效果极好。

方药:荆芥12克,车前草12克,竹叶12克,川朴9克,桔梗12克,枇杷叶15克,百部12克,前胡12克,杏仁10克,胆南星12克,天花粉12克,枳壳9克。

服法:咳嗽初起如若伴有微喘,可加葶苈子15克,鲜竹沥水100毫升,分3次兑服;若痰黄,可加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若大便不通,可用生大黄10克泡开水300毫升,每次取大黄液50毫升,兑服,以大便每日l~2次即可。

上方以每日1剂煎成600毫升,剧者可每日2剂,每4小时服药1次,每次100~200毫升。连服3天,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主治:感冒咳嗽初起,或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初期,咳嗽,胸闷,气急,有痰,或大便干结等证。

功用:宣肺疏表,止咳化痰。

(阐释: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咳嗽是肺为风温、风寒所束,故宣散,降气,化痰浊才能使肺气宣降,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本方若用于外感初起,以咳嗽为主证者较为适宜。若起始发热者,则要服清热解表的方药,或到医院诊治了。)

  一试便灵的漏证方

我42岁,近半年来每次月经都断断续续,要延长10余天,且颜色暗红,还有小血块,吃了不少西药,但不见效。后来到一位老中医那里看病,说我患了漏下之证,并开了药方给我。结果我用了3剂药就全好了。

他开的处方是:断血流15克(编者注:断血流又名荫风轮,唇形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荫风轮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味、甘、苦、温,主治各种出血),阿胶15克,三七粉3克,3剂。用法是:先将断血流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30分钟,合并药汁300毫升,然后放入阿胶煮化,最后放入三七粉,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饭后服。

重庆市长寿区 刘芳琼

点评:漏证又称漏下,是指妇女“血非时而下,淋漓不尽”,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漏证以阴道出血为主症,出血之后必有淤血,淤血阻滞,血不循经,又可发生出血,反复出血,必致血虚。中医对该证的治疗方法是止血、祛淤、宁血、补虚。断血流具有很强的止血宁血作用;阿胶有养血补血之功,三七具有活血祛淤之妙。所以用这三味药来治疗因淤虚所致的漏下之证,疗效当然显著。

  单方白术巧治便秘

我父亲今年64岁,中风后长期便秘。他一便秘,我就到药店自购大黄、番泻叶,或果导片给他服用。这些方法开始有效,后来就无效了,而且越服便秘越严重,父亲很痛苦。后来我送父亲到一位老中医那儿求治,老中医只开了一味药:生白术。这方很灵,父亲每天服1次,每次40克,连服2天,大便就通了;连服半个月,大便一直保持通畅。

广西南宁 郑某

点评:治病必求其源,便秘之源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本草求真》认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又能缓脾生津,且其性微温,服之能健脾消谷,为补脾脏第一要药也。”脾胃得补,升清降浊,能促进排便功能,故用生白术治便秘有效。

用生白术治便秘,剂量有别,少则30~60克,重则120~150克,水煎服,每天1次;便干结者,宜加生地15克以滋之;若便难下而不干或稀软,伴有手足不温者,又当加肉桂、干姜各3~6克温通,则不仅通便而且便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急性咽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风热在表。【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名】疏风清热汤加减。【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

  • 慢性肝炎并胆囊炎的中医治疗医案

    杨某,女,38岁,成都某研究所职工。初诊:1980年11月10日。患慢性肝炎并胆囊炎5年,服中西药虽多,但右胸胁部位疼痛绵绵,掣引后背作胀,肝功化验转氨酶一直偏高,嗳气频作,急躁,…

  • 阴茎癌方十四

    党参、白术各10克,云苓、陈皮、薏苡仁各15克,赤小豆30克,黄芪10克,菟丝子30克,金樱子15克,枸杞子、五味子各30克,车前子15克。1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肿…

  • 异功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气虚脾弱型肺结核

    气虚脾弱肺结核,低热食少自汗出。咳嗽气短便溏薄,神疲乏力面㿠白。唇淡语低脉细弱,培土生津益脾医。百合固金异功治,党参白术茯苓陈。白芍贝母桔甘草,百合黄芪干山药。 方药: 异功散合百…

  • 卵巢囊肿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瘀凝滞。【治法】破血软坚,理气行滞。【方名】加味化坚汤。【组成】桃仁9克,杏仁9克,橘皮9克,丹皮9克,桂枝9克,甘草6克,醋30克,大黄10克,蜜(冲服)…

  • 药浴养颜增神润

    花浴将桃花、杏花各500克浸在水中,七天后取出花加入温水中洗浴。有美白肌肤的功效。桔皮浴当你洗澡时,将桔皮放在水中,可以祛除疲劳,有助于美容。啤酒浴将月见草适量水煎取汁,与一瓶啤酒…

  • 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妇科被初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

  • 宫颈癌方十六

    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克。将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3丸,每日2-3次。本方清热解毒,是段风宁治疗宫颈癌的效方。

  • 清骨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清骨散组成】2 【清骨散方歌】3 【清骨散方解】4 【清骨散主治】5 【清骨散医案】6 【医案分析】【清骨散组成】 银柴胡5g 胡黄连 秦艽 鳖甲(先) 地骨皮 青…

  • 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方源 《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