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

鸡子
(《本经》)

【异名】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内膜)几个部分,成分参见各条。

【性味】甘,平。

①《药对》:"平。"

②《药性论》:"味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便读》:"生凉,熟温。"

【功用主治】滋阴润燥,养血安眙。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烫伤。

①《本经》:"主除热火疮,痫痉。"

②《药性论》:"治目亦痛。"

③《食疗本草》:"治大人及小儿发热,可取卵三颗,白蜜一合,相和服之。"

④《本草拾遗》:"益气,多食令人有声。一枚以浊水搅,煮两沸,合水服之,主产后痢。和蜡作煎讲,与小儿食之,止痢。"

⑤《日华子本草》:"镇心,安五藏,止惊,安胎。治怀妊天行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开声喉。醋煮,治久痢。和光粉炒干,止小儿疳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酒服,治贼风麻痹。"

⑥《日用本草》:"治汤火疼痛。"

⑦《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安胎,濡燥除烦,解毒息风,润下止逆。"

【用法与用量】内服:去壳生服、沸水冲、与他药同煮,或入丸剂。外用:去壳取黄、白,和药调敷。

【宜忌】①孟诜:"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

②《本草汇言》:"胸中有宿食积滞未清者,勿宜用。"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风阻气,诸外感及疟、疸、痞满、肝郁、痰饮、脚气、痘疮,皆不可食。"

【选方】①治伤寒时气温病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鸡子三枚,芒硝方寸匕,酒三合。合搅,散消尽,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天行后呕逆不下食,食入则出:鸡子一枚,于沸汤中煮三、五沸,则出水浸之,外寒内热则吞之。(《救急方》)

③治水痢脐腹疞痛:鸡子三枚,打去壳,醋炒熟,入面少许,和作饼子炙熟,空心食之。(《圣济总录》鸡子饼)

④治小儿疳痢:鸡子一个,打破眼子如豆大,纳巴豆一粒(去皮),腻粉一钱,用五十重纸裹,于饭甑上蒸三度,放冷打破,取鸡于肉同巴、粉一时研入麝香少许,添面糊丸如米粒大。食后夜卧,温汤下二丸至三丸。(《经验方》)

⑤治妊娠胎不安:鸡子一枚,阿胶(炒令燥)一两。上二味,以清酒一升,微火煎胶令消后,入鸡子一枚,盐一钱,和之,分作三服,相次服。(《圣济总录》鸡子羹)

⑥治妊娠心痛:破鸡子一枚,和酒服之。(《千金方》)

⑦治妇人产后口干舌缩,渴不止:打鸡子一个,水一盏冲之,楪盖少时服。(《经验后方》)

⑧治耳聋:新鸡卵一枚,巴豆一粒(去皮、心膜)。上二味,先以鸡卵上开一窍,将巴豆内鸡卵中,以纸两重,面粘贴盖,却与鸡抱以其余卵鸡子出为度,取汁滴于耳内,日三、二次,五七日。(《圣济总录》滴耳鸡卵方)

⑨治咳逆吐脓血:鸡子一枚,甘草二分(炙),甘遂一分,大黄二分,黄芩二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鸡子搅令调,尽饮之。忌海藻、菘菜。(《僧深集方》鸡子汤)

⑩治头风搔之白屑起:新生乌鸡子三枚,以沸汤五升,扬之使温,打破鸡子,内入搅令匀,分为三度,沐令发生,去白屑风痒。(《圣惠方》鸡子沐汤)

⑾治蛛、蝎、蛇伤:鸡于一个,轻敲小孔,合之。(《兵部手集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
用盐卤煮鸡蛋内服,对控制现症疟疾有一定效果。66例现症病人服后控制当次发作者44例,症状减轻者11例。服药后1~2天随访54例,症状被控制者47例,再发者7例(其中5例系原来无效);1周后髓访56例,未发作者53例,发作者3例。制备及用法:取盐卤适量(成人12~15毫升,5岁以下3~5毫升,5~9岁5~8毫升,10~18岁9~11毫升)置铁勺内,以烈火煮沸后随即打入鸡蛋2个(小儿及轻症患者1个),反复搅拌,使盐卤均匀地与鸡蛋混合,直至鸡蛋成饼为止。趁热服下。服药时间一般在发作前5~6小时。需待当日发作时间已过之后方能进食。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取鸡蛋2个,外壳经酒精消毒后完整的放入口径较鸡蛋略大的瓶内,加醋半斤浸泡,瓶口密封,置阴暗处;7昼夜后取出鸡蛋,去壳,将蛋清与蛋黄贮入消毒瓶内盖紧备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涂于患部,每日数次,每次反复涂擦1~2分钟,必须连续治疗不能间断。一般涂药数次后鳞屑即渐脱落,剧痒减轻或停止。此时如继续用药则病灶可逐渐缩小。如中断治疗则会反复。病程久者,治疗时间亦长。经治神经性皮炎12例,9例痊愈,3例好转;牛皮癣5例,2例痊愈,3例好转。

【名家论述】①《纲目》,"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疾。卵则兼理气血,故治上列诸疾也。"

②《本草经疏》:"鸡子,味甘气平无毒。凡病痉皆火热为病,鸡子之甘,能缓火之标,平即兼凉,能除热,故主痫痉及火疮,并治伤寒少阴咽痛。"

③《本草便读》:"鸡子内黄外白,入心肺,宁神定魄;和合熟食,亦能补益脾胃;生冲服之,可以养心营,可以退虚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5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鸢油

    鸢油(《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 【功用主治】鸢油和烟油,搽癞子。

  • 鸦片

    鸦片(《纲目》) 【异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植物形态详"罂粟"条。 【采集】…

  • 安息香_安息香有什么功效与作用_安息香闻起来什么味

    基础信息 别名:拙贝罗香 性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豁痰辟秽;行气活血;止痛。主中风痰劂;惊痫昏迷,产后血晕;心腹疼痛;风痹肢节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安息香…

  • 石栗子_石栗子的食用方法_石栗子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性味:甘;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润肠。主闭经;肠燥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成熟种子。 原形态:石栗常绿乔…

  • 草威灵

    草威灵(《滇南本草》) 【异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威灵、铁脚威灵(《云南思茅…

  • 白背三七茎叶

    白背三七茎叶(《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白背三七"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清热,…

  • 黄粱米

    黄粱米(《别录》) 【异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 【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性味】①《别录》:"甘,平…

  • 蟋蟀_蟋蟀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蟋蟀的成分分析

    基础信息 别名: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屈屈、蛆蛆、叫鸡、唧唧、斗鸡、蛐蛐、夜鸣虫 性味:味辛;咸;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主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杨梅核仁

    杨梅核仁(《纲目》)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种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功用主治】治脚气。

  • 苦条根

    苦条根(《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苦条的根,植物形态详"苦条"条。 【采集】夏、秋采取。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