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胆

鸡胆
(《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苦,微寒,无毒。"

③《本草求原》:"苦,寒。"

【功用主治】消炎,止咳,祛痰,解毒,明目。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耳后湿疮,痔疮。

①《别录》:"主疗目不明,肌疮。"

②《食疗本草》:"月蚀疮绕耳根,以乌雌鸡胆汁敷之,日三。"

③《日华子本草》:"治肬目、耳瘑疮,日三敷。"

④《纲目》:"灯心蘸点胎赤眼甚良,水化揉痔疮亦效。"

⑤《陆川本草》:"解病毒,治目不明,百日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鲜鸡胆1~3个取汁加糖服,亦可烘干研粉或制成片剂。

【选方】①治目不明,泪出:乌鸡胆临卧敷之。(《千金方》)

②治眼热流泪:五倍子、蔓荆子煎汤,洗后,用雄鸡胆点之。(《摘元方》)

③治尘砂眯目:鸡胆汁点之。(《医说》)

④治沙石淋沥:雄鸡胆(干者)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以利为度。(《十便良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一般服后第1日痉咳次数即显著减少,痉咳时间大大缩短,4~5日痉挛性咳嗽停止。用法:将鸡苦胆鲜汁加糖调匀内服,1岁以内每次1/4个,2~3岁每次1/2个,3~5岁每次1个,5~7岁每次2个。7~12岁每次3~4个,均日服2次。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近年研究,鸡胆汁有消炎作用,有的单位已制成鸡胆汁片剂。据初步观察,鸡胆片具有消炎、止咳、祛痰之效,对咯黄痰(实热)或灰。青、白、粘痰(虚寒)者的疗效均较好。用法:鸡胆片每次3片(每片相当于鸡胆汁3毫升),或复方鸡胆片每次2片(每片含浓缩鸡胆汁0.2克、麻黄素10毫克),均日服3次。观察250例,临床治愈69例(27.6%),显效60例(24%),好转89例(35.6%),无效32例(12.8%),总有效率为87.2%。大部分患者在服用鸡胆片特别是复方鸡胆片后,感到喉头松快,痰易咯出,痰量明显减少。但极少数人服药后感到口麻、心慌或恶心、腹痛。亦有临床治愈后,因感冒而复发,又用鸡胆片治愈。故鸡胆片对慢性气管炎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而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另据报道,从鸡胆汁中提取有效成分-鹅去氧胆酸,经初步抑菌和药理试验,其作用与鸡胆汁基本相同,而强度远远超过之。临床试用后认为有较强的消炎、止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较弱,故对单纯型气管炎疗效最佳。其见效时间,快者半小时,慢者3~4天,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鹅去氧胆酸服后,有60~8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刺激症状,如肠呜、腹痛、腹泻或胃和食道的灼热感。绝大多数反应轻微,仅少数较剧烈。服药时多喝水或饭后服用均可减轻副作用。个别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副作用较重者,服莨菪片即可缓解。

③治疗小儿菌痢
取鲜鸡苦胆加工干燥研粉,加适量乳糖使成25%胆粉。每日量:1岁以内1克,1~2岁1.6克,2~5岁2克。3次分服。治疗20余例,除有合并症者外,均在1~3天痊愈。实验证明,本品对弗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4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过山龙_大过山龙的功效与作用_什么是大过山龙

    基础信息 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解表镇咳;消肿解毒。主跌打骨折;…

  • 伤寒草

    伤寒草(《岭南采药录》) 【异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咸虾、枝香草(广州空…

  • 红子根

    红子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植物形态详"赤阳子"条。 【采集】9~10月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

  • 黄荆叶

    黄荆叶(《纲目拾遗》) 【异名】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为…

  • 黄芦木_黄芦木哪些人不能吃_黄芦木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狗奶根、刀口药、黄连、刺黄檗、小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肠炎;痢疾;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无名肿毒;丹毒湿疹;烫伤;目赤;口疮 生长采收…

  • 柞树皮_柞树皮的功能主治_柞树皮的好处

    基础信息 性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痢疾;肠炎;小儿消袋子化不良;气管炎;黄疸;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 原形态:落叶乔…

  • 杧果树皮

    杧果树皮(《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杧果"条。 【化学成分】树皮含杧果甙、高杧果甙、鞣质9.33%。 忙果的树脂含三萜化台物很多,中有齐墩果醛、…

  • 羽叶三七_羽叶三七的副作用_羽叶三七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纽子三七、黄连三七、花叶扭子七、花叶三七、土三七、疙瘩七 性味:味微苦;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

  • 黑塔子根

    黑塔子根(《四川中药志》) 【异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 【植物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野油柿。灌木,高1~2米。枝直立而有棘刺,…

  • 白牛胆根_白牛胆根的主治功效_白牛胆根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定喘;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头痛;牙痛;胃痛;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