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则及常用中药的配伍

为医之道,贵在辨证,辨证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然后得出“证”的概念。有证要有方,有方要有药,是以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之要素。其中选药尤为重要。药有四气五味,必须配合得当,药证相合,方见功效。用药要专,不可庞杂,切不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面面俱到,处处不漏,结果必然是杂乱无章,药物重叠。药的用量,亦不可过轻过重,轻重之法,当视证情轻重缓急而定。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病重药轻,则药不能及,均非所宜。另一方面,药的用量,还应根据药的本身性味质地而定,如滋补药芪、地之类,轻用则无力;若细辛、麻黄、黄连等则不宜重用。古人有云“(细)辛不过钱,麻(黄)不过八”,此当不必拘泥。但这种严格控制其量,无非示人以规矩,至于剧毒药如雷公藤治肾炎、风湿痛,白花蛇、乌梢蛇等虫类药治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当然用之宜慎,不可滥用、久服。《经》云“大毒治病,十衰其六”,即是此意。

对于药物配伍,亦有讲究,配伍得好,可以增强疗效,俗称为对子药。如牛蒡子配蝉衣清热透疹,三棱配莪术活血止痛,姜黄配海桐皮治脊痛,防己、苡仁配络石藤治腓肠肌转筋,天麻配南星化痰除眩,石膏配细辛治头痛、牙痛,细辛配川芎治头痛、心绞痛,全蝎配蜈蚣治面神经麻痹及三叉神经痛,干姜配乌梅治嘈杂吞酸,桃仁配红花通络和血,有祛瘀生新之效,人参配附子除痹止痛,桂枝配附子回阳救逆,其他古代成方,如瓜萎配薤白治胸痹,延胡配川楝子治胃痛、疝痛,蒲黄配五灵脂治瘀血痛,白芍配甘草治筋挛急及腹虚痛,桂枝配甘草解除冲逆,此种配伍方剂甚多,举不胜举,可在临床上选择运用。

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补药和泻药的用法用量

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黔中名医陈慈煦的用药经验

中医用药的方法,用药的剂量

中医用药心得,用药原则

临床用药参四时,终究当须合四诊

男科用药经验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1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治疗低热

    气虚阳浮中气虚,热汗口渴喜热饮。头痛恶寒食则胀,面色萎黄倦无力。少气懒言形体瘦,舌淡苔薄软弱脉。甘温除热补中气,补中益气汤最宜。当归白术黄芪草,党参升麻柴胡陈。 方药: 补中益气汤…

  • 土豆汁治十二指肠溃疡

    取鲜土豆1000克洗净。切成细丝,捣烂,以洁净纱布绞汁。将土豆汁放在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至黏稠时,加入等量蜂蜜,再煎至黏稠如蜜时停火,待凉装瓶备用。每次食一匙,每日2次,空腹…

  • 骨质增生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肾不足,血脉瘀阻。【治法】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止痛。【方名】骨刺丸。【组成】熟地黄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

  •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目录 1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2 无花果药用价值3 无花果的营养价值4 无花果药理作用5 无花果产后食疗方及功效6 无花果的热量7 无花果的食用方法8 无花果的传说故事9 无花果…

  • 人参团鱼

    团鱼1个,人参3克。团鱼治净,切块,加酒、盐烛熟后,入人参,再炖15分钟。日1次,顿服。连用数日。功能补气摄血。适用于崩漏下血过多或日久不止,血色淡红,质清稀,神疲气短乏力,不思饮…

  •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气血瘀,日久凝滞成肿块。临床宫体渐增大,质地坚硬无触痛。月经虽信多有块,带多腹痛不孕育。经期延长脉细弦,活血化瘀消坚肿。桃仁赤芍桂茯苓,丹皮山楂生鳖甲。木香枳壳延胡索,郁金…

  • 鹿胎

    临床应用:治疗虚损劳伤、精血不足、崩漏带下。

  • 视神经萎缩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阴虚,精血耗损。【治法】滋补,活络,明目。【方名】复明地黄汤加减方。【组成】枸杞25克,菊花20克,地黄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苏木15克,青葙子1…

  • 血栓性静脉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芳香化浊。【方名】茵陈赤小豆汤。【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

  • 胃结石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食黑枣过多,凝聚成积。【治法】消导攻积。【方名】加味小承气汤。【组成】制厚朴9克,枳实9克,生大黄9克,生山楂15克,生神曲15克,生麦芽15克,槟榔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