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没有副作用吗?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民间不少人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中,就将药物分为上品、中品、下品3类,其中列下品的120多种药大多有一定毒性。近年来,随着几起过量使用某种中药出现肾毒性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中药的毒性又被一些媒体过分渲染,甚至有人打着这样的旗号来反中药。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应该重视,但中药仍然是相对安全的。为使读者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有正确的认识,本期首先向读者讲解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以后还将陆续刊载有关的介绍文章。

 中药无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疾病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有病治病”变为“无病防病”,在追求高质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外,还追求抗老防衰的保健药品。在这个过程中,中药成为医药保健市场的热点 。面对琳琅满目的市场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值得提醒的是,即使是中药也并非全都安全无毒。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非治疗性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常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

  不良反应可危及生命?

过敏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人都知道,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有生命危险。殊不知,有些中药的过敏反应也可能相当严重。过敏反应的具体临床表现和个人体质有关,轻者表现为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有报道称,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已达150余种。其中有地龙、五味子、金银花、三七、冰片、大青叶、板蓝根、丹参、桑根、附子、苦参、穿心莲、鹿茸等以及有此类药物的复方制剂。

毒性反应也是中药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这类不良反应大多比较严重,最常见于消化系统比如胃肠道、肝脏,其次是泌尿系统,特别是肾脏,然后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一些常用的中药,比如乌头、附子、雷公藤、马蔸铃、木通、苍耳子、穿心莲、鱼胆、大叶柴胡等等,都曾有过毒性反应的报道。

1992~1993年,比利时报道用中药减肥致45例肾衰;1999年7月,英国发生了两例白人妇女因服中药“木通”治疗湿疹导致肾衰竭的事件。分析这些药物,都发现了一种叫做马兜铃酸的成分。随后,国内也出现了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内含“木通”类中药)而出现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例。至此,中药的毒性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不良反应:药之性 人之过

对中药的毒性应该有客观认识。中药中的有些化学成分,在治疗量范围内,它们是可以治病的有效成分,只有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对一些重要脏器产生损伤。因此,正确用药是关键。现在中药的毒副反应报道似乎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了,另一方面则是个人或医生用药不当引起的。比如说,中药方剂配伍不当,增加了毒性药物的不良作用,药不对症,乱用一气,不讲究服药量和时间。

口服给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极少,中药注射剂则有较大可能性。一些传统精方、名方经过剂型改革,以注射给药方式用于临床,发挥起效快的优势,但由于中药材成分复杂,加上个体差异大,故有的药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中药的毒副作用常见于2种情况:一是如前面提到的马兜铃酸事件,是由于患者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二是有的中药同名异物,配药时往往用的不是无毒副作用的品种,比如木通,本草记载的木通应是木通科植物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皆属无毒;而现今药典收载的木通,包括木通科植物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毛茛科植物川木通,后2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配药时用的是关木通或川木通,并且用量超过6克,就可能出现损害等毒副作用。

所以,读者在选购中药制品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到正规的药店去购买有国家正式批号的中成药和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如果要服用中草药汤剂,千万不能过分相信“偏方”、“验方”,须知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个别人服用后疗效很好的方子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而且中药品种复杂、来源复杂,如果缺乏专业医师的指导,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迎风冷泪的三种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

    有的老人一遇冷风刺激,就会出现流泪,西医称为“溢泪症”,中医名之“迎风流泪”。由于老人遇风流出的多是“冷泪”,热泪较少,故本病又常称“迎风冷泪”。 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泪为肝液,肝…

  • 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伤寒

    主治:伤寒。 处方:白豆蔻3克,藿香6克,茵陈25克,滑石20克,木通6克,菖蒲6克,黄芩9克,连翘12克,贝母10克,射干9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1-2剂,分4次服。…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11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 四君子汤,牡蛎散加减治疗脾肺气虚导致的小儿遗尿症

    脾肺气虚摄无权,经常遗尿面㿠白。四肢无力自汗出,食少苔白脉细弱。敛肺缩尿益脾气,四君牡蛎加减宜。参苓白术果五味,黄芪桑蛸牡蛎椹。 方药: 四君子汤,牡蛎散加减: 党参10g 茯苓1…

  • 治疗黄褐斑

    (1)白附子、白芨、白蔹、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细末,睡前以乳汁调匀,涂搽面部,可治黄褐斑。(2)制香附、赤芍各20克,熟地、当归各10克,女贞子、丹参、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

  • 明目方十六

    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钩藤、全蝎、炙黄芪各12克,银柴胡、升麻、陈皮、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上睑下垂而非重症肌无力所致者。

  • 肺癌方二十四

    生地、五味子、北沙参、王不留行子、麦冬、公英、石见穿、百部、徐长卿、地骨皮、南沙参、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草、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元参、花粉、丹参、川贝、炙山甲、制…

  • 二陈汤组成,主治,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半夏15g 橘红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 乌梅1个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缓滑。 【病案…

  • 宫颈癌方九

    柴胡、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椿皮、白果各6克。各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1颈癌,出自《干家妙方》。

  • 四逆散加味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体会

    【摘要】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此方具有疏肝理气,疏通肝郁之功效。妇女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是肾虚基础上的肝气郁滞。四逆散加龙骨牡蛎滋肾益肾加减化裁治疗绝经前后诸症,可以滋水涵木,益肾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