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

降真香
(《证类本草》)

【异名】紫藤香(《卫济宝书》),降真(《真腊风土记》),降香(《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

【植物形态】降香檀,又名:花梨母。
乔木,高10~15米,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单数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有小叶9~13片,稀为7片;叶柄长1.5~3厘米;小叶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小叶柄长4~5毫米。圆锥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8~10厘米;苞片和小苞片阔卵形,长约1毫米;花小极多数,长约5毫米;萼钟状,长约2毫米,裂齿5,下面l枚裂齿较长;花冠淡黄色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顶端微凹,翼瓣长椭圆形,龙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1组;子房狭椭圆形,被短柔毛,花柱短。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厘米,果瓣革质,具网纹,种子1颗,稀有2颗。花期4~6月。
分布海南。

【采集】全年皆产,将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锯成长约50厘米的段,晒干。

【药材】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条块状。表面红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泽,并有纵长线纹。如劈裂之,断面粗糙,强木质纤维性,纹理细而质坚硬;气香味淡稍苦,烧之香气浓郁。以红褐色、结实、烧之有浓郁香气,表面无黄白色外皮者为佳。
产海南。

降真香过去多从国外进口。主要为印度黄檀的心材,即《纲目》所谓"番降"。《纲目》的降真香,据所述植物分布,可能尚包括芸香科植物山油柑,参见"沙塘木"条。

【化学成分】印度黄檀的心材含黄檀素、去甲黄檀素、异黄檀素、黄檀素甲醚、黄檀酮和黄檀色烯。

【药理作用】印度黄檀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的"再钙化时间"。黄檀素给兔1次口服50毫克/公斤,有微弱的抗凝作用(凝血酶元时间作指标)。在离体兔心灌流时,黄檀素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整。去甲黄檀素作用相似。印度产降香的各种提取物(水、醇及醚)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

【炮制】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

【性味】辛,温。

①《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甘,温平,无毒。"

③《纲目》:"辛,温,无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宜忌】①《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②《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选方】①治打扑伤折,内损肺肝:紫金皮、降真香、补骨脂、无名异(烧红,酒淬七次)、川续断、琥珀(另研)、牛膝(酒浸一宿)、桃仁(去皮尖)、当归(洗,焙)、蒲黄各一两,大黄(湿纸裹煨)、朴硝(另研)各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苏木当归酒调服。(《奇效良方》大紫金皮散)

②治金刃或打扑伤损,血出不止:降真香末、五倍子末、铜末(是削下镜面上铜,于乳钵内研细)等分或随意加减用之。上拌匀敷。(《百一选方》)

③治痈疽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为丸熏之,去恶气。(《濒湖集简方》)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②《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昧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红?木

    红?木(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

  • 卤碱

    卤碱(《纲目》) 【异名】卤咸(《本经》),卤盐、寒石(《吴普本草》)。 【来源】为盐卤凝结而成的氯化镁等物质的结晶。 【制法】取卤块用水洗净,打碎,入盆内,每盆以2~3斤为宜,稍…

  • 山白菊

    山白菊(《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浙江民…

  • 茴香虫

    茴香虫(《本草衍义》) 【异名】蘹香虫(《纲目》)。 【来源】为凤蝶科昆虫金凤蝶的幼虫。 【动物形态】金风蝶体长圆形,密被鳞片和丛毛;体长约4厘米,展翅宽约10厘米。头部有半球形复…

  • 掌叶半夏

    掌叶半夏(《南京民间药草》) 【异名】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 【植物形态】掌叶半夏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类似半夏,但较大,径…

  • 刺瓜米草

    刺瓜米草(《贵州草药》) 【异名】刺梭罗。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 【植物形态】刺瓜米草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8厘米,宽…

  • 麦芽

    麦芽(《纲目》) 【异名】大麦蘖(《药性论》),麦蘖(《日华子本草》),大麦毛(《滇南本草》),大麦芽(《本草汇言》)。 【来源】为发芽的大麦颖果。植物形态详"大麦"条。 【制法】…

  • 花椒叶_花椒叶的功能主治_花椒叶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椒叶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杀虫解毒。主奔豚;寒积;霍乱转筋;脱肛;脚气;风弦烂眼;漆疮;疥疮;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

  • 人指甲

    人指甲(《本草衍义》) 【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 【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

  • 鳗鲡鱼骨

    鳗鲡鱼骨(《纲目》) 【来源】为鳗骊科动物鳗鲡的骨骼,动物形态详"鳗鲡鱼"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烧熏痔癀,杀诸虫。" 【选方】治恶疮:蛇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