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落花生
(《滇南本草图说》)

【异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虞衡志》),落地生(《刘启堂经验秘方》),土豆(《纲目拾遗》),及地果(《南城县志》),南京豆(《植物学大辞典》),番果(《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

【植物形态】落花生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很多根瘤。茎高30~70厘米,匍匐或直立;茎、枝有棱,被棕黄色长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5.5厘米,宽1.4~3厘米,先端钝或有突细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长2~5厘米,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成披针形,长3~4厘米,脉纹明显。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几无花梗;萼管细长,萼齿上面3个合生,下面一个分离成2唇形;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雄蕊9,合生,1个退化;花药5个矩圆形,4个近于圆形;花柱细长,枝头顶生,甚小,疏生细毛;子房内有一至数个胚珠,胚珠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为荚果。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隘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长1~5厘米,内含种子1~4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枝叶(落花生枝叶)及脂肪油(落花生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0~50%(其组成见"落花生油"条),含氮物质20~30%,淀粉8~21%,纤维素2~5%,水分5~8%,灰分2~4%,维生素等。

含氮物质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如γ-亚甲基谷氨酸、γ-氨基-α-亚甲基-丁酸、卵磷脂、嘌呤和生物碱:花生碱、甜菜碱、胆碱,一说花生碱实际是不纯的胆碱。

维生素中有维生素B1,泛酸,生物素,α-及γ-生育酚等。

种子中还含三萜皂甙。种子的子叶和胚轴部分的非皂化部分主要是甾醇,已确证的有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和24-甲撑胆甾醇。种皮含脂质,其中烃17.1%,甾醇酯12.4%,三甘油酯8.4%,二甘油酯9.9%,单甘油酯25.2%及游离脂酸3.9%。还含相当量的甾醇,焦性儿茶酚型鞣质7%和少量赭朴吩及花白素,如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又含致甲状腺肿的花生甙。壳含对心血管有作用的甙(系1,3,二苯基丙二醇-1,2-酮-3的取代物)。

【药理作用】①止血作用
最初发现口服花生米能缓解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后来知道,不仅对A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Ⅷ因子所引起)有效,而且对B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Ⅸ因子)更有效,对其他某些出血患者亦有止血功效,但对严重出血者,其效果很差。花生米皮的效力较花生米本身强50倍,炒熟后效力大减(弱20倍)。每日口服10克皮的提取物即有作用。最初主张需用己烷提取,现多用乙醇提取,即将花生米200克微炒后,用96%乙醇2公斤浸96小时,每日用力搅拌8小时,静置、过滤,蒸发滤液,残渣以96%乙醇稀释至100克,口服40滴,每日4次。其止血作用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它对血友病的血凝缺陷并无特异作用,仅为减轻出血症状,不增加患者血浆中Ⅱ~Ⅹ因子的含量。花生油对饲高脂饮食的大鼠,也不增加Ⅱ、Ⅶ、Ⅹ因子含量,对人的纤维蛋白元、Ⅷ因子均无影响。花生米皮能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时间缩短至正常,曾有人提出其止血与血管收缩有关,但未经证实;现多认为其止血与抗纤维蛋白溶解有关。对正常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口服花生米皮亦能使其降低(自100%降至40%)。对正常及饲高胆甾醇饮食之家兔,花生米亦有此功效。此种作用或由于它增加了纤维蛋白溶解酶元抑制剂的作用,或由于其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从花生米中分离出的半精制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延缓纤维蛋白溶解,其活性大于从大豆中分离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友病人的"优球蛋白血块溶解时间"也有明显延长。有人提出,花生米对血友病的临床疗效与其所含的胆碱脂类物质有关。此外还有报告其提取物能降低血友病人的"再钙化时间"、加速血浆凝血致活酶的活性,增进血栓弹性,其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大剂量能延缓凝血酶生成,更大剂量可轻度延缓"组织凝血致活酶时间",对"凝血酶时间"则无影响。在动物身上也证明,花生水溶液给正常犬注射(10%2毫升/公斤)可缩短凝血时间,再钙化时间,提高血浆对肝素的耐受力,增进血栓形成及凝血酶元活性;如先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很明显的受抑制或纤维蛋白元浓度降低时,它还能增进第Ⅸ及第Ⅷ因子的血中含量。在体外试验中,它无任何加速血凝的作用。早年曾有报告,花生种子中除去脂肪及大部分蛋白质的浸出液,有肝素样作用,能阻止血液凝固。

