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芍药甘草汤方除治脚挛急外亦治腹痛。因肝主筋藏血,肝血充盈则筋得养,肝血虚或为热耗则失营而挛急。由此可知,无论腓肠肌或腹直肌挛急,其病变皆责之于肝,肝体阴用阳,阳亢阴亏。故易发生此症。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血而柔肝,肝血充盈则筋舒而挛急自除。

张老治一王姓媪,61岁,体质消瘦,近几日两大腿筋抽掣,初较轻微而未介意,突于昨夜就寝之际,两大腿筋剧烈抽搐拘挛,左腿大筋杠起僵直似一条棍棒,抽掣疼痛难以忍受。当即延医针刺并艾灸足三里稍见缓解,然终不能控制其发作,一夜之间不断发作。延张老诊视。观其人素禀阴亏血燥,木火体质,参合病情,乃属血燥阴亏筋脉失荣所致。急拟:白芍药50g,甘草25g,知母15g,公藤30g煎服1剂后,两腿大筋有欲抽之感,但始终未能发作,尤其在傍晚两腿有一阵轻松舒适之感。继服上方3剂而愈。

《医学心悟》曰:“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伤寒论》凡腹痛皆用芍药,其机理乃肝木凌脾,芍药柔肝敛阴以平肝气之横逆,肝气平则脾土健而腹痛除。肝为将军之官,前人谓为刚脏。须阴液以涵之,倘阴液亏耗,则亢逆恣睢,一发而不可制,首当其冲者唯脾土先蒙其害。凡心胃痛,腹满痛,胸胁痛支撑胀闷,无一非刚木凌脾之病,既忌行气直折及燥烈之品以耗伤肝阴,又不宜甘寒滋润以碍脾之健运。唯芍药甘草汤,一则养肝阴而平肝气之横逆,再则益脾阴而摄纳耗散之气,此仲景治腹痛之妙用也。

曾治一李姓妇女,47岁。胃脘痛胀,食不下,久治无效。经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肥厚性胃炎,来门诊求治。诊其脉弦滑有力,舌尖红少津,此肝气犯胃之证。查其以前所服之药皆棱莪、青皮、香附之类伐肝破气之 品,不仅治之无效,反而使病痛加剧。岂知乃肝气横逆凌脾犯胃所致,宜柔肝和脾胃方能收效。

处方:白芍50,甘草20g,柴胡15g,枳实10g,丹皮15g,川楝子20g。服3剂痛止。继续调治而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制肝脾双理丸:“治肝脾不和,饮食不消,满闷胀痛,或呃逆嗳气呕吐……”方中即以芍药、甘草为主。张氏力主此症忌用伐肝开破之剂,他说:“肝木于时应春,为气化发生之始,若植物之有萌芽,而竟若斯平之伐之,其萌芽有不挫折毁伤者乎。”张氏此论深合张老之意。张老曾见一脾大性肝硬化病人,某医曾以鳖甲、三棱、莪术、青皮、土虫、桃仁等开破之剂施治,服药后两胁剧痛。某医以为药力不达.病家亦深信不疑,连续用药竟致不起。肝病患者服削坚开破之剂偾事者并非罕见。笔者治疗此病常用四逆汤,以芍药为主柔肝敛阴疗效颇佳。脾大可用鳖甲消坚,但须与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合用,消补兼施方能取效。《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皆以消坚化积为主,但前者用人参、阿胶、芍药以益气育阴,后者用干地黄、芍药、甘草以育阴养血,二者皆寓扶正除邪之义.并非一味消坚化积,此不可不知。

芍药甘草汤,药性缓和,须用大量方效。张老常用芍药30~50g。然芍药毕竟属酸寒之品,如虚寒腹痛则非所宜。《伤寒论》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张老于临床用芍药每达50g,有肝气犯胃之胃脘痛常应手取效。但如属脾寒者则易引起泄泻,仲景之“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之语,亟应引起我们重视。由此可见,于某个方剂药物,宜潜心揣摩研讨。既要知其利的一面,又应知其害的一面,临床应用方能得心应手,而不致偾事。

名医简介:

张琪(1922—),男,汉族,主任医师,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卫生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培养研究生39名。精通中医内、妇、儿科,尤擅中医肾病、肝病、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湿热病、消渴病等。有专著多部,并已出版《张琪临床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发表论文70余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37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鸡蛋白胡椒治小儿遗尿

    药物:鸡蛋1个,白胡椒7粒。用法:将鸡蛋钻一小孔,放入白胡椒然后用纸糊住孔。蒸熟食用。每天吃一个。

  • 五灵肢

    五灵肢;甘苦,温。肝。通利血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 经行泄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气虚寒。【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方名】术苓固脾饮。【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用法…

  • 治疗眼疲劳验方

    1.口服障眼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2.口服复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3.口服杞菊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3次。4.口服明目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3次。5.菊花30克,决明子30…

  • 口疮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 无花果叶治痔疮

    药物:鲜无花果叶。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 治疗冻疮小秘方

    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2次。

  • 治小儿蛲虫偏方1

    槟榔50克,茴香10个。将槟榔切碎,放人茴香,再加人适量水,煎煮后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2

    皂刺、甘草各9克,双花3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1-2剂即愈。

  • 凉膈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凉膈散组成】2 【凉膈散方歌】3 【凉膈散方解】4 【凉膈散主治】5 【凉膈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凉膈散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