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

麻油
(《本草经集注》)

【异名】胡麻油(《别录》),乌麻油(《外台》),脂麻油(《近效方》),香油(苏轼《物类相感志》),生油(《本草衍义》),清油(《岭南卫生方》)。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微寒,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经。"

【功用主治】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①《别录》:"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

②《千金·食治》:"去头面游风。"

③孟诜:"杀五黄,下三焦热毒气,通大小肠,治蛔心痛,敷一切恶疮疥癣,杀一切虫。取一合,和鸡子两颗,芒硝一两,搅服,少时即泻下热毒。"

④《本草拾遗》:"主天行热,肠秘内结热,服一合,下利为度。"

⑤《日华子本草》:"陈油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

⑥《纲目》:"解热毒,食毒、虫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用或熬熟。外用:涂搽。

【宜忌】脾虚便泄者忌服。

【选方】①治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真香油一两,皮硝少许。同煎滚,冷定,徐徐灌入口中,咽下即通。(《蔺氏经验方》)

②治百药、百虫、五金八石、砒霜、山岚瘴蛊,及河豚诸毒:生胡麻油一碗,灌之,吐出毒物。(《易简方》)

③治漏眙难产,因血干涩:清油半两,好蜜一两。同煎数十沸,温服。他药无益,以此助血为效。(《便产须知》)

④治痈疽发背,初作即服此,使毒气不内攻:麻油一斤,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尽。(《仁斋直指方》)

⑤治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趁热,通手旋涂自消。(《百一选方》)

⑥治急喉痹:生油一合,急灌之。(《圣济总录》)

⑦治梅花秃癣:清油一碗,以小竹子烧火,入内煎沸,沥猪胆汁一个,和匀,剃头擦之,二、三日愈,勿令日晒。(《普济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
取麻油文火加温至沸腾,冷后装瓶,用以滴鼻,初次每侧鼻孔2~3滴,以后渐增至5~6滴,每日3次。试治63例,52例显效,3例进步或改善,8例无效。平均用药最短者10天,最长者3个月。治疗后自觉鼻通气改善,伴随症状亦随之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例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试治萎缩性鼻炎及慢性化脓性副鼻窦炎数十例,均未见效。麻油滴鼻后作用徐缓而持久,奏效不如麻黄素液迅速;见效最快者3日,慢者1周以上。往往2周后效果才显著。治疗过程中除少数在治疗开始即大量滴鼻而发生暂时性头晕、头胀、恶心、呕吐等症外,一般无特殊反应。

【名家论述】①《纲目》:"胡麻油,用以煎炼食物,尤能动火生痰,陈氏谓之大寒,珍意不然;但生用之,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似乎寒耳。"

②《本草经巯》:"麻油,甘寒而滑利,故主胞衣不下及利大肠;生者气更寒,能解毒。凉血,故摩疮肿,生秃发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海虾

    海虾(《纲目》) 【异名】大红虾(《本草拾遗》)。 【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龙虾等海产虾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①对虾(《纲目》),又名:宁虾(《粤志》),明虾。体长…

  • 扭肚藤

    扭肚藤(《岭南采药录》) 【异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岭南采药录》),左扭藤(《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扭肚藤藤状灌木,高2~4…

  • 远志木蓝

    远志木蓝(《贵州草药》) 【异名】虫豆柴。 【来源】为豆科植物远志木蓝的全草。 【植物形态】远志木蓝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或少分枝,小枝密被平贴的丁字毛。叶互生,椭圆…

  • 麻腐

    麻腐(《药镜》) 【异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 【功用主治】①姚可成《…

  • 野猪皮

    野猪皮(《纲目》)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用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

  • 蜀葵花_蜀葵花有什么副作用_蜀葵花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吴葵华、侧金盏、白淑气花、棋盘花、蜀其花、蜀季花、麻杆花、舌其花、大蜀季花、果木花、木槿花、熟季花、秫秸花、端午花、大秫花、饼子花、公鸡花、擀杖花、单片花 性味:甘…

  • 紫苏叶_紫苏叶可以入药吗_紫苏叶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苏、苏叶、紫菜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

  • 鲦鱼

    鲦鱼(《纲目》) 【异名】鮂、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鰺鱼(《纲目》),白漂子(《黑龙江流域鱼类》),鰺鲦(《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 马骨

    马骨(《食疗本草》)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详"马肉"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头疮,耳疮,…

  • 丝瓜叶_丝瓜叶可以入药吗_丝瓜叶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虞刺叶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暑。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