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所主之证必须俱备痞、满、燥、实、坚,推究其病理,缘于胃肠实滞不去,实滞不去,缘于腑气不通,腑气不通,缘于燥热内扰。治宜峻下热结。方剂组成: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煎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方义:本方为苦寒峻泻之剂,方中大黄苦寒泻热荡实,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行气导滞,破结除满,四药合用可攻下实热,荡除燥热,适用于痞、满、燥、实具备之阳明腑实重证。又主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痞满或发狂。《素问·举痛论》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瘴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而闭不通矣。”《景岳全书·心腹痛》云:“火邪热郁者,皆有心腹痛证”,《医学正传·腹痛》云:“热郁于内,则腹满坚结而痛…”。《时方妙用·心腹诸痛》云:“如腹胀满拒按,大便不通宜三一承气汤下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谶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苦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一、病例举隅

杨某某,女,32岁,护士,第二胎怀孕8个月,5天来不进饮食,满腹疼痛,大便9天不解,双下肢不能支撑人体下床活动,卧床1周余,经人介绍,邀吾会诊,1987年8月12日,吾到患者家中,见患者卧床不起,病人痛苦面容,脸色潮红,腹痛难忍,已九日未更衣,烦躁不安,手足躁扰,时有谵语,发热(T38.5°C),血压:120︱86mmHg,口干,舌质红无津,脉弦紧,问病史时,曾用开塞路无效,平素身体健康,心血管糸统无异常,家属本想送上级医院治疗,但患者拒绝,我卫生院西医建议转大理市二院治疗,我认为此病例虽病情危重,但俱备痞、满、燥、实之大承气汤证,不须转院,便处以大黄15g芒硝30g﹙冲服﹚枳实15g厚朴15g生甘草5g水煎分3次服,于次日早晨,大便如羊屎,约有半痰盂钳,腹痛大减,体温正常,上述诸症均减,患者安静入睡,二日后,患者能下床活动,能进饮食,二月后顺产一女婴,女孩现已工作。

 二、病例举隅

李某某,女,16天,顺产5天内大便数次,余无异常,尔后不明不因无大便10日,呼吸困难,5天前患儿由大理市二院妇产科转儿科治疗,院方已多次下病危通知,患儿父亲是我院职工,1992年5月12日患儿父亲邀余到大理市二院儿科抱回患儿(患儿西医已无法救治,院方通知家属放弃治疗,),当晚12点多到大理市二院儿科时,患儿呼吸困难,无大便10日,腹胀大,昏迷不醒,大理市二院儿科西医曾用多种方法治疗,但未凑效,院方准备放弃治疗,患儿家属亦无望,准备抱回患儿,待我看完病历和查看患儿病情后,我认为此病例虽病情危重,但俱备痞、满、燥、实之大承气汤证,不须放弃治疗,便处以大黄5g芒硝5g﹙冲服﹚枳实5g厚朴5g莱菔子5g生甘草5g水煎分3次服(我亲自连夜回我大理市中医院配药、煨药),于次日早晨,大便如羊屎,约有半痰盂钳,随后体温正常,上述诸症均减,5天后患儿各项体征正常出院。现李某某已上大学。

  三、病例举隅

李某某,女,50岁,教师,曾患胆结石、胆囊炎(未做手术),扩张性心肌病,由于病痛纵身,活动量少,近日不思饮食,腹胀痛,七天未大便,发热(T38),汗出,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手足躁扰,口干,舌红苔黄,脉洪实,血压正常范围,异常心电图,西医诊为急性肠梗阻,2005年1月26日住大理州医院普外科保守治疗,疗效不佳,邀余诊治,我认为此病例虽急性肠梗阻,但俱备痞、满、燥、实之大承气汤证,不须手术,便处以大黄15g芒硝30g﹙冲服﹚枳实15g厚朴15g生甘草5g水煎分3次服,于次日早晨,大便如羊屎,约有半痰盂钳,腹痛大减,体温正常,上述诸症均减,患者安静入睡,二日后,患者能进饮食,五日后出院,现健在。

  四、体会

大承气汤虽有伤正之弊,但往往能救人于顷刻之间,是以临床一直沿用不断,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如:清代吴鞠通创增液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宣白承气汤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祛瘀生血、泻下通便改善血管脆性,使纤维蛋白原增加,增强血管的收宿性,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促进凝血及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增强肠蠕动的功能;芒硝具有泻下作用和消炎作用;厚朴具有抑菌和保肝作用;枳实具有对子宫兴奋作用,兴奋平滑肌和升压作用。上述三例病例正是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有是证、用是药、投是方,是故如桴击鼓。大承气汤还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囊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急腹症。

本文来源:健康必读·中旬刊      作者:李育明

附:大承气汤证临床新用解析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治法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方药  组成大黄4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5枚(炙),芒硝3合。

服法与禁忌   上1味,以水1斗,先煮四物,取5 L,去滓,内大黄,更煮取2 L,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经方新用

