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

没食子
(《海药本草》)

【异名】墨石子(《雷公炮炙论》),无食子(《药性论》),没石子(《子母秘录》),无石子(《酉阳杂俎》),麻茶泽(《方舆志》)。

【来源】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

【动物形态】没食子蜂
体小,长约6毫米。色黑。头部有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正直而细长。翅2对,膜质,透明;前翅无缘纹,翅脉亦少,静止时平迭。足3对,发达。腹部呈球形而侧扁;雌虫的腹下有直沟,中藏产卵器。幼虫形如蛆,体极微小。

没食子蜂寄生于没食子树上,当雌虫产卵时,先以产卵器刺伤植物的幼芽,旋即产卵于伤口中,至孵化成幼虫后,能分泌含有酶的液体,使植物细胞中的淀粉迅速转变为糖,而刺激植物细胞的分生。当幼虫周围细胞中的淀粉粒消失,遂起收缩而形成虫瘿,幼虫成长后,即穿孔飞去。

【采集】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药材】干燥虫瘿,略呈球形,有短柄;直径1~2.5厘米,外表灰色或灰褐色,有疣状突起。质坚厚,断面不平坦,呈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常见有幼蜂的尸体。虫已飞出者,则中间有一孔道,与表面的小孔相连,内部并遗有虫壳。无臭,味涩而苦。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
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化学成分】含没食子鞣质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炮制】洗净,晒干,捣碎。

【性味】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

③《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固气,涩精,敛肺,止血。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①《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

②《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

③《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④《开宝本草》:"主小儿疳露,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

⑤《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

②《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选方】①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没石子(微煨),诃黎勒(煨)用皮半两。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方》没石子散)

②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没石子、地榆各五钱,黄柏(锉、蜜炒)二两,黄连(炒、锉)一两五钱,酸石榴皮一两。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局方》没石子丸)

③治血痢,不问远近:没石子一两。细研,以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于食前以粥饮下十丸。(《普济方》)

④治产后痢:没石子一个。烧,为末。和酒服方寸匕,冷即酒服,热即饮下。(《子母秘录》)

⑤治痔疾,下血无度,或发或歇:没石子三枚(烧灰),樗根白皮三两(锉、炒微黄),益母草三分,神曲二两(微炒),柏叶一两,桑耳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没石子散)

⑥治阴汗:没石子烧灰,先以微温(汤)浴了,即以帛微裛后,傅灰囊上。(张仲景方)

⑦治小儿一切口疮,止疼痛:没石子三分(微火炙),甘草一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疮上薄掺,盖令徧。(《圣惠方》)

⑧治牙齿疼痛:没石子不拘多少,捣罗为散。以绵裹一钱,当痛处咬之即定,有涎吐之。(《圣济总录》没石子散)

⑨治鼻面酒皶:南方没石子有孔者,水磨成膏,夜夜涂之。(《世医得效方》)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没食子,功专入肾固气,凡梦遗、精滑、阴痿,齿痛,腹冷泄泻,疮口不收,阴汗不止,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者,取其苦以坚肾,温以暖胃健脾,俾气按纳丹田,不为走泄,则诸病自能克愈矣。至书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气既收,不为外浮之意。他如烧黑灰煎汤,以治阴毒,合他药以染须发,为末以擦牙齿,皆是赖其收涩之力,以为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26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茴香根_茴香根的害处_茴香根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杀虫。主寒疝;耳鸣;胃寒呕逆;腹痛;风寒湿痹;鼻疳;蛔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 原形态:多…

  • 杜鹃花叶

    杜鹃花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植物形态详"杜鹃花"条。 【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鞣质、酚类、甾醇、强…

  • 蜥蜴

    蜥蜴(《吉林中草药》) 【异名】马蛇子、麻蛇子(《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蜥蝎科动物丽斑麻蜥的全体。 【动物形态】丽斑麻蜥全长约13厘米。背面棕绿色,由前至后共有明显的六排浅色…

  • 慈竹笋

    慈竹笋(《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植物形态详"慈竹叶"条。 【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

  • 乌桕子

    乌桕子(《本草拾遗》) 【异名】乌茶子(《天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种子。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 【性味】甘,凉,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

  • 蕨麻

    蕨麻(《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人参果(《西藏常用中草药》),莲菜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戳玛(藏名)。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鹅绒委陵菜的块根。 【植物形态】鹅绒委陵菜多年…

  • 狗肝

    狗肝(《本草拾遗》)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动物形态详"狗肉"条。 【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功用主治】治脚气,下痢腹痛。 《本草拾遗》:"主脚气攻心,作生姜醋…

  • 牛奶莓_牛奶莓有什么功效_牛奶莓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高脚红毛饭消扭、虎泡、七月泡、灯笼泡、马泡、红刺苔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胃,利水。主产后寒热腹痛,食欲不振,水肿,中耳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麦奴_麦奴配蜂蜜的好处_麦奴入药的功效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小麦黑勃、小麦奴、黑疸、鬼麦、霉麦 性味:辛;寒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热病发热;心烦口渴;温疟;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麦散黑粉…

  • 鬼盖

    鬼盖(《别录》) 【异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 【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①墨汁鬼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