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12g(去节),桂枝4g(去皮),甘草5g(炙),杏仁6g(去皮、尖),生姜9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g(碎)。

功能 辛温解表,兼清里热。

常规用法 上7味,以水9L,先煮麻黄减2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3L,去滓,温服1 L,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汗,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中采用麻黄、生姜,峻发其汗,以解表寒,协桂枝通阳解表,开达腠理;生石膏辛甘大寒,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佐甘草、大枣,和营益中,又防石膏过寒伤中之弊,诸药相合,为外解表寒,内清里热的表里双解剂,对表寒固闭,里热炽盛,外不得泄越者,尤为适宜。之所以称大青龙者,取龙跃大汗之义,恐表寒闭塞难开,故名之。虽表寒宜温散,但不宜大汗,如果脉微弱,汗出恶风者,又恐汗多亡阳,伤阴筋。然麻黄与石膏相伍,寒温互制,清解并施,相互制约而不致大汗也。故以峻汗之剂,而取微似汗。

  临证加减

·大青龙汤加桑白皮30g,车前子30g(布包),瞿麦30g,益母草40g,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大青龙汤配杏仁12g,茯苓15g,苏子12g,地龙20g,白果12g,治疗支气管哮喘,证属表实郁闭,热邪壅肺者。

·大青龙汤加葶苈子10g,椒目15g,石韦30g,泽泻15g,治疗溢饮水肿。

  方义解读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沦称“风水”。风邪上行轻扬,着首面而客肌表,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职司呼吸,调节汗腺。肺卫受邪,宣降失司,外见恶寒发热,微咳面肿,头重如裹,肢体困倦;内则郁热而烦,饮食呆滞,尿少足跗,苔腻微黄,脉浮紧或滑数。尿常规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化验指标,又现风水的体征表现。故治当发汗散风,通利水道,方取大青龙汤加桑自皮30g,冬瓜皮30g,益母草30g,蒲公英30g,滑石15g.车前子30g(布包),鲜茅根40g等,月余,尿蛋白转阴,浮肿消退,颗粒管型消失,红白细胞偶见。

支气管哮喘大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证属表实郁闭,热邪壅肺。表现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口渴心烦,咳痰黄黏,舌红苔黄,脉右寸洪滑有力。方定大青龙汤加黄芩10g,胆南星9g,苏子10g,白果10g,地龙15g等辛凉宣泄,涤痰平喘。

溢饮水肿乃风寒外袭,肺困而蓄饮,外溢肌表则目睑浮肿,内渍于肺则喘促痰鸣,阳气不布则痰质稀白,水积于中则呕吐清水,水泛大肠自下利,当以小青龙汤为治,加葶苈予9g,用椒目10g,石韦15g,泽泻12g,桑白皮30g,通水气,平喘逆。若里热烦躁,喘卧不宁.身寒无汗,脉浮洪且数,方宜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泄郁热。

  医案举例

例1患者,男,31岁。经商外游,奔波劳碌,汗出当风,面睑浮肿。3日后,尿少足肿,下肢沉重,身倦乏力,烦躁口干,低热微咳,舌红苔白,脉浮滑。尿检:蛋白(十+),颗粒管型(+),红白细胞少许。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风水。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方药:大青龙汤加味。

组成:麻黄6g.桂枝10g,生石膏30g,杏仁10g,桑皮30g,白术15g,冬瓜皮30g,车前子30g(布包),益母草30g,生姜20g,甘草10g。1剂/FI,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7剂,浮肿消退,烦除神安,低热微咳除,小便量多,色自无沫。继服上方7剂,尿榆:正常,余症皆失。

例2患者,男。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秋冬多发。今冬感寒,咳嗽气喘,呼吸急促,咽瘁憋闷,喉有痰鸣,夜难平卧,咳痰黄稠,身寒无汗,神情烦躁,舌红苔黄,脉右寸浮洪而大。

辨证:表寒肺热,郁闭不宣,肺失肃降,气逆作喘。

治法:解表散寒,清宣肺热,降逆平喘。

方药:大青龙汤加味。

组成:麻黄6g,桂枝10g,生石膏30g,杏仁12g,甘草10g,天虫30g,地龙30g,苏子12g,白果12g,生姜6g,苍耳子15g。1剂/日.水煎分早晚温服。服药3剂,汗出肺宣,气降喘缓,续服5剂而安。

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其发汗力量较之麻黄汤更甚,现代临床每多用治表闭无汗明显且兼里热者,其药效峻猛,难以适度掌握,因之临床大样本观察报道鲜见,其应用多以个案形式见诸报刊。

据已有资料可知,本方多有治呼吸系统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亦有用治鼻衄、汗腺闭塞症、风湿性关节炎者。

本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作者:王景琦

延伸阅读:

发汗清热名方——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详解-思路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青龙汤用药特点和主治病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5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气亏虚,心血瘀阻,肝肾精亏

    傅某,女,42岁,干部。初诊:1978年9月26日。患高血压已10余年,高时达240/130mmHg,近两年出现心累、心悸、气短,胸前区刺痛。近两月病情加重,一日晕厥数次,血压16…

  • 吴茱萸汤病案: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摘 要】 中医不寐之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临床应以之为辨证核心进行论治。笔者曾以吴茱萸汤加味治疗中焦虚寒之不寐一则,取得满意疗效。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

  • 清营汤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减紫癜因血热,常于感染后突发。出血广泛出血重,烦躁不安脉弦数。便秘尿赤舌质红,凉血清营解毒热。广角生地银花连,丹皮赤芍粉丹皮。竹叶玄参翘麦冬,栀子茅根生侧柏。 方药: 清营汤加减…

  • 辛夷花的功效与作用,辛夷花的副作用与禁忌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辛夷花的功效与作用,辛夷花的配伍应用,辛夷花的食用方法与用药禁忌等知识。 本文目录 1  辛夷花的功效与作用1.1   辛夷花的配伍应用2   辛夷花用药宜忌3…

  • 粘连性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阳明腑实,气机痞塞,血行瘀滞与糟粕互结。【治法】理气活血,通腑散结。【方名】防粘连汤。【组成】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

  • 老人肾虚脚痛验方

    黄芪30~50g,黄精、首乌各30g,淮山18g,川木瓜20g,核桃肉3个,鸡脚2~3对(用刀斩开),猪脚筒骨2条(用刀砍成几节),加水同煎l小时,放少许食盐调味,饮汤吃鸡脚。每天…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2

    槐米、荞麦花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3剂。[适应证]高血压降压

  • 丹毒

    丹毒俗称"流火",是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发病是因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

  • 验方自疗法3

    砂0.3克、奶汁15毫升,先将砂研成极细末,与奶汁调匀,1次服完,每日1次,连服3-5天。

  • 肠痈的病因病机,肠痈的中药治疗验方

    一、肠痈的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膏梁厚味,或恣食生冷等,均能致食滞中阻,损伤肠胃,肠胃为腑,本属泻而不藏,若因湿滞蒸积传化不行,以致气血凝滞,又因湿滞而化热,则成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