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与饮食:中药配合黄豆粉食疗治愈糖尿病一例

糖尿病为内分泌疾病之一,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多尿或小便混浊、消瘦等“三多一少”为特征。根据临证表现,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内经·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概括论述了消渴病的病机。笔者认为,本病发生,多由饮食失节;或嗜食肥甘、酒肉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积久蕴热化燥,消谷耗律;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热蕴于中,消灼津液,以致肺脾肾阴虚燥热发为消渴。在辨证上虽以多饮者为上消,多食者为中消,多尿者为下消,但临证上往往“三多”之症互见不易分辨,尤其在病程略长或正应用西药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三多”之症亦可不突出,临证常有胃气虚或肝肾阴虚见证。治疗本病,根据辨证,常以益气健脾、育阴和胃、清热生津、滋养肝肾等为治疗大法,着重加强脾胃运化功能;对病程长的患者,尚应强肾助阳,同时注意调节饮食,改进营养,以增加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现举张老配用黄豆粉治愈消渴例如下:

王某,女,52岁。1974年被诊断有冠心病,近半年来发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腰酸等症,经某医院诊为糖尿病,服降糖西药治疗未能控制而来医院门诊。症见疲乏无力,口渴,多饮,善饥(每日控制饮食在400g),腰酸而胀,睡眠欠佳,尿频量多,小便深浊,有时溺道抽痛,大便略干,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质暗,脉沉细滑(现每天服用苯乙丙胍3次,每次1片)。化验检查:尿蛋白(±),上皮0~2、尿糖定性(+++),酮体阴性。辨证:肝肾阴虚,脾运失健,膀胱湿热。治法:补益肝肾,益气健脾,清化膀胱。

处方:生黄芪12g,党参15g,炒麦芽15g,石斛12g,葛根10g,川萆蘚12g,乌药10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金櫻子12g,车前草12g,炒薏苡仁12g。方中生黄芪补益脾气;党参、炒薏苡仁、炒麦芽益气健脾和胃;石斛、葛根清热育阴生津;川萆蘚、乌药、车前草分清化浊,清利湿热;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金櫻子固肾气缩小便。

二诊:1978年3月31日。上方药服6剂,尿频、溺道抽痛、小便混浊均解,仍觉疲乏,善饥、口渴,但饮水量较前减少,胃脘略有不舒,大便转溏。舌苔薄白,脉沉细。患者自动停服降糖灵。尿化验检查:尿糖(+++)、酮体阴性。治法改用补气健脾,育阴和胃,滋养肝肾法。

处方:生黄芪15g,党参12g,茯苓10g,怀山药12g,干地黄10g,炒麦芽15g,葛根10g,石斛12g,首乌藤15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炒薏苡仁12g。嘱每日用黄豆粉50-100g,和入白面中作主食服(黄豆粉饮食疗法)。

三诊:1978年4月4日。患者服上方药3剂后,“三多”之症均为好转,尤以口渴大为减轻,精神体力亦渐增加。舌苔薄白,脉沉略弦。尿化验检査尿糖由(+++)降为(+)。原方去首乌藤加天花粉15g,以生津止渴,继续服用。

四诊:1978年4月8日。上方药继服3剂,血糖化验结果12mmol/L,患者自觉咽痛,口干,大便干不爽。前方去黄芪加板蓝根12g、玄参10g清热解毒兼以养阴。

五诊:1978年4月19日。服上方药5剂,咽痛缓解,唯因近日劳累,加之未服黄豆粉饮食,又感疲乏,口干,腰酸。二便正常。舌苔薄自,脉细滑。尿化验检查,尿糖(+++)。仍以前方去板蓝根、玄参,加生黄芪15g,继服,并嘱继续服用黄豆粉。

六诊:1978年4月26日。上方药服6剂,疲乏减轻,尚有口干、腰酸,略有腹胀。舌苔薄白,脉沉细。尿化验检查:尿糖(-)、酮体阴性。上方去石斛,加木香5g,理气消胀。

七诊:1978年5月11日。上方加减服7剂,口干减轻,腹胀消除,腿渐有力。舌苔薄白,脉沉细弦。尿化验检查,尿糖(-)。前方去木香继服。

八诊:1978年5月15日。上方药服5剂,精神体力增加,自感有时身痒,睡眠多梦,目视有时不清。苔薄白,脉沉细。化验检查,血糖降至6.8mmol/L;尿化验检查,蛋白阴性,尿糖定性(-)。上方增入养阴明目之品,继服下方药5剂。

