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叶

马桑叶
(《本草便方》)

【来源】为马桑科植物马桑的叶。

【植物形态】马桑(《草木便方》),又名:醉鱼草、鱼尾草、扶桑、闹鱼儿、蛤蟆树、上天梯、蓝蛇风。
落叶灌木,高至6米。叶对生;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微尖头,圆脚,基脉3出,表面鲜绿色,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侧生于上年枝上,长4~6厘米,基脚不带叶,或仅有叶1~2片,雄花序先叶开放;花小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冠5瓣,稍带绿色或红色,花瓣较萼片为小,但于花后增大变成肉质,包被果实;雄蕊10,花丝短;子房上位,心皮5个,分离,每心皮内有倒生胚珠1颗,花柱分离,丝状,被有乳头状突起。瘦果5个,外包肉质花瓣,热时花被由红色转为紫黑色,有甜味,但有毒,不可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长子山坡或山沟中。分布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马桑根),树皮(马桑树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4~5月采收。

【性味】辛苦,寒,有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苦麻,有大毒。"

②《贵州草药》:"性寒,味辛,有毒。"

【功用主治】治痈疽,肿毒。疥癞,黄水疮,烫伤。

①《草木便方》:"治风目,痈疽,腮肿风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②《分类草药性》:"治火伤,调香油搽涂。"

③《重庆草药》:"干叶粉,可以收黄水,止痒,治痒疮,癞子。"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煎水洗、研末掺或调敷。

【选方】①治肿疡:马桑叶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②治疥疮:马桑叶,地星秀等分为末,调油搽。(《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目赤痛:马桑叶。大血藤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④治外痔:马桑叶适量,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头癣:马桑嫩叶一两,捣绒,加硫黄粉三钱,花椒粉一钱,用菜油适量调匀,搽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
取鲜马桑叶或茎(茎的直径1~2.5厘米,切片),水煎两次,合并浓缩成100%煎剂供口服。给药量1次约相当生药2~4克/公斤体重(如马桑叶采回放置过久,药效减低,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治疗时病员集中于治疗室进行,专人护理。当日晨空腹给药,然后让病员卧床休息。一般给药后0.5~1小时左右可出现药物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及肌肉抽动,全身痉挛等癫痫样发作,约经8小时药物反应逐渐消失,即可送回病室继续观察.如服药后癫痫样发作频繁、发作间隙缩短,可给予速效的抗癫痫药物(异戊巴比妥钠0.5克或安定注射液10毫克,肌注、静注均可);如反应并不剧烈,可不作特殊处理,但宜在当天治疗结束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以防离开治疗室后发生癫痫。经治128例(其中29例结合其它疗法),结果痊愈(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对环境适应良好)33例,显著好转(主要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有初步自知力,与环境接触良好)21例,好转(主要精神症状减轻,生活可以自理,但缺乏自知力)23例,无效61例。总有效率约60%,痊愈率25.8%。其中单独用马桑煎剂治疗99例的疗效为:痊愈18例,显著好转14例,好转18例,无效49例。在有效病例中约80%以上在治疗7天以内即显效果,最快者只1~2日。

为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治疗中对96例患者进行了肝功能检查,结果9例有明显改变,但未见黄疸、肝区疼痛等急性中毒性肝炎表现,仅少数病例有厌食及肝肿大;部分患者经尿常规检查,少数尿中有少量红、白细胞和微量蛋白,几天后便恢复正常;部分病例还进行了血糖和血清电解质的观察,结果均无明显改变。治疗中少数病例由于药物的反应还曾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呕吐剧烈者发生少量胃出血,呕吐物呈咖啡色(此时给予阿托品皮下注射);或癫痫发作时引起下颌及肩关节脱臼、胸椎压缩骨折、门齿松动。此外,有1例患者服药(相当于生药125克)后产生癫痫频繁发作和中毒性休克,经及时抢救而转危为安。鉴于本品有一定的毒性,服药后反应比较剧烈,故凡内脏器官患有严重急慢性疾患及体质衰弱或年龄过大过小者,均不宜用本药治疗。一般病员,治疗前也应作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胸透;为了保护肝脏,治疗前后宜每天给予白糖及维生素;癫痫发作时除给予抗癫痫药物外,还应注意保护关节,以防止和减少脱臼、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经验证明,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剂量宜根据病员初次治疗反应情况适当增减,一般以将剂量控制在治疗中癫痫大发作不超过5次为宜。重复治疗数次亦有必要,一个疗程可试定为3~5次,每次间隔时间可试定为5~7天。实践表明,本品对一般病程较短者疗效较佳,但也有少数病程较长曾经多种治疗无效的患者,经改用马桑治疗而获愈。马桑对精神分裂症的各种常见症状均有一定效果,似无明显选择性。本法与其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方法结合使用,可以互相补充,提高疗效,巩固效果。在治愈及显著好转的病例中,有少数(约占30%)在出院前病情有所波动,再用马桑治疗时,或有效,或无效;也有部分病例出院后病情复发。因此,对治疗有效病例,在出院前后当给予盐酸氯丙嗪或奋乃静以巩固疗效。值得重视的还有,药物制剂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例如新鲜制剂反应快、疗效高,而制备后搁置过久的则反应慢、疗效低;马桑药材贮存时间的长短,对疗效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马桑叶采回后药效即逐日降低,干马桑叶几无药效,马桑茎的情况不如马桑叶明显。因而制成的煎剂,用量需逐日适当增加,才能产生反应,从而获得疗效。

