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浓煎液外擦防治化疗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

紫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言其可“治恶疮病癣”。唐代甄权《药性本草》谓其能“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则说其“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受此理论启发,夏老在临床上采用紫草浓煎液外擦防治化疗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方法:取市售紫草饮片200g,加凉水1000mL,浸泡2小时,后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至药液为250mL左右时过滤,收其滤液,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4~6次,症状严重者每日可涂擦10次以上。若作为预防,则在每次静脉输液后即用上述方法沿血管走向涂擦,每日2~4次,且只能凉用,不能加热后涂擦。

如治李某,因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年,已分别应用DA3-7、HOAP方案化疗7个疗程,致使左前臂2处、右前臂1处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症见局部血管变硬呈条索状,色暗红,刺痛明显,周围轻度肿胀,用上法涂擦10天后疼痛肿胀及条索状突起完全消失,局部色泽转正常。此后每次静脉化疗或输液前后均用以上方法涂擦,未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静脉化疗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穿刺部位及化疗药物途经的血管产生疼痛,变硬或成条索状,周围皮肤呈充血性红斑,有时可伴水肿。若不及时治疗,不仅妨碍化疗的继续进行,而且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中医血瘀证范畴,依据“痛则不通”的原理,拟定以上方法防治而获效。同时,还可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及药物外渗等,且方法简、便、验、廉,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紫草的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11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2

    樟脑、硼砂、冰片各5g。制用法: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疗效:4—5次痊愈。

  • 肝癌秘方

    病因:此病大多是日月劳苦所积,商人与劳动者比较容易得此病。此病秘方有一种。药方:白肉豆(白四季梅、白梅豆、白扁豆)根8两、人参2钱,下锅放十一碗水,煮滚后用文火煮40分钟以后就可喝…

  •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方名】清肝解郁汤。【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

  • 急性淋茵性尿道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湿热毒邪。【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方名】土茯苓通淋止痛汤。【组成】土茯苓100克,苦参20克,虎杖30克,夏枯草30克,栀子15克,元胡15克,萆解30…

  • 小儿感冒偏方

    姜糖水治感冒用料:生姜20克,红糖一匙。制法:生姜切成末,加红糖,用开水冲用法:趁热喝。服后发汗。

  • 《本草纲目附方分类选编》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编著的《本草纲目附方分类选编》,最近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同读者见面. 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举世名著《本草纲目》,自刊印出版以来,近四百年间,对国内外…

  • 中、后期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邪热互结遏少阳,腮肿严重硬痛疼。发热不退或不热,散结消肿解热毒。芦根兰元芩枯草,贝蒡赤芍草河车。高热谵语胃热盛,加膏知母与生军。兼湿呕吐藿橘茹,睾丸肿疼胆金铃。 方药: 鲜芦根20…

  • 青蒿鳖甲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四钱(12g)知母二钱(6g)丹皮三钱(9g) 【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用法】水…

  • 左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左金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用法】 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

  • 羚角钩藤汤方歌,组成与功效

    羚角钩藤汤方出清代太医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为治风剂。 【方歌】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方剂组成:羚羊角(先煎)4.5克、双钩藤(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