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藋

灰藋
(《雷公炮炙论》)

【异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草木便方》),灰灰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藜
-年生草本,高20~450厘米。茎直立,分枝,有角棱及条纹。叶互生;下部的叶片3裂,近基部的2裂片短,椭圆形或三角形,各裂片的下方通常有一小齿;中部的叶片椭圆形,边缘具波状牙齿,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部的叶片渐小,狭长,有浅齿或近于全缘;叶片两面略被粉粒;叶柄细长而弱。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簇细而疏,被粉粒;花被片5,浅绿色,边缘白色,背面不具隆脊,向内弯曲;雄蕊5,伸出于花被外;柱头2,线状。胞果全体包于花被内。种子扁圆,黑色。果熟期6~7月。
野生于荒地或田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3~4月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凉。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②《救荒本草》:"味微苦涩,性凉。"

③《医林纂要》:"甘,寒;赤灰者,有小毒。"

【功用主治】去湿,解毒。治疮疡肿毒,疥癣风瘙。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虫、蚕、蜘蛛等咬,捣碎和油敷之;亦可煮食,亦作浴汤,去疥癣风瘙;烧为灰,口含及内齿孔中,杀齿匿甘疮。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蚀息肉,除白癜风,黑子面酐,箸肉作疮。子:炊为饭,香滑,杀三虫。"

②《医林纂要》:"去湿热。"

③《四川中药志》:"能清热退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治紫癜风:灰藋(不拘多少,烧灰,用纸衬淋取汁,炼令如膏约两匙许)、雄黄、丹砂、腻粉、麝香、虾蟆灰、石硫黄、矾石灰各一钱。上八味,将七味同研如粉,与炼了灰藋浓汁捣煎如膏涂之,干即易,膏硬以醋润之。(《圣济总录》灰藋涂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7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六月寒

    六月寒(《开宝本草》) 【异名】大风寒草、红花野芝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路边梢、化骨丹、野芝麻(《陕西中草药》),蜂子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三花…

  • 牛膝茎叶

    牛膝茎叶(《本草图经》)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牛膝"条。 【采集】7~8月采。 【功用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纲目》:"治寒湿痿痹,老疟,淋…

  • 枇杷

    枇杷(《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植物形态】枇杷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

  • 猪脂膏

    猪脂膏(《本草经集注》) 【异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甘,凉。…

  • 狐四足

    狐四足(《纲目》) 【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动物形态详"狐肉"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 【选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

  • 突厥雀

    突厥雀(《本草拾遗》) 【异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 【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 【动物形态】毛腿沙鸡雄鸟体长约40厘米。嘴蓝灰色。虹膜暗褐。头顶…

  • 土茯苓

    土茯苓 【英文名】RHIZOMASMILACISGLABRAE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 母猪藤

    母猪藤(《陕西中草药》) 【异名】过路边、蜈蚣藤。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茎叶。 【植物形态】母猪藤蔓生草本。枝光滑或微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歧卷须。掌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

  • 广东升麻

    广东升麻(《广东中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 【植物形态】麻花头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根数条,有分支,直径约5毫米,表面灰黄色。茎直立,被短柔毛。基生叶广卵形,叶柄长于叶…

  •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叶。植物形态详"洋金花"条。 【采集】7~8月间采收,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白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