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就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流感病毒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4)和观察组(n=34),给予参照组患者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麻杏石甘汤治疗,最后将两组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参照组,由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数据,结果存在差异性。结论:在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麻杏石甘汤,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在呼吸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在春季和秋季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以往治疗中,临床常采用西医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且较易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利影响。在中医辩证中,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所属“咳嗽”范畴[2]。为此,本文为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

选择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结果被证实[3]。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40岁,中位年龄为(52.4±3.8)岁,病程均在5天至10天之间不等。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9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1岁,中位年龄为(54.1±3.5)岁,病程均在7天至15天之间不等。两组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基本资料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并无显著性。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所使用的药物为头孢呋辛钠,使用剂量为150mg,;连续用药7天为一疗程。给予观察组患者麻杏石甘汤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炙麻黄8g、杏仁12g、生石膏40g、桔梗和黄芩各15g、鱼腥草15g、桑叶12g、浙贝母8g、射干和菊花各12g、柴胡15g、炙甘草3g。炙麻黄先使用冷水煮,其后加入其他药物,一天一剂,分三次服用,连续用药7d为一疗程。

1.3 治疗效果评定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4],经治疗1周后,咳嗽、气急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胸片检查肺部啰音消失,显效;经治疗1周后,咳嗽、气急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经胸片检查肺部啰音也有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1周后,咳嗽、气急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经胸片检查肺部啰音也无显著改善,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

1.4 统计学计数整理

两组实验数据结果由软件包(SPSS11.0)进行计数和整理,治疗总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结果予以卡方检验,症状消退时间以均数±表示,组间比较P〈0.05为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治疗效果显效患者20例(58.8%),有效患者13例(38.2%),无效患者1例(3.0%),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效果显效患者15例(44.1%),有效患者12例(35.3%),无效患者7例(20.6%),治疗总有效率为79.4%;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

2.2 症状消退时间

观察组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消失时间为(3.46±0.68)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93±0.88)d,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咳嗽消失时间为(4.83±0.8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12±0.68)d,两组实验数据结果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流感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以及气管炎为主,从目前的治疗方法来看,药物治疗仍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治疗中,临床常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虽然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从中医角度看,该疾病所属“咳嗽”、“喘症”范畴,在初期临床症状是以头痛、鼻塞、流涕以及咽痛为主,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气急、痰多以及咳嗽等症状[5]。本文所选择的中药为麻杏石甘汤,此方中,炙麻黄具有宣肺之功效,桔梗和浙贝母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菊花和桑叶具有清热解表之功效,黄芩和鱼腥草具有解毒利咽之功效,诸药合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症状消退时间快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

由以上可以总结出:在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麻杏石甘汤,效果理想,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尧高.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8):135-136.

[2] 曲敬来,高雪,韩钺等.止嗽散加减治疗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亚急性期)的临床研究8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191-192.

[3] 曲敬来,高雪,韩钺等.止嗽散加减治疗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亚急性期)的临床研究86例[C].//2010全国第七次中医急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96-99.

[4] 曲敬来,高雪.病炎清Ⅸ号方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184-185.

[5] 唐明文.热感加减方治疗乙型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本文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作者:胥勋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早期肝硬化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脾血瘀,水湿内困。【治法】疏肝理脾,行气活血。【方名】舒肝饮。【组成】鳖甲16克,丹参13克,茯苓13克,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雷公藤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传“神农尝百草,死于断肠草”。几千年来,人们对于“神农”献身医药的精神.充满了敬佩与惋惜之情。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有篇“水莽草”的故事。描写一个姓祝的书生,因路途口渴,正…

  • 健胃粥3

    粥方组成橘皮15—20克,粳米1—2两。功效主治顺气,健胃,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煮制方法先将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

  • 简单易行的护发秘诀

    拥有一头光亮润泽的秀发,是每一个青春女孩共有的心愿。以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护发方法,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借鉴:茶水护发在洗完头发以后,再用茶水冲洗,可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啤酒护…

  • 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肾阳虚吃什么药,补肾的中药配方

    很多人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绝佳时机,进补的重点便是补肾。在药补与食补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如何补肾尤为人们所关注。然而,一些人进补之后,感觉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人虚症不减反而加重,甚至…

  •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目录 1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2 归脾丸的副作用3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4 归脾丸成分或处方5 归脾丸药理作用6 归脾丸贮藏方法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归脾丸的功效:归脾丸有益气健脾,养…

  • 食管癌方三十

    泽漆100克,壁虎50克,(夏季用活壁虎10条与锡块50克)蟾皮50克,黄酒1000毫升。将药浸泡黄酒中,密封,每日搅动2次,浸泡5-7日,过滤静置2日后口服,每次20-50毫升,…

  • 医案:沉香化滞丸等中成药治疗胃病案例

    凡能疏通气机、宣通气滞、调理气分的药物,中医称之为理气药。沉香是常用的理气药之一,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之功效,故用沉香为主药的中成药治疗…

  • 斑秃方五

    侧柏叶若干。将柏叶阴干研细,以春油浸之。每戟蘸刷头,头发长出后,用猪胆汁入汤洗头。本方尤适用于妇女脱发。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半身不遂

    脑溢血病有后遗,半身不遂治费神。祛痰通络益气血,补阳还五加味宜。川芎黄芪当归尾,赤芍桃仁干地龙。红花菖蒲鲜桑枝,伸筋透骨干土元。 方药: 补阳还五汤加味: 当归尾10g 川芎9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