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则及常用中药的配伍

为医之道,贵在辨证,辨证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然后得出“证”的概念。有证要有方,有方要有药,是以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之要素。其中选药尤为重要。药有四气五味,必须配合得当,药证相合,方见功效。用药要专,不可庞杂,切不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面面俱到,处处不漏,结果必然是杂乱无章,药物重叠。药的用量,亦不可过轻过重,轻重之法,当视证情轻重缓急而定。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病重药轻,则药不能及,均非所宜。另一方面,药的用量,还应根据药的本身性味质地而定,如滋补药芪、地之类,轻用则无力;若细辛、麻黄、黄连等则不宜重用。古人有云“(细)辛不过钱,麻(黄)不过八”,此当不必拘泥。但这种严格控制其量,无非示人以规矩,至于剧毒药如雷公藤治肾炎、风湿痛,白花蛇、乌梢蛇等虫类药治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当然用之宜慎,不可滥用、久服。《经》云“大毒治病,十衰其六”,即是此意。

对于药物配伍,亦有讲究,配伍得好,可以增强疗效,俗称为对子药。如牛蒡子配蝉衣清热透疹,三棱配莪术活血止痛,姜黄配海桐皮治脊痛,防己、苡仁配络石藤治腓肠肌转筋,天麻配南星化痰除眩,石膏配细辛治头痛、牙痛,细辛配川芎治头痛、心绞痛,全蝎配蜈蚣治面神经麻痹及三叉神经痛,干姜配乌梅治嘈杂吞酸,桃仁配红花通络和血,有祛瘀生新之效,人参配附子除痹止痛,桂枝配附子回阳救逆,其他古代成方,如瓜萎配薤白治胸痹,延胡配川楝子治胃痛、疝痛,蒲黄配五灵脂治瘀血痛,白芍配甘草治筋挛急及腹虚痛,桂枝配甘草解除冲逆,此种配伍方剂甚多,举不胜举,可在临床上选择运用。

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补药和泻药的用法用量

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黔中名医陈慈煦的用药经验

中医用药的方法,用药的剂量

中医用药心得,用药原则

临床用药参四时,终究当须合四诊

男科用药经验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1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槐花散加味口服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

    【摘 要】 目的 讨论槐花散加味口服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白头翁汤…

  • 房事头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经受寒。【治法】温肝散寒,降气通阳。【方名】桑根白皮汤。【组成】桑白皮6克,干姜10克,桂心6克,大枣5枚。【用法】加黄酒煎服。【出处】《备急知金要方》卷三…

  • 四物汤加味治疗瘀血入络成痹

    谢某,女,36岁。初诊:1973年3月2日。2个月前,行路不慎,右踝关节扭伤,当即内服止痛片、消炎片等药后,肿胀消除,痛势减轻,未再服药。半月后,右下肢突然阵发性疼痛,腿伸直时,痛…

  • 《偏方治大病续编》

    《偏方治大病续编》所收集的偏方,均为笔者经过多年反复临床验证,从500余个偏方中精选出来的,书中新加了中风偏瘫、恶性肿瘤、脉管炎等病,尤其对偏方贴敷法介绍的更加详细,并独列了一章。…

  • 使皮肤细嫩

    怎样来保护皮肤细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怠于修饰自己的皮肤。关于修饰皮肤的方法,须依皮肤的性质而定,不可随意摹仿别人,但下列四种方法,是不论任何性质皮肤的人都适用的。这几点如能做到…

  • 跟骨骨质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经络闭塞。【治法】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方名】补肾养血化瘀汤。【组成】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

  •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剂

      1.盗汗外治方歌 盗汗不止令人忧,外治单方五倍求。为末津调包肚脐,窍固液收自不流。 注:五倍子15克 研细末,每次用1.5克,口津调成糊状,敷肚脐,外用油纸或薄膜覆盖。而后固定…

  • 《咳喘病最新专方专药668》

    本书精选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方、中成药、西药共计668方。涉及小儿咳喘、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过敏性哮喘等数十种以咳喘为主症的疾病。

  • 大陷胸汤的功用主治

     大陷胸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大黄去皮,六两(10g) 芒硝一升(10g) 甘遂一钱匕(1g)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

  • 中医验方治疗阴虚血少导致的不孕症

    经量极少阴血虚,一日即净期正常。经色暗褐久不孕,口干舌红心烦热。形瘦低烧脉细数,滋阴养血兼清热。生地白芍地骨皮,元参麦冬甘枸杞。青蒿丹参益母草,知母蛇床共柴胡。 方药: 生地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