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

毛茛
(《本草拾遗》)

【异名】水茛、毛建(《肘后方》),毛建草、猴蒜(《本草拾遗》),天灸(《梦溪笔谈》),毛堇、自灸(《纲目》),鹤膝草、瞌睡草、老虎草、犬脚迹、老虎脚迹草、火筒青(《中国药植志》),野芹菜(《福建民间草药》),辣子草、辣辣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毛芹菜、老虎须(《江西民间草药》),千里光、老鼠脚底板、烂肺草(《中国药植图鉴》),三脚虎、水芹菜(《泉州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

【植物形态】毛茛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细长毛,尤以茎及叶柄上为多。须根多数,肉质,细柱状。茎直立,高50~90厘米。基生叶具叶柄,柄长7~15厘米;叶片掌状或近五角形,长3~6厘米,宽4~7厘米,常作3深裂,裂片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裂片又3裂,两侧裂片又作大小不等的2裂,先端齿裂,具尖头;茎生叶具短柄或无柄,3深裂,裂片倒卵形至菱状卵形,至茎上部裂片渐狭呈线状披针形,两面均有紧贴的灰白色细长柔毛。花与叶相对侧生,单一或数朵生于茎顶,具长柄;花直径2厘米;萼片5,长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钝圆,淡黄色,外密被白色细长毛;花瓣5,黄色,阔倒卵形或微凹,基部钝或阔楔形,具蜜槽;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纵裂,花丝扁平,与花药几等长;心皮多数,离生,柱头单一。聚合瘦果近球形或卵圆形,瘦果稍歪,卵圆形,表面淡褐色,两面稍隆起,密布细密小凹点,基部稍宽,边缘有狭边,顶端有短喙。花期4~8月。果期6~8月。
生长于河沟、池沼、水堤旁及阴湿的草丛中。全国大部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取。一般鲜用。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有毒。"

【功用主治】治疟疾,黄疸,偏头痛,胃痛,风湿关节痛,鹤膝风,痈肿,恶疮,疥癣,牙痛,火眼。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痈肿疼痛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令人肉烂。主疟,令病者取一握微碎,缚臂上。子和姜捣涂腹,破冷气。"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治癣癞。"

③《江西民间草药》

"治偏头痛,眼生翳膜,黄疸,鹤膝风。"

④《本草推陈》:"外用为皮肤刺激药。治瘰疬,关节炎,关节结核,骨结核,支气管喘息,及一切阴疽肿毒未溃者。"

⑤《重庆草药》:"治鱼口及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黄疸:鲜毛茛捣烂,团成丸(如黄豆大),缚臂上,夜即起泡,用针刺破,放出黄水。(《药材资料汇编》)

②治偏头痛:毛茛鲜根,和食盐少许杵烂,敷于患侧太阳穴。敷法:将铜钱一个(或用厚纸剪成钱形亦可),隔住好肉,然后将药放在钱孔上,外以布条扎护,约敷一小时左右,候起泡,即须取去,不可久敷,以免发生大水泡。

