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花果实

丽春花果实
(《中国药植图鉴》)

【植物形态】罂粟科植物丽春花,详"丽春花"条。

【化学成分】种皮含吗啡、那可汀、蒂巴因。种子含油47.6%,油中含亚麻酸67%,油酸16%,亚油酸2.5%。

【药理作用】吗啡、那可汀、蒂巴因等的作用见"罂粟"条。其种子中之多糖类有抗肿瘤作用,对吉田肉瘤钿跑之最小有效量在20毫克/公斤以下;在动物的体内试验中,对吉田肉瘤、艾氏腹水癌,也有作用,并能延长动物寿命。

【功用主治】止泻,镇痛,镇咳。

①《药用植物学各论》:"蒴果的乳汁为麻醉药及轻镇静药》"

②《中国药植图鉴》:"止泻。"

③《广西药植名录》:"收敛,止泻,镇咳,镇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

【宜忌】咳嗽或泻痢初起忌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蚕蜕

    蚕蜕(《纲目》) 【异名】蚕退、马鸣退(《嘉祐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草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蚕退皮(《本草求原》),蚕衣、蚕儿衣(《山东中药》)…

  • 黑阳参

    黑阳参(《滇南本草》) 【异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长蕊斑种草的根。 【植物形态】长蕊斑种…

  • 橘叶

    橘叶(《纲目》) 【异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植物详"橘"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 水折耳

    水折耳(《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 【植物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50…

  • 野芝麻根

    野芝麻根(《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根,植物形态详"野芝麻"条。 【化学成分】地下部分含水苏糖及葡萄糖甙。 【性味】《浙江民间草药》:"味微甘,性平。" 【功…

  • 麻疯树

    麻疯树(《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 【植物形态】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树、桐油树、水漆、木花生、假花…

  • 小无心菜_小无心菜的药理作用_小无心菜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鹅不食草、大叶米牺草、鸡肠子草、雀儿蛋、蚤缀、铃铃草、白莲子草、星子草、鹅肠子草、蚂蚁草、灯笼草 性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止咳。主肝热目赤;翳膜遮…

  • 山桐子

    山桐子《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尼泊尔野桐的根或树皮。 【植物形态】尼泊尔野桐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树皮平滑,嫩枝有黄色毛。叶互生,…

  • 乌蛇

    乌蛇(《药性论》) 【异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

  • 韶酱

    韶酱(《唐本草》) 【异名】枸酱(《汉书》),韶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韶青、槟榔韶(《岭南草药志》),青蒌、香俏(《广东中草药》),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