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子

栝楼子
(《本草经集注》)

【异名】瓜蒌仁(《丹溪心法》),栝楼仁(《药性类明》)。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

【植物形态】①栝楼,详"栝楼"条。

②双边栝楼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粗壮。茎细长,具棱,幼时被褐色短柔毛;卷须腋生,先端2歧。叶互生;宽卵状浅心形,长8~16厘米,宽近于长,通常3~9深裂,裂片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锐尖,边缘具疏齿,两面无毛,或基部稍被毛,有粗糙斑点;叶柄长4~6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3~4朵,排成总状花序;萼筒状,5裂,裂片线形,反卷;花冠白色,5裂,裂片细裂成流苏状;雄蕊3,花丝长约2.5毫米;雌花单生于叶腋,萼、花冠与雄花同;子房下位,花柱3裂,柱头头状。瓠果,宽椭圆形或球形,径6.5~10厘米,橙黄色,光亮。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平地或溪沟较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天花粉)、果皮(栝楼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③大子栝楼
根茎长1.5~4.5米,块根极长大,纺锤形或条状,直径约6~10厘米。幼枝被毛,老时脱落。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7~12厘米,宽4.5~9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平截或圆钝,有时呈戟形,边缘疏生不明显小齿或浅波状小齿,有时不规则2~2浅裂以至深裂,不对称,两面均稍粗糙,无毛。卷须常较短。雄花排成粗壮的总状花序,间有单生,苞片1,宽卵形;萼管较短,稍被毡毛,萼片线状披针形,长而波皱,稍反曲;花冠黄白色,有长流苏;雌花单生。瓠果椭圆形,长15~48厘米,宽7~8厘米,浅橙黄色,两端均钝圆。种子大而光滑,椭圆形或宽椭圆形。花期春季。
分布广西、云南。

【采集】9~11月采收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药材】①栝楼子
为植物栝楼的种子。扁平椭圆状,长1.2--1.5厘米,宽6~10毫米,厚约4毫米,外皮平滑,灰褐色,尖端有一白色凹点状的种脐,四周有宽约1毫米的边缘。种皮坚硬,内含种仁2瓣,类白色,富油性,外被绿色的外衣(内种皮)。气微弱。味甘、微苦涩。以均匀、饱满、油性足者为佳。
主产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西、陕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②双边栝楼子
为植物双边栝楼的种子。形状与栝楼子相类似,但较大,极扁平,一端平截成矩形,一端圆或略尖,长1.5~1.7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2毫米,表面略粗糙,暗棕色或紫棕色。边缘宽1~3毫米,多略带弯曲。
主产广西、广东、四川等地。一般认为质量较差。

③大栝楼子
为植物大子栝楼的种子。呈椭圆形,一侧略凸出,长2~3厘米,宽1.5~2厘米,厚4~6毫米,表面光滑,浅棕色或黄棕色,边缘有一不太明显的棱线。
产广西、云南等地。

此外,尚有大苞栝楼(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红花栝楼(云南、贵州)、马干铃栝楼(云南)和喜马拉雅栝楼(原植物参见"实葫芦"条)等的种子在各产地均作栝楼子入药。江苏、浙江地区,习惯以同属植物王瓜的种子称栝楼仁。两者外形显著不同,参见"王瓜子"条。

【化学成分】栝楼仁含甙、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草酸钙)、树胶、树脂、脂肪油及色素等。脂肪油含率约为26%,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者约占66.5%;不饱和脂肪酸以栝楼酸为主。

栝楼仁所含的蛋白质,与栝楼块根(天花粉)的蛋白质不同。参见"天花粉"条。

【炮制】栝楼子:拣去杂质,簸除干瘪种子,捣扁。炒栝楼子:取净栝楼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放凉,楼仁霜:取去壳栝楼仁,碾细,用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后,再碾细,过筛。

【性味】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味苦,冷,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性平。"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②《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润肺,化痰,滑肠。治痰热咳嗽,燥结便秘,痈肿,乳少。

①《食疗本草》:"下乳汁,又治痈肿。"

②《日华子本草》:"补虚劳,口干,润心肺。疗手面皱,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

③《本草蒙筌》:"补肺下气,涤垢开郁。治伤寒结胸,虚怯,痨嗽;解消渴,生津;止诸血。"