方药:生黄芪15g,党参10g,山药12g,生地10g,炒麦芽15g,葛根10g,首乌藤15g,白蒺藜10g,枸杞子12g,女贞子12g,生薏苡仁12g。

另用上方药3剂量研细面水泛小丸,每服6g,日服2次,以巩固疗效,并继服黄豆粉治疗观察。

患者于1978年6月3日服毕丸剂后来院复查,已无不适,精神体力佳。尿化验检查,尿糖定性(-)。

本例患者患糖尿病半年余,经辨证论治,配合黄豆粉治疗两月余,服药40余剂,获得痊愈。

体会:治疗本例患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患者表现尿频、小便混浊、尿道抽痛等膀胱湿热见证,以益气健脾、和胃利湿、补益肝肾为治疗法则。第二阶段,患者服药后,尿频、尿混浊、尿痛等症消退,则改用补气健脾、育阴和胃、滋养肝肾为法,同时配合黄豆粉协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虽药物略有增减,但治疗原则迄未变动,通过治疗两月余达到临证疫愈,疗效比较满意。

本例治疗过程中,一直着重加强脾胃运化功能,同时配合黄豆粉饮食疗法,改进饮食营养,二者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作用,使病体迅速得到康复。

从本例治疗中可以看到,患者在配合黄豆粉饮食疗法后,尿糖即由(+++)降至(+),后因劳累和未进黄豆粉饮食,不但症状有所加重,且尿糖定性又上升为(+++),在原方中去掉板蓝根、玄参,增入黄芪补益脾气,同时配合黄豆粉饮食疗法,不但体力增加,尿糖亦转阴性;继续加减服药后,血糖降至6.66mmol/L。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肾虚消渴。”据饮食营养学分析,黄豆含蛋白质达39.2%,并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之氨基酸,可说明黄豆粉饮食疗法在治疗糖尿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证上实践观察,并探讨其有效机制。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1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名中医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摘要:本文总结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学术思想:1以整体观思想进行辨治,2 衷中参西,探究病机,3 重视滋阴的禾苗理论。关键词:徐福松;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中医中药勃起…

  • 银翘散的临床应用

    风热袭表银翘散,疏风泄热不祛寒。透风热外势必孤,弗执死法施活变。 吴鞠通氏称银翘散为“辛凉平剂”,叶天士谓病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其“轻”其“平”有何不同?叶氏云之“轻剂”,系十…

  • 子宫内膜异位方-克痛汤

    方名:克痛汤【功能主治】功能化瘀定痛。主治外在性子宫1内膜异位症见有痛经、肛坠、不孕、性交1痛、妇检宫颈后壁有结节等。【处方组成】党参15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三七粉2克(分…

  • 寸白虫(绦虫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胡xx,女,51岁。〔主证〕病已7-8年,每当大便以前腹痛,少腹常有胀感,大便以后不时发现寸白虫片,魄门作痒,饮食正常,喜食甘味,大便通畅,因患此症多年,亦服多种驱虫之剂,但均失败…

  • 中风脱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脱症口张两手撒,两眼紧闭鼻起鼾。小便失禁脉细弱,元气衰微舌瘘缩。如见汗出痰壅盛,四肢厥冷面如妆。脉象浮大却无根,或见沉细欲绝脉。此为阴竭孤阳越,暴脱之兆多死期。益气回阳先急救,然后…

  • 增白方二十二

    白芷、白蔹、白附子、阿胶、白胶蜜、白蒺藜、白胶香各等分。不拘多少,如豆痕,加乳香,用一料,加皂角末500克,水调涂。本方可令面白净悦泽。

  •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失眠的研究报告

    失眠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睡眠或睡眠时间、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早醒,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能入睡,常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为主…

  • 崩漏治疗偏验方

    1)验方组成:过江龙(土老虎眼)种仁6~9克(曾治十二例,一般用药1~2次血止)用法用量:烧存性研末,开水冲服,每日一次附注:崩漏掼不在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的…

  • 治疗黄疸验方

    一方:玉蜀黍顶穗15g。水煎服,退黄甚效。 二方:青黛30g,白矾180g。为面,每次6g,用鸡蛋清调服。 三方:治疗肝硬化,用赤茯苓300g,为面,兑牛黄1.5g,白芷30g,麝…

  • 麻黄附子甘草汤临床运用体会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甘草三味药物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甘草温经散寒缓 急止痛。该方可内散少阴之寒,外解太阳表邪,为表里双解 之剂。麻黄虽为发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