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祛暑中成药以及单味中药

暑病为夏季时令病,每当立夏到大暑之际,因气候闷热而潮湿,人常常遭受暑湿之患而发生中暑。中暑一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情况。先兆中暑的表现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心慌、乏力等;轻症中暑除有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发烧(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弱等;重症中暑会因中暑未及时发现或未及时处理而引起,可出现高热、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应速送医院抢救治疗。

夏季发生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最为多见。发病时除应将病人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毛巾敷额降温,或适量补充盐水外,还可根据暑症的不同表现,对症选服一些中药祛暑剂既能治疗暑病,有效缓解中暑症状,同时还可预防中暑发生。以下就按类介绍一些常用的祛暑中成药以及单味中药,以便读者参考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苇茎汤方歌,功效与加减运用

    苇茎汤 出自《外台秘要》引《古今验录方》 【组成】 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 …

  • 女性白带过多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方名】岗稔止带汤。【组成】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

  • 鸡内金药用便方

    1.消化不良。疳积:鸡内金30克,烘干研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连服5~7天。2.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腹泻:鸡内金(炒)50克,枯矾50克。共研细末3~6个月每次服1…

  • 八珍益母丸加减治疗痛经

    隐痛绵绵气血虚,语言低微身乏力。心跳气短食欲退,经量稀少面苍白。气血双补调经血,八珍益母加减医。归芎苓芍益母草,党参香附血琥珀。 方药: 八珍益母丸加减: 当归10g 川芎9g 益…

  • 白及合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功用:抗菌消炎,止痛生肌。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证见疼痛剧烈者。 处方:白及160g,川黄连100g,滴乳香100g(去油),延胡索100g。 制法:将上药去杂质,烘干研细末,…

  • 独活寄生汤方歌,组成,加减运用

    独活寄生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三两(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两(各6g) 【用法】 上…

  • 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 淋巴结核

    乌贼骨共2两,磨成粉,用猪胆汁调成糊状,涂患处,再用胶布贴牢,过10小时揭去,一日一次,连用10天。

  • 《图解百草良方》

    百草治病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来,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与疾病的不断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药文化,…

  • 寒湿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高xx,男,55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5年8月22日初诊。 自诉:风湿身痛已经十余年,过去入冬即发,近两三年入秋就开始发作,痛时自觉寒气彻骨,其冷如冰,虽用热水袋亦终夜不暖,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