②其他作用
种子中含某种植物血球凝集素,能凝集以涎酸酶处理过的人红细胞,属抗P凝集素。花生米中易产生黄曲菌毒素,能致肝癌。

【性味】甘,平。

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②《食物宜忌》:"性平,味甘。"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用主治】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

①《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

②《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

④《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

⑤《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⑥《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研冲汤或煎服。

【宜忌】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选方】①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医学》)

②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③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出血症
将落花生衣制成100%注射液,一般少量出血症每日肌肉注射1~2次;每次2~5毫升。通常在1~2日内即可收到止血效果。严重大出血可行静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0~40毫升,在数小时至12小时内即可止血。曾使用于内、儿、外、妇产科等出血症285例,80%以上病例都获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对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手术后出血,癌肿出血及胃、肠、肺、子宫等内脏出血的止血效果更为明显。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落花生衣2两,加水煎约10小时以上,过滤,浓缩到100毫升,加糖。每日2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治疗407例,近期控制8例,显效74例,好转230例,无效95例。

③治疗冻伤
将花生皮炒黄,研成细粉,每50克加醋100毫升调成浆状,另取樟脑1克,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调匀。涂于冻伤处厚厚1层,用布包好。治疗50余例,一般2~3天即愈。

【名家论述】①《本经逢原》:"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或云与黄瓜相反,予曾二者并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②《本草求真》:"花生,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诚佳品也,然云炒食无害,论亦未周。盖此气味虽纯,既不等于胡桃肉之热,复不类乌芋、菱角之凉,食则清香可爱,适口助茗,最为得宜。第此体润质滑,施于体燥坚实则可,施于体寒湿滞,中气不运,恣啖不休,保无害脾滑肠之弊乎?仍当从其体气以为辨别,则得之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九仙草_九仙草的副作用_九仙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九龙草、珍珠草、酒仙草、小星宿草、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颗针、一颗松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祛风止痉。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惊风 生长采收 来…

  • 疔毒草

    疔毒草(《吉林中草药》) 【异名】亚尔母堂(藏名)。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 【植物形态】裂叶堇菜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茎粗短,生数条黄白色较粗的须状根。叶簇生,具…

  • 大木通_大木通的临床应用_大木通中药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尿;解毒;祛风湿。主小便不利;淋病;乳汁不通;疮疖肿毒;亦治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 番红花_番红花的药用价值_番红花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洎夫蓝、番栀子蕊、撒馥兰、撒法郎、藏红花、西红花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主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

  • 猫儿屎果

    猫儿屎果(《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猫儿屎"条。 【采集】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 【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 ②《陕西中草药》:"根…

  • 南瓜藤

    南瓜藤(《本草再新》) 【异名】番瓜藤(《本草再新》),盘肠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夏、秋季采收。 【性味】《本草…

  • 芨芨草_芨芨草有毒吗_芨芨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枳芨草、枳机草、席箕草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尿路感染;尿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茎、根或种子。 原形态:多年生密丛生草…

  • 观音茶_观音茶的好处_观音茶和乌龙茶的关系

    基础信息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调经;止带。主暑热眩晕;胃气不和;饮食停滞;月经不调;带下不止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毛银露梅的叶。 原形态:…

  • 鸡矢藤

    【中文名】:鸡矢藤【类别】:全草类【英文名】:ChineseFevervineHerb【别名】:鸡屎藤、牛皮冻、臭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

  • 雪猪肉

    雪猪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肉。动物形态详"雪猪油"条。 【采集】捕杀后,剃去皮毛,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用竹片撑开风干。 【药材】鲜肉质嫩而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