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涩剂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系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属于“十剂”中的涩剂。

气、血、精、津是营养人体的宝贵物质,既不断地被肌体所消耗,又不断地由脏腑所化生,如此盈亏消长,周而复始,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旦脏腑失调,正气亏虚,消耗过度,则每致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轻则有碍健康,重者危及生命。由于引起耗散滑脱之证的病因及发病部位不同,耗失物质亦有气、血、精、津之殊,因此临床表现亦各不相同,常见有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故本章方剂根据所治病证的不同,相应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而致的自汗、盗汗。临证组方常用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收敛止汗药以治标,配伍黄芪、白术等益气实卫之品以治本。汗出过多,每令心阴不足而心阳不潜,所以常配伍敛心阴、潜心阳的药物。代表方如牡蛎散。

敛肺止咳剂,适用于久咳肺虚,气阴耗伤证。症见咳嗽,气喘,自汗,脉虚数等。临证常用敛肺止咳药如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等,与益气养阴药如人参、阿胶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九仙散。

涩肠固脱剂,适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之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的病证。常以涩肠止泻药物,如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诃子、乌梅、五味子等,与温补脾肾之品,如补骨脂、肉桂、干姜、人参、白术等配伍组成方剂。代表方如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固崩止带剂,适用于妇女血崩暴注或漏血不止,以及带下淋漓等证。崩漏因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所致者,一般以益气健脾药,如黄芪、人参、白术,与收涩止血药,如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等组合成方。因阴虚血热,损伤冲脉者,常用滋补肝肾之龟板、白芍等,配伍清热泻火之黄芩、黄柏及止血之椿根皮等组成方剂。至于带下一病多因脾肾虚弱,湿浊下注所致,临证组方常以补脾益肾药如山药、芡实为主,配伍收涩止带及利湿化浊之品如白果、鸡冠花,以及车前子、薏苡仁等。代表方如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

涩精止遗剂,适用于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滑泄,或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的尿频、遗尿等证。常以补肾涩精药物,如沙苑蒺藜、桑螵蛸、芡实、莲子肉等为主,配合固涩止遗之品,如龙骨、牡蛎、莲须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缩泉丸。

固涩剂所治的耗散滑脱之证,皆由正气亏虚而致,故每根据气血、阴阳、精气、津液耗伤程度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然而,若是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又非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非单纯固涩所能治疗。

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转生他变。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3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中药外治阳痿数则

    1、青盐500克,急火炒烫装入布袋,热熨下腹部,袋冷即换。每次l小时,每日2次。2、吴茱萸180克,白酒适量拌匀,用布包成数小包,蒸20分钟,趁热以药包熨脐下、足心,冷即更换。每次…

  •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砂仁的出处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   《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3

    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枯矾9g。制用法:水煎浓液,每天1剂,分2次涂擦患处。疗效:2—3剂痊愈。

  • 食管癌方二十三

    党参12克,黄芪、白术、茯苓中15克,陈皮、半夏各9克,砂仁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自《中西医肿瘤治疗大全》功能温补脾肾,益气回阳,适用于食管…

  • 小儿哮喘的病因及食疗方法

    今春气候多变,闷热几天,冷空气一定袭来,许多与气候相关的疾病也明显多发,小儿哮喘便是其一。据济南儿童医院统计,近一个多月,每天接诊60多名哮喘小患者。省城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情形。小儿…

  • 《中华本草-傣药卷》

    本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民族药卷之一,是一部全面介绍傣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反映当前傣药学成就和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巨著。全书共载傣医临床常用、疗效确切,并有一定研发…

  • 中药对便秘的治疗

    中药治疗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①津液不足:患者因产后血虚、老年阴虚、出汗过多、肠胃积热、小便过多而伤阴耗液。或嗜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使积…

  • 鼻咽癌方二十

    生地15克,丹皮10克,石上柏30克,山豆根1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夏枯草15克,丝瓜络10克,虎杖30克,僵蚕1克,鸡血藤30克,苍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源于《…

  • 瑶池金母菜单之夏季

    夏天之时,1、荔枝八粒,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补气。2、荔枝五粒,下午四点吃下,可清血。通气。注意:渣不可吞下。早晨菜单花生油炒青菜。2、豆腐煮菠菜汤,此菜可清血、通血。晚餐菜单…

  • 蛔虫性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虫积结聚,壅塞肠腔,郁滞不通。【治法】通里攻下,安蛔止痛。【方名】乌梅承气汤。【组成】大黄9-15克(后下),芒硝6-9克(冲服),川朴6克,枳实6克,乌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