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龙胆泻肝汤》

编辑推荐
龙胆泻肝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甘草、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组成。具泻肝经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本书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的来源、发展、组成、方义、主治、功效及其衍生方,全书内容丰富,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篇理论研究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的来源、发展、组成、方义、主治、功效及其衍生方,同时介绍了历代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认识及现代理论研究进展;中篇临床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在内、外、妇、儿等科的应用.收录了各种期刊杂志有关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报道;下篇实验研究介绍了龙胆泻肝汤中各味药物的药理研究及全方的药理作用。全书内容丰富,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龙胆泻肝汤方
第一节 龙胆泻肝汤方名释义和立法依据
第二节 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方义分析
第三节 龙胆泻肝汤的功用和主治
一、龙胆泻肝汤各组成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分析
二、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第四节 龙胆泻肝汤源流发展
一、龙胆草的应用
二、龙胆泻肝汤的创作时间及其同名异方的演变
三、龙胆泻肝汤剂型的演变
第五节 龙胆泻肝汤衍生方
一、龙胆泻肝汤
二、小龙荟丸
三、清肝凉胆汤
四、当归龙荟丸
五、清肝渗湿汤
第二章 古今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论述
第三章 龙胆泻肝汤现代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节 龙胆泻肝汤中木通的应用
第二节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研究
第三节 龙胆泻肝丸的合理应用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咳嗽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扩张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
二、冠心病心绞痛
三、室上性心动过速
四、高血压性脑出血
五、脑梗死
六、脑溢血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八、室性早搏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二、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出血性糜烂性胃炎
四、胃出血
五、急性胆囊炎
六、慢性胆囊炎
七、黄疽
八、黄疸型肝炎
九、病毒性肝炎
十、原发性肝癌
十一、脂肪肝
十二、黄汗
十三、药物性肝损伤
十四、胆心综合征
十五、肝性脑病
十六、肠易激综合征
十七、胆道蛔虫症、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膀胱炎
二、急性肾盂肾炎
三、肾结石
四、肾病综合征
五、尿毒症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一、白血病
二、血小板减少症
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四、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七节 免疫系统疾病
一、结节性红斑
二、痛风性关节炎
三、痛风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白塞病
第八节 内科疑难杂病
一、失眠
二、磺胺类药物过敏
三、头痛
四、偏头痛
五、高热
六、膈肌痉挛
七、精神分裂
八、郁证
九、嗜睡
十、汗证
十一、夜游症
十二、老年痴呆
十三、神经衰弱
十四、库欣综合征
第二章 神经科病证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第三节 Hunt综合征
第四节 Gradenigo综合征
第五节 坐骨神经痛
第六节 美尼尔综合征
第三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乳房疾病
一、乳腺增生症
二、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 腹部外科疾病
一、急性阑尾炎
二、肠梗阻术后
第三节 肛肠外科疾病
一、蛲虫病
二、肛窦炎
三、肛周脓肿
四、痔疮
五、肛裂
六、肛门湿疹
第四章 骨科病证
第一节 肋软骨炎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腰臀筋膜炎
第五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月经病
一、经行头痛
二、经行眩晕
三、经行目衄
四、阴疮
五、闭经
六、经前绕唇湿疹
七、经期荨麻疹
八、经行吐衄
九、崩漏
十、原发性闭经并周期性发热
第二节 带下病
一、盆腔炎
二、黑带
第三节 妊娠病
一、胎漏
二、恶阻
三、子淋
四、子烦
第四节 产后病
产后呕逆不食
第五节 妇科杂病
一、卵巢囊肿
二、附件炎
三、更年期综合征
四、急性外阴炎
五、慢性宫颈炎
六、滴虫性阴道炎
七、非淋菌性阴道炎
八、阴痒
九、带环后流血
十、多囊卵巢综合征
十一、阴道干燥症
十二、性交疼痛
十三、性交出血
十四、性欲亢进
十五、阴吹
十六、阴肿
十七、阴挺
第六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小儿带状疱疹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症
第三节 小儿遗尿
第四节 小儿情感交叉症
第五节 眼睑下垂
第六节 脓疱疮
第六节 小儿湿疹
第七节 小儿不寐症
第九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第十一节 女童特发性性早熟
第十二节 梦游遗尿症
第十三节 婴儿尿布性皮炎
第十四节 小儿尿路感染
第十五节 小儿牙龈炎
第十六节 小儿目制
第十七节 小儿高热抽搐
第十八节 儿童髋关节—过性滑膜炎
第十九节 小儿盗汗
第七章 男科病证
第一节 急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 慢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 急性睾丸炎
第四节 病毒性睾丸炎
第五节 附睾炎
笫六节 强中(阴茎异常勃起)
第七节 遗精
第八节 滑精
第九节 阳痿
第十节 早泄
第十一节 不育症
第十二节 急性精囊炎
第十三节 精液不液化症
第十四节 精索炎
第十五节 阴囊溃烂
第十六节 阴囊湿疹
第十七节 阴茎过敏性皮炎
第十八节 阴缩(缩阳证)
第十九节 不射精症
第二十节 房事茎痛
第二十一节 性交后尿血
第二十二节 性欲亢进
第二十三节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第二十四节 原因不明性阴囊皮肤渗血
第二十五节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
第二十六节 龟头溃疡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 耳科疾病
一、急性外耳道炎
二、旋耳疮(外耳湿疹)
三、耳前痈(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四、耳鸣
五、耳疖
六、暴发性耳聋
七、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第九章 眼科病证
第十章 皮肤科病证及性病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龙胆泻肝汤制剂研究
第二章 药理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布袋丸的制法与功效作用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

  • 扁桃腺炎验方

    (1)药方:李子5粒,每粒切成数片,放大碗中加蜂蜜,10分钟后可服用。时间:中午一点,此时吃下功效神奇。(2)此方30岁以下不可用。药方:桃子1粒切成数片,放在碗中,加些蜂蜜20分…

  • 附子败酱薏苡汤治疗阑尾炎证属偏湿挟寒者

    功能:温腑散寒,祛湿解毒,抗菌散结。 主治:肠(阑尾炎)证属偏湿挟寒者。 处方;附子15g,败酱草30g,金银花30g,千里光50g,当归20g,桃仁泥10g,薏苡仁30g,茯苓1…

  • 治疗女不孕的小偏方

    生鸡蛋一只开一小孔,放入红花3克左右,再蒸熟吃蛋,每天一只,连吃一个月(要在月经干净后开始吃)。

  • 清府息痛汤

    组方: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细辛、全蝎等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偏头痛。方解:方中重用黄芪配当归益气以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赤芍凉血活血,以敛川芎之过散;细…

  • 名中医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薛伯寿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临床学家,20世纪70年代师从全国中医大家蒲辅周,深得真传。薛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善用经方,用…

  • 治疗失眠的偏方11

    黄花鱼1条(1000克),鸡蛋清100克,西红柿2个,冬菇、冬笋、胡萝卜、青豆各少许,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油、生菜油、淀粉、清汤、葱、姜、蒜各适量。黄花鱼去腮、鳞及内脏,洗…

  • 阳痿的治疗偏方18

    枸杞子、仙茅、益母草各45克,女贞子、沙蒺藜各30克,山萸肉、阳起石各20克,人参12克,菟丝子25克,牛膝2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肾虚阳痿。

  • 治疗便秘秘方三则

    (一)取上等茶叶15克,黑芝麻和大黄各60克,共研成细末。每次取10克,以开水冲服。(二)取茶叶6克,草决明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三)取茶叶3克。装袋放杯中,以沸水冲泡,凉…

  • 食管癌方七

    龙葵、万毒虎、白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