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芍药甘草汤方除治脚挛急外亦治腹痛。因肝主筋藏血,肝血充盈则筋得养,肝血虚或为热耗则失营而挛急。由此可知,无论腓肠肌或腹直肌挛急,其病变皆责之于肝,肝体阴用阳,阳亢阴亏。故易发生此症。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血而柔肝,肝血充盈则筋舒而挛急自除。

张老治一王姓媪,61岁,体质消瘦,近几日两大腿筋抽掣,初较轻微而未介意,突于昨夜就寝之际,两大腿筋剧烈抽搐拘挛,左腿大筋杠起僵直似一条棍棒,抽掣疼痛难以忍受。当即延医针刺并艾灸足三里稍见缓解,然终不能控制其发作,一夜之间不断发作。延张老诊视。观其人素禀阴亏血燥,木火体质,参合病情,乃属血燥阴亏筋脉失荣所致。急拟:白芍药50g,甘草25g,知母15g,公藤30g煎服1剂后,两腿大筋有欲抽之感,但始终未能发作,尤其在傍晚两腿有一阵轻松舒适之感。继服上方3剂而愈。

《医学心悟》曰:“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伤寒论》凡腹痛皆用芍药,其机理乃肝木凌脾,芍药柔肝敛阴以平肝气之横逆,肝气平则脾土健而腹痛除。肝为将军之官,前人谓为刚脏。须阴液以涵之,倘阴液亏耗,则亢逆恣睢,一发而不可制,首当其冲者唯脾土先蒙其害。凡心胃痛,腹满痛,胸胁痛支撑胀闷,无一非刚木凌脾之病,既忌行气直折及燥烈之品以耗伤肝阴,又不宜甘寒滋润以碍脾之健运。唯芍药甘草汤,一则养肝阴而平肝气之横逆,再则益脾阴而摄纳耗散之气,此仲景治腹痛之妙用也。

曾治一李姓妇女,47岁。胃脘痛胀,食不下,久治无效。经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肥厚性胃炎,来门诊求治。诊其脉弦滑有力,舌尖红少津,此肝气犯胃之证。查其以前所服之药皆棱莪、青皮、香附之类伐肝破气之 品,不仅治之无效,反而使病痛加剧。岂知乃肝气横逆凌脾犯胃所致,宜柔肝和脾胃方能收效。

处方:白芍50,甘草20g,柴胡15g,枳实10g,丹皮15g,川楝子20g。服3剂痛止。继续调治而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制肝脾双理丸:“治肝脾不和,饮食不消,满闷胀痛,或呃逆嗳气呕吐……”方中即以芍药、甘草为主。张氏力主此症忌用伐肝开破之剂,他说:“肝木于时应春,为气化发生之始,若植物之有萌芽,而竟若斯平之伐之,其萌芽有不挫折毁伤者乎。”张氏此论深合张老之意。张老曾见一脾大性肝硬化病人,某医曾以鳖甲、三棱、莪术、青皮、土虫、桃仁等开破之剂施治,服药后两胁剧痛。某医以为药力不达.病家亦深信不疑,连续用药竟致不起。肝病患者服削坚开破之剂偾事者并非罕见。笔者治疗此病常用四逆汤,以芍药为主柔肝敛阴疗效颇佳。脾大可用鳖甲消坚,但须与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合用,消补兼施方能取效。《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皆以消坚化积为主,但前者用人参、阿胶、芍药以益气育阴,后者用干地黄、芍药、甘草以育阴养血,二者皆寓扶正除邪之义.并非一味消坚化积,此不可不知。

芍药甘草汤,药性缓和,须用大量方效。张老常用芍药30~50g。然芍药毕竟属酸寒之品,如虚寒腹痛则非所宜。《伤寒论》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张老于临床用芍药每达50g,有肝气犯胃之胃脘痛常应手取效。但如属脾寒者则易引起泄泻,仲景之“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之语,亟应引起我们重视。由此可见,于某个方剂药物,宜潜心揣摩研讨。既要知其利的一面,又应知其害的一面,临床应用方能得心应手,而不致偾事。

名医简介:

张琪(1922—),男,汉族,主任医师,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卫生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培养研究生39名。精通中医内、妇、儿科,尤擅中医肾病、肝病、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湿热病、消渴病等。有专著多部,并已出版《张琪临床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发表论文70余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37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带下偏方2

    组成:当归、生黄芪各30克,贯众炭、白芍炭各15克,三七粉(冲服)6克,冬桑叶14片。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用于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所致的赤白带下。

  • 蒲公英治中耳炎

    药物:鲜蒲公英全草用法:上药洗净凉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

  • 治疗痹症,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肝肾亏损痰湿凝,关节僵硬肿畸形。举动困难体消瘦,手足麻木脉沉弱。舌苔薄白舌质淡,祛风活络兼止疼。大活络丹加减用,苓术党参草地龙。归芍熟地芎全蝎,胆星肉桂五加皮。木通乳没和鹿角,伸筋…

  • 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1、竹茹清胃饮来源 姚子扬,《名医治验良方》组成 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用法 水煎2次,取汁300毫…

  • 天王补心丸临床应用解析

    天王补心丸药物组成:丹参25g,当归50g,党参25g,石菖蒲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桔梗25g,远志(制)25g,甘草…

  • 牙痛的中医辨证论治:风寒阻络型牙痛的治疗方法

    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养于龈。足阳明胃经,络于上龈,手阳明大肠经,络于下龈。故牙痛多与肾、胃、大肠经有关。 齿根侵蚀者,俗称“虫牙”或“烂牙洞”,即龋齿,虽称虫牙,实则并非虫蛀,…

  • 咳嗽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疾病描述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吃力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西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常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与中医内科学中的咳嗽相合。1、止嗽丸组方:制浓缩丸…

  • 什么是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

  • 四神丸的功效与作用

    四神丸 出自《内科摘要》 【组成】 肉豆蔻二两(60g) 补骨脂四两(120g) 五味子二两(60g) 吴茱萸浸,炒一两(30g) 【用法】 上为末,用水一碗,煮生姜四两(120g…

  • 核桃药用小方

    核桃仁又名核桃、胡桃、胡桃肉、万岁子。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助阳、强腰膝、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等功效。《开宝本草》说它“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发“。《本草纲目》说它“补气养血,润燥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