●大承气汤配服安宫牛黄丸治疗脑溢血,症见阳明腑实出现神昏谵语,躁动不宁等症。

●大承气汤加苏叶30g,治疗肠梗阻屡攻而不下,形成硬结,故加此松解之。

●大承气汤加菖蒲12g,郁金15g,莲子心12g,治疗热结腑实之高热、神昏、谵语。

●大承气汤去厚朴易鸡内金30g,配海金沙30g,瞿麦18g,滑石20g,琥珀10g,金钱草40g,治疗肾结石。

  典型医案

病例1 患者,男,42岁。素体健康,只因外出助工,暴食后强力劳作,开始腹部小痛,稍有胀感,夜间腹痛剧烈,恶心,微恶寒,自认与受凉有关,服理中暖胃药,不见好转。翌日,腹痛依然阵作,压痛,反跳痛,不大便,不排气,恶心呕吐,吐物为腐败宿食,臭秽难闻,按脉沉迟,急诊入院。腹透:诊为完全性肠梗阻。建议手术,病人坚持保守治疗。刻诊:痛苦病面,急腹症体征已具,口干苔褐少津。

辨证:肠管燥结,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行气,峻下结实。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组成:大黄15g,芒硝6g(烊化),枳实18g,厚朴30g,广木香15g,槟榔片18g,苏叶30g(后下),水煎分2次温服。

复诊:服1剂后,肠见鸣动,小有矢气,腹痛稍缓,仍胀痛拒按,效不更方,续服1剂,便下粪团硬块,痛失,按腹松软,脉见虚缓,后以越菊、保和丸调治而安。

病例2 患者,男,36岁。素有不欲饮水,亦不口渴,体质健康,从无病恙。一日夜突发腹痛,辗转不安,额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足欠温,急诊入院。B超示:右肾结石,有少量积水。尿检: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刻诊:痛苦面容,色苍不荣。体征:肾区叩击痛,向前阴放射。腰部酸坠,卧不敢动,体位稍有不适即疼痛剧作,舌红苔微黄,脉弦细,重按涩滞。

辨证:肾经虚热,熬石宿肾。

治法:补肾泄火,通降排石。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组成:大黄15g,芒硝5g(烊化),枳实15g,海金沙30g,滑石18g,瞿麦30g,金钱草40g,琥珀9g,冬葵子30g,鸡内金30g,石韦25g,牛膝30g。1.5剂/日,分早午晚3次温服。服药后多饮水,配合适当跳跃活动或小跑,震动结石下排。

复诊:药服5剂,肾区绞痛渐缓,自身活动尚可,痛苦面容改观。依上方连服7剂,肾区绞疼消失,惟有腰酸感,饮食生活正常。

  按语

《伤寒论》中的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名方,确有斩关夺将,立挽急证的显著效果,虽方中药简,但力专效宏,可谓一大特色,后世临证遇胃肠有形之邪,结滞不通,腑气不行,积痹壅塞之证,可一荡而去之,真可效焉。

习医者,一谈到三承气,即知大、小、调胃,三方有何异用,当加辨别。临证中见痞、满、燥、实、坚俱全者,投服大承气;燥、实、坚而不痞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痞、满、实而不燥坚者,小承气汤主之。区别使用,每见卓效。

调胃承气汤是治实热在胃,兼顾治肠;若胃膈炽热,烦闷懊忱,热燔于肌,兼有便干而高热不退者,可服调胃承气汤加辛凉透热之品,上下分消,表里两解。尤其城市幼儿,常食奶酪炙烤之品,胃肠积热,又遇时邪,长期发热而羁留不退者,调之效优。

小承气汤在临床中用之亦多,凡胃肠积滞,腹满气胀不行者,无论是因寒、因热、因食、因积,随症加减,皆立刻显效。小承气汤虽为实证而立,虚证亦可配伍加减。如气虚配参芪,阴亏配归地,寒积配姜附,实热配栀芩,食积配三仙,血瘀配桃仁等,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增效。

本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0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呕吐方六

    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煮片刻即可。本方对胃热呕…

  • 瑶池金母青果药方四

    苹果:出产在寒带,本质是凉性,故可降火气。下午五点吃下,降大肠火。

  • 阴道干涩的中医治疗验方

    阴道干涩阴阳失,疼痛难忍拒性交。头晕目眩形体瘦,心悸健忘寐不实。交通心肾调阴阳,沙参百合地桂麦。白芍龙牡炙甘草,玉竹姜枣味女贞。 方药:沙参10g 麦冬10g 百合13g 生地15…

  • 减肥食疗秘方

    (1)荷叶粥: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①粳米淘净,鲜荷叶洗净,切成一寸方的块。②鲜荷叶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0分钟~15分钟,去渣留汁。③粳米…

  • 百日咳方四

    猪肺1具,麻黄适量。二者洗净,猪肺切片,加水共炖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 张荒生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尪痹经验举隅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张荒生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尪痹的经验,并探索其遣方用药的规律、特色,系统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尪痹;中医药疗法;柴胡桂枝汤;经验;张荒生 张…

  • 清胃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钱(9g)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钱(9g) 【方歌】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用…

  • 甘松

    甘松;辛,苦,温。脾,胃。理气止痛,开郁健脾。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临床确诊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33例为观察对象,随…

  • 猪肚治小儿遗尿

    鲜猪肚一只,益智仁九至十五克。先将猪肚切开洗净,再将益智仁放入小肚内,炖熟后将猪肚和益智仁连汤全部吃下,一日一次,连服三日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