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与黑便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

食管、胃、十二指肠(总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可引起呕血和黑便。呕血的颜色,决定于血液是否在胃内停留、停留时间的长短及出血量的多少。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呈暗红色。如胃小动脉出血,出血量大,在胃内停留时间很短,则呕出的血可呈鲜红色。如停留的时间较长,经过胃酸作用,呕出的血可呈咖啡样。上消化道部位的较大出血从大便排出时,一般为墨黑或呈柏油样;如出血量大,血液在胃肠内停留时间短,则自大便排出时,可呈酱红色。

  病因: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常有溃疡病史,出血前常有上腹痛加剧,出血后腹痛可减轻或消失。

(二)肝硬化并发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无腹痛,多伴有脾肿大、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

  处理意见:

1.大量出血后,一般应输血纠正。但在农村一时来不及送医院输血,为迅速补充血容量,可先输5%萄葡糖盐水或6%右旋醣酐500毫升。

2.止血药,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用茜草一两、乌贼骨五钱、牛耳大黄四钱、泽兰叶一两、制香附四钱、地榆炭八钱,水煎服两次。如血出减少但未止者,可再服一二剂。一日可煎二剂,四小时服一次,日夜均服。

3.如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量出血者,应迅速邀请外科会诊,或送医院,以便及时手术止血。另方面急煎东北红参五钱或较好的党参二两,煎浓汁顿服,有效可再服频服,因气为血之帅,益气可以止血;或同时服云南白药一到二分、三七粉三到五分,也有止血作用。若必须送医院抢救,最好用红参切成大片含口内细嚼,不要将药渣咽下,这样对病人益气止血也有一定作用。

4.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止血,应鼓励适当进食流汁(不必禁食),但不能太烫;胃底、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者,应暂时禁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临床奇效新方》

      目录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感冒合剂 祛暑化湿汤 二、辛凉解表剂 苍耳子合剂 柴葛银花汤 解表清热汤 清解退热汤 祛暑合剂 清暑解热方 祛风消赤汤 抗感冲剂 抗感合剂…

  • 姜糖苏叶饮

    [原料]苏叶3克、生姜10克、红糖15克。[做法]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0分钟即成。[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作用]发汗解表,…

  • 《药食两用中药》

    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为世人所公认。作为科普性读物,《药食两用中药》从常用的植物性中药中,挑选了百余种能够“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牡丹皮的副作用与禁忌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

  • 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方

    我是一个农民,前些年因湿热内蕴导致慢性肠胃炎,经常腹痛,食欲不振,大便频繁,但排便量极少,大便呈胶状。后在一本书上发现一个治慢性肠胃炎的方子:郁金20克,川连6克,川木瓜、柴胡、海…

  • 增白方十五

    鹿角1小只,牛乳1500克,川芎、细辛,天门冬、白芷、白附子、白术、白蔹各90克,杏仁14枚,酥90克。将药共研细末,先以水浸泡鹿角100天,除去血腥气,取出寸断后与诸药放人牛乳中…

  • 桑杏汤医案分析

    【组成】桑叶3g 象贝3g 香豉3g 栀皮3g 梨皮3g 沙参6g 杏仁4.5g 【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 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桑菊饮的方剂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为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用水二杯,…

  •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代赭石治疗脑震荡、脑挫伤有特效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为头部直接受暴力所致。或由外物击伤,或与硬物相撞。亦有因于臀、足受力,外力由脊传头而震伤颅脑者。脑震荡为病较轻,其症每于伤后短暂失去知觉,伴呕吐、头痛及近事遗忘。…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

    北沙参、麦冬、百合、白及、元参、栀子各10克,百部、生地、丹皮各12克,夏枯草、仙鹤草、藕节各15真。[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阴虚火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