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核仁

李核仁
(《吴普本草》)

【异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李子"条。

【采集】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扁平长椭圆形,长6~10毫米,宽4~7毫米,厚约2毫米,不甚饱满。内种皮褐黄色,有明显纵向皱纹。子叶两片,白色,含油脂较多。气微弱,味不苦。似甜杏仁味。以完整、干燥者为佳。
主产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地。

在四川地区,将上种称为小李仁,另有一种大李仁,为同属植物杏李的种子,亦同等使用。大李仁呈倒卵形或短圆锥形,稍扁,一端尖,长约8~11毫米,较饱满,内种皮土黄色或深黄色,无皱纹或微有浅皱纹,子叶2片,乳白色,油脂丰富。具油香气,味微苦,似苦杏仁味。植物形态参见"鸡血李"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

【性味】《别录》:"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本草求原》:"入肝经。"

【功用主治】散瘀,利水,润肠。治跌打瘀血作痛,痰饮咳嗽,水气肿满,大便秘结,虫蝎螫痛。

①《别录》:"主僵仆跻(一作"主僵仆踒折"),瘀血骨痛。"

②《药性论》:"治女子小腹肿满,主踒折骨痛内伤,利小肠,下水气,除肿满。"

③《本草求原》:"治僵仆瘀血骨痛,清血海中风气,令人有子。其性散结,解硫黄、白石英、附子毒,去面酐。"

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润肠,镇咳。"

⑤《四川中药志》:"活血去瘀,润燥滑肠。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痰饮咳嗽,脚气,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四川中药志》:"脾弱便溏,肾虚遗精及孕妇忌用。"

【选方】①治面酐:李子仁末和鸡子白敷。(《千金方》)

②治蝎虿螫痛:苦李仁,捣涂良。(《养生必用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杉叶

    杉叶(《纲目》) 【来源】为杉科植物杉嫩叶或叶片,植物形态详"杉木"条。 【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 【功用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

  • 柠檬桉叶

    柠檬桉叶(《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的叶。 【植物形态】柠檬桉,又名:油桉树、柠檬香桉树、留香久。乔木,高10~30米。树皮平滑,淡白色或淡红灰色,片状脱落,皮…

  • 柳花

    柳花(《本经》) 【异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

  • 地灵根_地灵根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地灵根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地柏灵根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食健胃。主湿热尿淋;肝炎;消化不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药女贞的根。 原形态:灌木,高1-4m。…

  • 铜骨七

    铜骨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白接骨连、红接骨连、戛戛羊、饿老虎、钻骨风(《贵州草药》),疔药、血乌(《四川常用中草药》),棉絮头(《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毛茛种植…

  • 蜂毒_蜂毒的用法用量_蜂毒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蜜蜂毒素 性味:味辛;苦;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酸痛;神经痛;高血压;荨麻疹;哮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蜜蜂科动力中华蜜…

  • 冬青叶

    冬青叶(《本草拾遗》) 【异名】四季青叶(江苏)。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叶片,植物形态详"冬青子"条。 【化学成分】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之一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 …

  • 刺参

    刺参(《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细叶藦苓草的根。 【植物形态】细叶摩苓草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圆柱形,肉质,外皮褐色,内面淡黄色。单叶互生,常密集,线形,…

  • 芙蓉叶

      芙蓉叶  FoliumHibisciMutabilis  (英)CoffonroseHibiscusLeaf  【别名】 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   【来…

  • 铜钱麻黄

    铜钱麻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中国宿苞豆的根。 【植物形态】中国宿苞豆攀援灌木。茎细弱,被白色长柔毛。小叶3,二型,茎中下部的叶有长2~6厘米的叶柄,小叶宽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