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对痛经患者采用温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采用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芬必得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与远期总有效率均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而对照组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过腹泻与皮疹,另1例患者有出现轻微呕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痛经是指一种伴随女性月经周期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于小腹的痉挛性疼痛或腰痛,为妇科临床的最常见病症之一,其疼痛甚至可延伸至腰骶,病发严重时可对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笔者在近几年内采用温经汤对部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经患者行分型加减治疗,获得了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66例痛经患者作为本研究之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谢幸主编的《妇产科学》中相关痛经的诊断标准,其年龄18~34岁,平均(23.8±3.6)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5.4±1.7)年;已婚107例,未婚59例;原发病情141例,继发25例。全入选的全部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70例),分组后比较组间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用药选择为芬必得,经前7d开始服药,1~2粒/d,连续服用至经后7d。治疗组患者采用温经汤行分型加减治疗,温经汤主方用药包括当归与吴茱萸各20g,白芍与川芎各15g,丹参、丹皮、生姜、阿胶与麦冬各10g,另再有桂枝8g与甘草5g,在以上方药基础上,对疼痛感尤为强烈者加独活与郁金各10g;对多血块者加桃仁8g;自觉腰膝酸软加附子5g;有气滞症状者加香附10g与乌药8g;乳房有胀痛表现者加王不留与丝瓜络各10g;有身体发热症状加柴胡10g与地骨皮8g;体质寒者加炮姜10g与艾叶8g。经前7d按上述给药方案水煎至300ml服用,1剂/d,分早中晚3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妥善保暖,并忌食冷辣食物。完成1个疗程后统计近期疗效,之后再给予2年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疗效标准

同样参考谢幸主编的《妇产科学》中相关痛经的治疗标准制定本研究疗效标准:治愈,月经时间与质量均恢复正常,经期及经期前后完全无痛感;显效,月经时间与质量恢复正常,经痛较治疗前至少减轻两个等级且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有效,月经时间正常,经血质量有一定改善,经痛较治疗前减轻一个等级;无效:未达到有效水平。以前三者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为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近期总有效率与远期总有效率均以治疗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而对照组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过腹泻与皮疹,另1例患者有出现轻微呕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痛经病症通常有实有虚,因伤湿受寒,且此寒湿聚于下焦,经血则被寒湿所凝,运行不畅,滞留而痛;或因肝气郁滞,情志伤肝,血行受阻,肝脾失调,肝郁乘脾以及血水阻滞而痛;又或因素体虚弱,运血无力,气血虚亏,胞脉失养而致痛;肝肾亏虚,不能濡养胞脉而致痛;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则引发小腹冷痛。其病位在胞宫胞脉,主要病理机制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就长期以来临床对痛经的治疗情况来看,多数患者在行西医治疗时虽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即可较好缓解或解除患者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远期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甚至有因长时间用药而产生耐药表现者,且当药物在体内大量积蓄后更会出现某些相对更为严重的毒副反应。而本研究治疗组所采用的温经汤在多年中医临床用药实践中反应一直比较良好,其原方出自《金匮要略》,本方中其君药为当归与吴茱萸,具养血活血并温经通脉之功效;臣药为川芎、白芍、桂枝与阿胶等,具显著止痛、柔肝、散寒以及补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辅药取炮姜与甘草等,具温经与缓急止痛之效。诸药合共凑温养与调血止痛之功,且能较好发挥中药所普遍具有的长期调理与更低毒副作用的作用,进而也会在长期疗效方面获得更好收益。给予上述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温经汤分型加减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江森.新编实用妇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73-5771.

[2]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 郑雪凌. 痛经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6,15(8):491-492.

[4] 武卫红. 温经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痛经38 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65-67.

[5] 宋晓华. 痛经散治疗原发性痛经105例的疗效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2):192-193.

[6] 曹文. 温经汤治疗痛经72例[J].中国中医药,2011,9(24):55-56.

本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作者:陈惠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命火丸口服胶囊治肝脾肿大

    主治:肝脾肝大,肝大3指,脾肿巨大,伸入盆腔占满全腹。淋巴结中度肿大,胸骨压痛,有些骨骼隐痛钝痛。 处方:羌活250克,牛蒡子250克,僵蚕250克,蜈蚣20条,威灵仙250克,三…

  • 胃痛胃窦炎胀气吐酸

    大蒜头(最好用独头蒜)一两,干桔皮半两,萝卜籽2钱,煎一碗汤加红糖一次服下,一日三次,饭前空服,用5天可愈。忌酒、辣、冷食。

  • 如何治疗血崩?血崩怎么办?血崩验方分享

    刘老医生友人王某,1970年1月8日突来其家。王述:有患者王某,女,17岁,月经来潮前,不慎饮冷水,致使经血不止,已3天,有大血块,棉裤、被褥均被浸透,伴有少腹疼痛,面色苍白,四肢…

  • 痔疮7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 产后病方四

    螃蟹数只,洗净,盛碗内,隔水蒸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饮汤,食蟹肉(可蘸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晶)。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 麻杏石甘清营汤加减治疗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

    肺炎合并脑毒症,高烧不退神萎靡。咳嗽喘憋躁谵语,唇焦舌干苔黄褐。神昏惊厥病危重,舌质红绛脉细数。滋阴清热兼开窍,加减麻杏清营汤。麻杏石膏苏知母,葶苈川连鲜芦根。生地丹皮元参翘,天竺…

  • 产后缺乳

    莴苣籽5钱,煎汤一碗,加白糖一次服下,一日二次,5天后乳汁充足。

  • 玉米须治高血压

    用料:玉米须适量。制法:煮水。用法:当茶饮用。长期饮用有效。

  • 西洋参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主要产地为美国、加拿大。【药理成分】含人参皂甙、树脂、挥发油等。有强壮作用和镇静作用【性味归经】甘、苦、凉。归肺、胃经。【功效】益气生津,润…

  • 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对48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四物汤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对照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