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果

吕宋果
(《纲目拾遗》)

【异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吕宋豆
大型木质藤本。叶对生,革质,光滑,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略圆、有明显的3条基出脉。花白色,大多生于上部叶腋;花萼短小,有齿;花冠管状,长不及1厘米。果实圆形,灰白色微带黄色渐变为褐色,径约10厘米或更大;种子多数,包在柔软黄色的果肉中,新鲜种子稻草色略带青绿,卵形或具钝角的三角状形,略扁,宽约2.5厘米,被银白色伏贴的毛茸。
分布菲律宾、越南、泰国。

【药材】干燥成熟种子呈不规则卵圆形,或一面有棱,长2~3厘米,宽1.5~2厘米,厚约1.5厘米,外表灰棕色,有细疣点,有的残留银灰色带光泽的毛茸。基部有圆形的种脐。质坚实,纵切面可见角质状、半透明、灰棕色的大胚乳,中央具子叶2片。气无,味极苦(性剧毒,尝时注意)。
都自菲律宾等地进口。

【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2.5~5%,其中46~62%为番木鳖碱;还有马钱子碱0.5%、少量的小檗碱以及三个16-烷氧基番木鳖碱:16-甲氧基番木鳖碱、16-乙氧基番木鳖碱和16-丙氧基番木鳖碱。另含番木鳖甙。

【药理作用】参见"马钱子"条。

【性味】苦,寒,有大毒。

《本草补》:"味苦。"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磨汁,每次量2~3厘,每日服2~3次。外用:刮末撒或调敷。

【宜忌】体虚,久病者忌用。

【选方】①治腹痛泻利,疟疾初作,蛔虫疳积,中风昏仆:吕宋果,磨水服。

②治刀斧伤血漏:吕宋果,刮末敷患处。

③治蛇、蝎、蜈蚣咬伤:吕宋果,磨清水服;并刮末敷伤处。

④治头疮痒烂鬎鬁:吕宋果,切碎,以油煎之,乘热遍擦,向火取暖,随以布向火取热,覆病人身上而睡,又以被盖,不见生风愈。(①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⑤治内痔外翻:吕宋果,以醋磨,涂患处。(《贵州中医验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三角草

    三角草(《广西药植名录》) 【别名】山韭菜(《广西药植名录》),土麦冬(《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三角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三角草多年生草本。叶基出,线形…

  • 黑种草子_黑种草子可以直接吃吗_黑种草子可以煮牛奶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尿排石;补肾健脑。主主治月经不调;经闭;乳少;水肿;尿路结石;头晕耳鸣;须发早白;咳喘;疥疮;白癜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软枣子

    软枣子(《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猕猴梨"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

  • 榔榆皮

    榔榆皮(《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或根皮。 【植物形态】榔榆,又名:樠木(《左传》),松心木(《说文》),朗榆(《本草拾遗》),榔榆(《纲目》),小叶榆、枸丝…

  • 丝瓜叶

    丝瓜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叶片,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化学成分】丝瓜叶含皂甙。粤丝瓜叶含氢氰酸。 【药理作用】丝瓜叶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煎剂加酒精除…

  • 乌药_乌药有什么副作用_乌药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生长采收 来源:…

  • 狗胆_狗胆可以治疗乙肝吗_狗胆泡酒的功效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活血。主风热眼痛;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聤耳;疮疡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胆汁。 原形态:家狗,狗是家畜之…

  • 蠵龟血

    蠵龟血(《纲目》) 【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血,动物形态详"蠵龟筒"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②《纲目》:"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①陶弘景:"疗毒箭…

  • 地丁

    地丁(《本经逢原》) 【异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

  • 大乌泡_大乌泡有什么作用_野生大乌泡能直接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老牛黄泡、乌泡、牛毛泡刺、六月泡、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祛风湿。主感冒发热,咳嗽咯血,鼻衄,月经不调,外伤出血,痢疾,腹泻,脱肛,风湿痹痛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