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肉桂治愈奔豚症一例

妇人产后受寒,素来体虚,时有白带。及至产后3日,劳作菜圃中,每疲极坐地,因之感寒腹痛。气由少腹上冲,时聚时散。医以恶露未尽治之,不效。发时则气上冲心,粗如小臂。咬牙闭目,肢厥如冰,旋又自行消散。试以桂枝汤加桂枝,不效。再以桂枝汤加肉桂,一剂知,二剂已,三剂全平。

在未述本案之前,特破吾书之例,首述本病之研究。盖此证虽不多见,然临床偶有遭遇之者,若不知其治,则为医者之过矣。此证名曰奔豚,分见于《伤寒》、《金匮》中。其云:“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此为病源之一例。又云:“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此是病状之特征。但征之实际.往往不因针处被寒而起,多有少腹直接受寒而起者。执是以观,是受寒为其主因,不无疑义。夫寒者,无形之气也,扪之而不得其状,视之而不见其形,吾人少腹之受寒者,其病状亦各有不同。有腹痛而便秘者,有腹痛而水泻者.有膀胱气滞而小便不爽者,有经停而少腹结痛者。此奔脉之气,从少腹上冲心,不过受寒症状之一耳。然其或有或无,忽痛忽止,果何故耶?

推其原因.是体内之正气,与寒互争,所起之纷扰现象也。比之于少阳病之寒热往来,正复类似。盖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亦邪正相争所造成。正胜邪,则发热;邪胜正,则又发寒,奔豚症之气忽上冲,是寒胜正之表现;气忽消散,是正胜邪之结果,故成此忽发忽止之局面也。至后世医家,违反仲景原意,不作寒断,谓是肾之积气,而引用桂枝加桂汤。亦谓为伐肾邪、泄肾气,真不可解矣。究竟与肾何关,胡言乱语,自欺欺人。后世以少腹一切病证,皆责之于肾。此必脉法所谓尺以候肾、肾主下焦之说以害之也。

奔豚一证,西医书中无类此详细之记载,如歇斯底里之妇人,腹中有积气冲动,名之曰歇斯底里球。但彼为神经系统病,与此证又完全不同。然细考之,或即西医之风气疝痛(Colicaflatule-noa)。其症状为腹部膨满、紧张、压痛、嗳气、腹鸣、矢气等。但未说明有忽作忽止之证候。然以奔豚气、风气疝痛两病名观之,皆有一气字,则近是矣。其他病证,则与此不合。

前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校长阎德润氏,以西医立场,推测此证。其言曰:“胃病中与此症状相似者,则为特发性胃扩张,或胃肌衰弱症。此证为胃小弯居于正常位置,而大弯则下达于脐旁以下之少腹。此乃胃中有液体及空气存在之征也。”不知胃扩张,及胃肌衰弱之症状,与此病截然不同。此证来去飘忽,有如鬼祟。忽然而来,则腹中奋起一条,有如木棒;忽然而去,则腹部立即濡软,一如常时。不似胃扩张及胃肌衰弱症,为慢性胃病,常常腹部膨大也。是阎氏之推测,根本即不能成立,盖此证实不在脏器之实质中者也。

余老于奔豚一证,往昔曾治愈数人。均用桂枝汤加肉桂,药到病除,如响斯应,此得于庭训乃如是。然未敢以加桂枝一法,而以病家为试验品也。抗战前一年,余老任中国医学院教授时,曾与同道争论此点,乃欲一穷其究竟。适有赵姓妇,年四十余,以产后3日,即劳作于菜圃中。时或坐于土地之上,体虚受寒,始则阵阵腹痛,继则气由少腹上冲。群医以为恶露未尽,多用行瘀散结之品,不效。其痛益剧,发则其气暴起,由脐下直上冲心。粗如小臂,硬如木棒,病者则咬牙闭目,气息俱停,手足发冷。如此约45分钟,腹中积气四散,气息复旧,神情渐安。一日夜中,要发七八次至10余次不等。延已1星期之久,始延余老诊。,

