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蒿

马先蒿
(《本经》)

【异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等的茎叶或根。

【植物形态】返顾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数丛生,细长纤维状。茎粗壮中空,方形有棱。叶互生或有时对生,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狭,基部广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圆的重齿,两面无毛或有疏毛;叶柄短。花单生于茎枝上部的叶腋;萼长卵圆形,前方深裂,齿2枚;花冠长2~2.5厘米,淡紫红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状,扭向后方,下唇大,有缘毛,3裂,中裂较小;雄蕊花丝前面1对有毛;柱头伸出于喙端。蒴果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于草地及林缘。分布东北及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净茎叶及泥土,晒干。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平。"

②《别录》:"苦,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胜湿,利水。治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结石,妇女白带,疥疮。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

②《别录》:"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结气,利水道小便。"

③陶弘景:"主恶疮。"

④《山西中草药》:"祛风胜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为散。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马先蒿,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寤,小便少:马先蒿根五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结石,小便不畅:马先蒿根四两,研末,每服二钱,开水送服,每天二次。

④治疥疮:马先蒿根适量,煎汤洗患部。(②方以下出《河北中草药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珠兰_珠兰治什么病_珠兰有什么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真珠兰、鱼子兰、珍珠兰、鸡爪兰、小疙瘩、米兰、大骨兰 性味:辛;温;甘 功能主治:祛风定;活血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头痛;顽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韶酱

    韶酱(《唐本草》) 【异名】枸酱(《汉书》),韶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韶青、槟榔韶(《岭南草药志》),青蒌、香俏(《广东中草药》),芦子(…

  • 虾蟆肝

    虾蟆肝(《纲目》)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动物形态详"虾蟆"条。 【功用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烧存性调敷。 【选方】①治蛇螫人,牙折入肉中…

  • 菩提树皮

    菩提树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的树皮及根皮。植物形态详"菩提树花"条。 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物的药效相同,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树皮含…

  • 海参_海参的食用方法_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辽参、海男子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

  • 天生草_天生草的副作用_天生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蛇咬药、漏芦、山韭菜、土漏芦、白千针万线草、大兰花参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小儿疳积;脾虚带下,湿痹酸痛;乳痈肿痛,毒蛇咬伤 …

  • 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中文名】:威灵仙―棉团铁线莲【类别】:根类【英文名】:SixpetalClematisRoot【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Clema…

  • 臭梧桐叶

      臭梧桐叶  FoliumClerodendriTrichotomi  (英)HarlequinGlorybowerLeaf  【别名】 八角梧桐、臭牡丹。   【来源】 为马鞭…

  • 石蜈蚣_石蜈蚣的医用价值_石蜈蚣的医疗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红蚂蝗七、石螃蟹、石棉、岩白菜、岩蚂蝗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滞消积;止血活血;解毒消肿。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胃痛;吃力血;外伤出血;跌…

  • 六股筋

    六股筋(《陕西中草药》) 【异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 【植物形态】兴山荚蒾常绿灌木,全体平滑无毛。小枝赤褐色,有光泽。叶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