④《本草经疏》:"主消痰。"

⑤《药品化义》:"利热痰老痰。"

⑥《本草再新》:"解郁,祛风,生津止渴,止腰腿痛。"

⑦《饮片新参》:"清肺,化热痰,润肠,通大便。"

⑧《中药志》:"治老年或病后之肠结便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

②《本草汇言》:"脾胃虚冷作泄者勿服。"

【选方】①治痰咳不止:瓜蒌仁一两,文蛤七分。为末,以姜汁澄浓脚,丸弹子大。噙之。(《摘元方》)

②治酒痰,救肺:青黛、瓜蒌仁。上为末,姜(汁)、蜜丸。噙化。(《丹溪心法》)

③治妇人形瘦,有时夜热痰嗽,月经不调:青黛、瓜蒌仁、香附(童便浸、晒干)。上为末,姜(汁)、蜜调。噙化。(《丹溪心法》)

④治热游丹肿:栝楼子仁末二大两,酽醋调涂。(《产乳集验方》)

【名家论述】①《药性类明》:"栝楼仁,昔人谓通肺中郁热,又言其能降气者,总由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郁热自通。丹溪所谓胸中垢腻,盖亦郁热之所成,热之郁者通,气之痹者降,何垢腻之不涤乎。"

②《本草汇言》:"栝楼仁,润肺消痰,清火止渴之药也。其体油润多脂。专主心肺胸胃,一切燥热郁热逆于气分,食痰积垢滞于中脘。凡属有形无形,在上者可降,在下者可行。其甘寒而润,寒可以下气降痰,润可以通便利结。"

③《本草正》:"瓜蒌仁,性降而润,能降实热痰涎,开郁结气闭,解消渴,定胀喘,润肺止嗽。但其气味悍劣,善动恶心呕吐,中气虚者不宜用,《本草》言其补虚劳,殊为大谬。"

④《药品化义》:"瓜蒌仁,体润能去燥,性滑能利窍。凡薄痰在膈,易消易清,不必用此。若郁痰浊,老痰胶,顽痰韧,食痰粘,皆滞于内.不得升降,致成气逆胸闷,咳嗽,烦渴少津,或有痰声不得出,借其滑润之力,以涤膈间垢腻,则痰消气降,胸宽嗽宁,渴止津生,无不奏效。其油大能润肺滑肠,若邪火燥结大便,以此助苦寒之药,则大肠自润利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5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合萌_合萌的适用范围_合萌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性味:甘苦;…

  • 奴柘刺

    奴柘刺(《本草拾遗》) 【来源】为桑种植物小柘树的棘刺。植物形态详"穿破石"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老血瘕。男子痃癖、闪痞…

  • 三颗针_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铜针刺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利;腹泻;黄疸;湿疹;疮疡;口疮;目赤;咽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小檗、刺黑…

  • 江西金钱草

    江西金钱草(《中药通报》5(1):20,1959) 【异名】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的全草。 【…

  • 一匹绸_一匹绸的副作用_一匹绸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白面水鸡、白背丝绸、白底丝绸、绸缎藤、银背藤、白背绸、白背藤、白背叶、白牡丹、银背叶、绸缎叶、绸缎木叶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散瘀止血;…

  • 水银

    水银(《本经》) 【异名】白澒(《淮南子》),姹女(《参同契》),汞(《别录》),铅精、流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活宝(《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一…

  • 青麸杨根

    青麸杨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 【植物形态】青麸杨,又名:波氏盐肤木,铁倍树。 落叶乔木,高5~8米。树皮粗糙,灰色,有裂缝,小枝通常平滑无毛。单数羽…

  • 玳玳花_玳玳花的功能主治_玳玳花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枳壳花、玳玳花、酸橙花 性味:辛;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玳玳…

  • 角蒿

    【药品名称】角蒿【藏药名】乌曲玛保【拼音名】Jiaohao【英文名】HERBAINCARVILLAE【标准编号】WS3-BC-004 【来源/处方】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Inca…

  • 葱白_葱白煮水的功效_宝宝葱白水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葱茎白、葱白头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