余老决为奔豚证,因欲试验加桂枝一法,是否有此能力乃用桂枝30g,芍药20g,他药准此比例。与服1剂,不效。再剂,亦不效。而病者则痛更加剧,体更惫甚,米饮且亦不进,余老思不能再以病者为试验品矣。乃将桂枝减为20g,与芍药等量,加顶上肉桂0.5g,嘱令将肉桂另行炖冲与服。迨1服之后,其痛大减,脘腹之积气四散,时时嗳气,或行浊气。继服2剂,其病若失。余老经此试验,适足以证明桂枝无此能力。读者之疑,可以决矣。盖桂枝气味俱薄,散表之力为专。肉桂气味俱厚,温里之力为大。今用桂枝以代肉桂何济于事乎。

 桂枝加桂枝汤方:

桂枝30g,芍药20g,炙甘草10g,生姜10g,红枣10枚。

按:桂枝汤原方,桂枝与芍药其量相等。此用芍药20g,桂枝30g,超出之10g,即为加重之量。连服2剂,毫无效果。

  桂枝加肉桂汤方:

桂枝20g,芍药20g,炙甘草15g,上肉桂0.5g,生姜10g,红枣10枚。按:此方1服之后,其痛大减,冲气渐平。继服2剂,获得痊愈。

名医简介:

余无言(1900~1963),原名愚,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初读经史,后随父学医,勤读医经,深研仲景学说,擅伤寒、杂病及中医外科。1956年,余氏应聘赴京,先后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任职。在学术上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尝谓“医分中西,系以国界限之。其实医为仁术,不应有所谓中西医之分,宜取长短补,熔冶一炉,以为人民司命”。临诊善用经方、时方,辨证明确,辨病精审,力治颇有胆识;著有《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实用混合外科学总论》、《实用混合外科各论》、《湿温伤寒病篇》及《斑疹伤寒病篇》共6本,对医界颇有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38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失眠症应做哪些检查?

    失眠症患者临床上一般给予以下检查:(一)神经心理学检查:(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三)颅脑CT检查:

  • 阳痿的治疗偏方12

    黄芪、党参各15克,核桃仁50克,炙甘草6克,猪肾1对。[制用法]将猪肾剖洗干净,去筋膜切片,同其他四味煮汤。服食,隔日1次,连服3-5剂。[适应证]阳痿中气不足证。

  • 中风中医治疗方:固脱保元汤

    【组成】黄芪30g,党参30g,熟地黄30g,山茱萸30g,龙眼肉30g,山药 30g,枸杞子15g,茯神12g,酸枣仁12g,白术9g,生龙骨,生牡蛎各12-30g, 甘草3g。…

  • 祖传治疗癫狂证的验方

    家传之方用于治精神抑郁、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哭笑无常的癫证及突然性情急躁、狂乱无知,不避亲疏、不眠不食的狂证效果均良好。一生用此方治愈353例。 防风9g,桂心9g,远志9g,白…

  • 昆明山海棠片的功效与副作用,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

    山海棠为昆明草药,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民间作杀虫药和农药,可治疗风湿病。主要功用为活血化瘀,止痛。叶老以山海棠菜配合慢肾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对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而水肿不甚者效…

  • 油炸姜片治咳

    用适量生姜切片放入锅中,用少量油把姜片炸黄续上半碗水,煮十几分钟,放上糖,一次喝完。再多喝点温白开水。咳嗽患者,不妨一试。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2

    醋炒鱼骨50克,胎盘粉7克,炒鸡蛋壳18克,白糖25克。[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口服0.5克,每日3次。[适应证]男性不育症。

  • 明目方六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拣净)12克,肉苁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酒送下。本方养血填精,明…

  • 普通型早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流脑冬春起病急,中医春温和风温。发热头痛起斑疹,颈强呕吐惊抽搐。风温疫邪感而发,发病急骤变化速。顺传病呈渐进性,发热头痛恶寒呕。继则壮热烦躁谵,进而神昏惊厥斑。逆传心包极急骤,毒入…

  • 归地烧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干姜10克,酱油、米酒、白糖、料酒适量。[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方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当归、生地、干姜、酱油、糖、酒,用文火红烧至羊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