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何首乌的功效及配伍运用,何首乌如何治疗脱发白发

本文介绍了何首乌的功效及一些配伍运用,并介绍了何首乌如何治疗脱发和白发的配伍方法。

何首乌生者味苦涩,制熟后则兼有甘味,性微温主要功能为养血益精,平补肝肾,乌须发。兼能润便滑肠、消瘰疬、治疟疾。

本品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性质平和,适于久服,常用于病后虚弱、阴虚血亏、筋骨软弱以及滋补强壮的丸药中。例如配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白术等,可用于肝肾不足、血虚气衰以及各种贫血。据近代研究,本品有促进血液新生的作用。配山萸肉、山药、芡实、五味子、龙骨、牡蛎、远志、茯苓等,可用于肾虚、滑精、遗精、妇女带下等症。本品有生发的作用。

年老、久病、产后失血等,由于津血不足而致肠道津液缺乏,肠管传导涩滞,大便秘结不通者,可用本品配当归、肉苁蓉、黑芝麻、火麻仁等,养血润肠以通便。据近代研究,本品能促进肠管蠕动,适于治虚性便秘。

肝肾虚亏,精血不足,身体衰弱,须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致须发枯白者,可用本品配合补骨脂、当归、地黄、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黑芝麻、旱莲草等,作为丸剂服用。

气血流行滞碍则可发生瘰疬、痈肿等,生何首乌可调和气血、解毒消肿,常配合蒲公英、地丁、连翘、元参、生牡蛎、夏枯草等同用

疟疾邪入阴分,久久不愈者,可用何首乌配人参或党参(何人饮)同用,或用何首乌25~30g、甘草3g,水煎服。焦老曾运用这一经验,结合小柴胡汤和白虎汤,随证加减,治愈过几例查不出原因的定时寒热病,仅供参考。

熟地黄滋补肝肾、添精益髓之力较何首乌为优,但滋腻太甚,容易腻膈害胃;何首乌则不寒不燥、不腻膈、不害胃,又有养血祛风之功,是熟地黄所不及。急需滋补时,用熟地黄为宜,长服慢补时,用何首乌为好。二药也可合用。

黄精也补而不腻,但偏于补中益气、润养肺胃阴津。何首乌偏于滋补肝肾,养血益精。

何首乌的藤,名首乌藤又名夜交藤,水煎内服,能治失眠,祛风湿,舒经络,除痹痛。煎水外洗,有解毒、和血、祛风的作用,可用于风疮、疥癣作痒。

生何首乌适用于消瘰疬,解疮毒,通便结;制何首乌适用于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固精。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本品能“止心痛”。故此,焦老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等病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时加用何首乌9~15g(效果尚属不错。因中医说的“心痛”也包括胃脘部疼痛,所以在虚性的胃脘痛,也有时使用。焦老的习惯用法是生熟各半使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强心作用,尤其对疲劳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并且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焦老曾在治疗冠心病的丸药中加入本品,让患者久服。仅供参考。用量一般为9~15g,重症需要时也可用到20~30g。

焦老治疗脱发(肝肾血虚证)时,常使用本品配合桑葚、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生地(生地的量要多于熟地)等同用,常常取效。体会到何首乌治疗脱发之力比治疗白发功效更明显。

相关文章: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02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鼻咽癌方二十一

    青皮、陈皮、杏仁各10克,黄芩12克,瓜蒌20克,胆南星10克,制半夏20克,猪苓、土茯苓、上贝母各30克,钩藤10克,小蓟、石上柏各30克,辛夷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源于…

  • 内补当归建中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桂枝汤证,而呈贫血之瘀血证者,加当归。——《金匮附方》 【组成】当归7克,桂枝、生姜、大枣各5.5克,芍药11克,甘草5.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按:原文…

  • 《临床常用方药应用鉴别(方剂分册)》

    《临床常用方药应用鉴别:方剂分册》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部分,重点阐述方剂的概念、药对的作用、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方剂的组成变化、方剂的分类、方剂的比较鉴别方法等基本…

  • 斑秃方二

    白矾、郁金各等分。将白矾、郁金制成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 沙参

    沙参有北沙参和南沙参之分,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和根;而有沙参为橘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及阔叶沙参的根,内含挥发油,三萜酸,豆甾醇,卜谷甾醇,生物碱…

  • 泻心导赤汤加减治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心脾热,口舌生疮糜出血。流涎拒食心烦躁,疼痛难耐睡难安。尿黄便干脉滑数,滋阴解毒清心安。加减泻心导赤治,生地石斛麦冬连。板兰竹叶天花粉,石膏木通翘龙胆。便稀减地霍香入,便干…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4

    桑寄生、川杜仲各12克,元参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高血压阴阳两虚证。

  • 附骨疽是什么病?附骨疽和臁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疽症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多按疽发生的部位命名。如生于腋下的叫腋疽,生于肋部的叫肋疽,生于脑后项部的叫脑疽,发于四肢、生于长骨部的叫附骨疽,部位以骨为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和桡骨等等。…

  •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循经上蒙清窍。【治法】清肝胆湿热。【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组成】胆草12克,焦栀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车前子6克,泽泻9克,木…

  • 鼻塞怎么办速效办法,鼻塞不通气中医小偏方

    鼻咽炎以及感冒的病人常常都会有鼻塞的症状,那么如何治疗鼻塞,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鼻塞的民间偏方,如果你有鼻塞的话,不妨试试看。   1、鼻气窒塞 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