【中毒与解毒】误食马桑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中毒。初期症状是在食后0.5~3小时内感头昏、头痛、胸闷、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等。轻者逐渐自行恢复,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继以抽搐。抽搐为阵发性,数分钟至半小时1次,持续3~4分钟后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出现深长呼吸。间隙期间患者意识可呈半清醒状态。如见烦躁不安,则为再发抽搐的先兆。解救方法:采用催吐、解痉、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补充液体等措施。惊厥可采用苯巴比妥,如未显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15毫升);心脏搏动缓慢或有虚脱现象可用咖啡因等,但可拉明应避免使用;中毒解救过程中不宜用吗啡类麻醉药,禁用酊剂及其他含酒药物。除中毒深者因抽搐频繁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外,一般在抽搐停止后,意识逐渐清醒,经2~3日或多至1~2周可恢复正常。发生抽搐的病例,恢复后常有记忆力损害,个别还出现无端发笑、发呆及言语障碍,半年后才完全恢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凤冠草

    凤冠草(《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凤凰草(《生草药性备要》),凤尾草(《岭南采药录》),三叉草(《广州植物志》),小凤尾、翠云草(《岭南草药志》),山凤尾、井边茜(《广东中药》)…

  • 泥胡菜_泥胡菜用法用量_泥胡菜有什么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苦马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猫骨头、剪刀草、绒球、苦郎头、苦蓝关菜、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荬菜、猪兜菜、艾草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

  • 黄金菊根

    黄金菊根(《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金菊的根。 【植物形态】黄金菊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直立,被长毛。根生叶匙状长圆形,基部渐狭,先端短尖,边缘有不规则…

  • 貒肉

    貒肉(《唐本草》) 【异名】貒猪肉(《圣惠方》)。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肉。 【动物形态】猪獾(《纲目》),又名:貒(《楚辞》),獾(《尔雅》郭璞注),獾豚(《本草拾遗》),地…

  • 苦芥_苦芥多吃有危害吗_苦芥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消积。主高热;小便不利;积滞内停;脘腹胀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叶和种子。 …

  • 心叶荚蒾根

    心叶荚蒾根(《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 【植物形态】心叶荚蒾灌木,高3~4米。单叶对生,叶片卵圆形,长6~18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蚱蜢

    蚱蜢(《纲目》) 【异名】直螽(《诗经》),蠜(《尔雅》)。 【来源】为蝗科昆虫稻蝗等的干燥全虫。 【动物形态】稻蝗体长圆形,黄绿色。雌虫头至翅端长3.6~4.4厘米;雄虫长3~3…

  • 紫苏苞

    紫苏苞(《本草逢原》)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宿萼。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功用主治】治血虚感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

  • 辽瓦松_辽瓦松的功效与作用_辽瓦松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 性味:酸;平;有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痢;解毒敛疮。主泻痢;便血;崩漏;疮疡;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

  • 鸡骨香_鸡骨香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鸡骨香的副的适用范围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山豆根、木沉香、土沉香、驳骨消、滚地龙、黄牛香、鸡脚香、矮脚猪、滚地龙、透地龙、过山香、金锦枫 性味:味微苦;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