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名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急性腹泻夏季常见,治疗腹泻的药物便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有些人一腹泻就赶紧用止泻药,却不知,同是腹泻,致病机理却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歌诀中所说,即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为葛根芩连汤。它是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名方,其卓越的清热止泻功效,不仅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也为现代临床广泛应用,现已被制成多种剂型的中成药,疗效可靠,应用方便。

出处:《伤寒论》。

方药组成:葛根15克,炙甘草6克,黄芩、黄连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清热止泻。

主治:湿热所致的腹泻和痢疾。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主要有解热、抑菌作用,还有松弛平滑肌、抗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主治腹泻、痢疾

● 急性腹泻症状有:身热、口渴、腹泻、大便臭秽、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

● 饮食不洁而致的痢疾症状有:身热、口渴、腹泻、大便赤白、里急后重(刚解过大便又想拉,有排不尽的感觉)、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

葛根芩连汤所治疗的腹泻,其病位在肠,其病性属热证,是由于湿热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以身热、腹泻为特点。治疗的关键是要清除肠内湿热,恢复大肠的正常传导功能。

应用要点——湿、热

在选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时,要抓住“湿、热”两点。所谓“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后肛门灼热,小便发黄等;“湿”则相对抽象一点,主要表现是大便黏腻不爽,有排不尽的感觉,或者大便里有白色脓样物,不思饮食,舌苔厚等,如果大致符合这些症状,则可以认为是“湿热”所致的腹泻。

应用要点:腹泻、兼发热、舌苔黄、脉数。

  方剂解析

中医认为,体内湿热之邪旺盛会引起腹泻;清阳下陷,清浊不分也会引起腹泻。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的用量最大,为主药,其味甘、辛,性凉,能解肌退热、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黄芩、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止泻;甘草甘缓和中,并协调诸药。诸药相配共成清热止泻之剂。

  加减使用

兼有腹痛者,用汤剂可酌加木香、芍药等药调气和血;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者,酌加木香、槟榔、马齿苋等药。

除汤剂外,市面上还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微丸剂、口服液等中成药可供选择,按说明书服用即可。儿童服用本方剂量酌减。

  【提醒】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基本适应证是身热腹泻。病属虚寒者(腹泻而不发热、脉沉迟或微弱)不宜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葛根芩连汤早期服用有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患者腹泻的时间较长,腹部怕冷,或者进食稍凉的食物就出现腹泻,这一类症状都不适用本方治疗。在发病期间,应该坚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免加重肠胃的负担。对于腹泻明显的患者还应该多喝糖盐水。

本文来源:家庭医药     作者:耿俊英

附:葛根黄芩黄连汤六经归属之中药药理探析

《伤寒论》将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归于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属太阳病范畴,本文试图从葛根黄芩黄连汤的中药药理角度探讨,认为该方的六经归属为阳明热证兼太阳表证,属太阳阳明并病。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见于《伤寒论》34条。历代医家认为本证属于协热利证,《伤寒论》原文将其列为太阳病脉证论治中篇,在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将该证列为太阳病变证热证范畴,似乎都归属于太阳病范畴。但从六经辩证角度来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应归属于何经病证?尚未有学者进行阐述。本文试图从中药药理方面探讨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六经归属问题。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黄芩黄连汤由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其中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胃经。《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提到“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在本方中葛根功在发汗解表,鼓舞胃气上行以止泻。黄连、黄芩性味苦寒,《本草新编》记载黄连“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神农本草经》认为黄芩“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云“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两药相合旨在清解阳明热邪,坚阴止利。炙甘草味甘、性微温,《神农本草经》云“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药品化义》:“甘草,……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本方中炙甘草重在补益脾胃,调和诸药。纵观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功在发汗解表,清热止利。所以,笔者认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六经定位应为阳明热证兼太阳表证。

此外,结合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病因病机及脉证对上述观点予以论证:该证因表证误治,太阳表邪未解,营卫失调;部分表邪内传阳明,入里化热,病从燥化,燥热亢盛,下迫大肠,里热协表邪下利而致。其中,因邪热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故利遂不止;表邪未解,故脉促;大肠热邪上逆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喘;表邪未解,营卫失调,或阳明热邪迫津液外泄,故汗出。上述均体现了该证病在阳明及太阳。

综上所述,结合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用药分析,笔者认为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六经定位为阳明热证兼太阳表证,属太阳阳明并病。

本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单方验方治百病 第3版》

    《单方验方治百病(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在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基础上,经长期临床实践,广泛收集资料和精心筛选整理,系统介绍了1300多首单方验方的治疗经验。每首方…

  • 补气方三

    大麦100克,草果6克,羊肉50克。将羊肉洗净,制成肉末,备用;大麦煮汤,临熟时,加人羊肉末、草果、黄酒及食盐,搅拌均匀,小火继续煮至熟烂,遂停火,佐餐食用。本方温中、养胃、肥健,…

  • 《方药临证技巧70例》

    《方药临证技巧70例》以中药一方剂一医案解析为主线,按方药的功用主治分类,精选了临床最常用的70味中药,分别以这70味中药为主药的70首常用方剂,以及化裁运用这70首常用方剂辨证施…

  • 萝卜水洗脚防冻疮

    预防冻疮之法:用萝卜水洗脚。方法是每年冬季来临之际,买几斤普通的萝卜回来,将萝卜洗净后切成块,放在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待萝卜稍烂,将萝卜捞起正常食用,而那煮过的萝卜水就可用来洗脚。洗…

  • 糖醋山药块

    [原料]家山药500克,白糖50克,醋50克,面粉50克。[制法]将家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炒锅烧热,加植物油适量,烧至六成热时,将山药块放入,炸至起皮呈黄色捞出,沥油。炒锅…

  • 治疗癫痫狂证的中药方剂

    1.黄瓜藤治癫痫方歌 癫痫单方黄瓜藤,一两煎水莫留停。连服七日细观察,有效再服一疗程。 注:黄瓜藤30克 煎服,日一次,七日为一疗程。治癫痫,宜初起者,但此方对年久癫痫患者,见效不…

  • 人参启脾丸加减治疗因积滞而引起的贫血

    脾虚胃弱运失职,精神萎靡面苍黄。盗汗自汗食不振,毛发枯槁肌肤松。乳食不化时腹泻,健脾益胃参苓术。扁豆陈皮芍山药,麦谷芽曲楂莲子。 方药: 人参启脾丸加减: 党参10g 茯苓15g …

  • 大补阴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大补阴丸组成】2 【大补阴丸方歌】3 【大补阴丸方解】4 【大补阴丸主治】5 【大补阴丸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大补阴丸的论述7.1 主…

  • 帕金森综合征偏方

    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功效:补气活血,…

  • 鼽嚏的中医辨证论治,鼻鼽的治疗药方

    鼻痒踵来狂嚏多,涕清似水溢滂沱。虽谓禀质人人异,邪感阳虚脾肾弱。 鼽嚏一名,出自《礼记·月令》:“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刘河间谓:“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