③治鹤膝风:鲜毛茛根杵烂,如黄豆大一团,敷于膝眼(膝盖下两边有窝陷处),待发生水泡,以消毒针刺破,放出黄水,再以清洁纱布覆之。

④治牙痛;按照外治偏头痛的方法,敷于经渠穴,右边牙痛敷左手,左边牙痛敷右手。又可以毛茛少许,含牙痛处。

⑤治眼生翳膜:毛茛鲜根揉碎,纱布包裹,塞鼻孔内,左眼塞右鼻,右眼塞左鼻。(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火眼、红眼睛:毛茛一至二棵。取根加食盐十余粒,捣烂敷于手上内关穴。敷时先垫一铜钱,病右眼敷左手,病左眼敷右手,敷后用布包妥,待感灼痛起泡则去掉。水泡勿弄破,以消毒纱布覆盖。(《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①防治传染性肝炎
㈠预防:将毛茛捣如泥状,取0.5克左右敷于列缺穴。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放置有小孔的纱布1块,小孔对准穴位,敷药后盖1张不吸水纸,外用绷带包好。经24~48小时后局部出现疱疹,可涂以龙胆紫,3~4天即自行吸收;如在敷药后8小时左右皮肤出现红赤色时,将药去掉亦可。据1800余人用药后的追踪观察,证明有一定的预防效果。㈡治疗:取鲜毛茛茎根洗净捣糊,每次用10~20克敷于列缺穴,或敷于胳下或臂部。10数小时至24小时后观察,如已发泡即除去毛茛,用消毒纱布包扎。水泡过大可用针刺破或用注射器吸出液体。一般只敷1次。据观察,对缩短病程,消除自觉症状和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效果。8例患儿治疗后于1.5~5天黄疸消失,临床症状亦很快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惟肝脏缩小多数不够明显;又有8例黄疸患者,治疗后黄疸指数均迅速降至15单位以下,凡登白试验大部分转为阴性,对传染性肝炎效果较显著,对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亦能减退,但不巩固。

②治疗慢性血吸虫病
将毛莨研粉压片(每片含生药0.8克),日服3次,每次10片,儿童酌减,20天为一疗程;或制成浸膏片(每片含生药0.96克),日服3次,每次6片,15天为一疗程。用于早、中期血吸虫病患者200余例,治后第2天即复查大便者66例,阴转60例;1个月复查55例,阴转27例;3个月复查57例,阴转41例;4个月复查45例,阴转28例。治程中部分病例出现头昏、头痛、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纳差、乏力等副反应。

③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关节扭伤等
取毛茛全草2~4两,洗净切碎,捣烂外敫。敷贴部位视病情而定:风湿性坐骨神经痛可取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每次1~3个穴交替使用;风湿性关节痛、关节扭伤、跌打损伤以及局限性肌纤维组织炎,则敷于局部。敷贴范围约1个铜元大小。一般敷药1~4小时,局部有烧灼感时即取下;烧灼感多发生在30~60分钟内。用药后1~2日局部红肿疼痛;2日后发生水疱,疼痛加剧,应将水泡挑破,涂龙胆紫。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肌肉痛,关节扭伤,跌打损伤,肩周围组织炎等共55例,敷药1次后,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正常并恢复重体力劳动者41例;关节功能恢复,但重体力劳动后仍稍感疼痛者8例;疼痛减轻者4例;无效2例。

④治疗胃痛
取毛茛洗净捣烂,加少许红糖调匀,置于有凹陷的橡皮瓶塞(如青霉素瓶塞)内,翻转贴在胃俞、肾俞2穴(或加盲门、梁丘、阿是穴),局部有蚁行感即弃去。如发泡,不必刺破,任其自行吸收。偶有感染,可用消毒敷料保护。治疗178例,经1次用药后,有94%在2个月左右不发,6%无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28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蝴蝶花_蝴蝶花的功能主治_蝴蝶花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 性味:苦;寒;小毒 功能主…

  • 昆布_昆布有什么副作用_昆布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japonica Aresc…

  • 五倍子内虫

    五倍子内虫(《纲目》) 【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赤眼烂弦,同炉甘石末,乳细点之。"

  • 鹅脚板根

    鹅脚板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根。植物形态详"鹅脚板"条。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 七鳃鳗_七鳃鳗是中药吗_七鳃鳗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通经活络;明目。主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

  • 鸡嗉_鸡嗉的功效_鸡嗉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鸡喉咙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调气;解毒。主噎膈;小便不禁;发背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

  • 小铜锤_小铜锤是中药吗_小铜锤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过海龙、黄花一草光、小麻药、黄花草、遍地红 性味:味苦;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闭经;痛经;胃痛;风湿关节痛;腰痛;外伤出血…

  • 春花木

    春花木(《陆川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 【植物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铁里木、石桂。直立灌木,近秃净,高1~4米。单叶互生;革质;叶…

  • 雅丽千金藤_雅丽千金藤怎么入药_雅丽千金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雅致千金藤、山豆根、小山豆根、千金藤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主咽喉肿痛;疮毒;痔肿;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雅丽千…

  • 金银花_金银花是中药吗_金银花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生长采收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