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叶

莱菔叶
(《唐本草》)

【异名】萝卜杆(《滇南本草》),莱菔菜(《本草从新)》,萝卜缨(《本草再新》),莱菔甲(《现代实用中药》),萝卜甲(《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出叶。植物形态详"莱菔"条。

【采集】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药材】干燥根出叶具有旋卷、多皱纹的长叶柄,羽状裂片卷曲收缩,通常弯曲成团状,黄绿色;质地干脆,易破碎,有香气。以干燥、质轻、黄绿色、有香气而不霉蛀的为佳。

【性味】辛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

②《本草从新》:"辛苦,温。"

③《饮片新参》:"咸,平。"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

①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②《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③《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⑤《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鲜者捣汁。

【宜忌】《次片新参》:"气虚血弱者禁用。"

【选方】①治初痢:莱菔苗叶阴干,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本经逢原》)

②治噎膈打呃:白萝卜杆五钱(微炒),神曲三钱,白蔻仁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淡姜汤下。并治红白痢疾,加枳壳;山查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

③治小便出血:鲜莱菔叶捣汁,加好陈墨少许,饮之。(《医界春秋》(1):93,1986)

④治妇人奶结红肿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压着,或小儿吹着:红萝卜杆叶不拘多少,捣汁一杯,新鲜更好,煨热,点水酒或烧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三块瓦

    三块瓦(《四川中药志》) 【别名】地海椒(《四川中药志》),老鸦酸(《湖南药物志》),麦穗七、钻地蜈蚣、断脚蜈蚣、大酸梅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山酢浆草的全草…

  • 胡荽_胡荽的禁忌_胡荽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香菜、香荽、胡菜、原荽、园荽、芫荽、胡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满天星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主风寒感冒;麻疹;痘疹透发不畅;含…

  • 蓖麻油_蓖麻油可以喝嘛_蓖麻油有什么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滑肠;润肤。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communisL.的种…

  • 福参

    福参(《药性考》) 【异名】建人参(《金御乘方》),建参(《纲目拾遗》),土当归、土人参(《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大齿当归的根。 【植物形态】大齿当归多年生草本,高…

  • 玉_玉是中药吗_玉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润肺清胃;除烦止渴;镇心;明目。主喘息烦满;消渴;惊悸;目翳;丹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地肤苗

    地肤苗(《别录》) 【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植物形态详"地肤子"条。 【性味】苦,寒。 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 ②《救荒本草》:"叶:味甘。" 【功用主治】…

  • 桑根

    桑根(《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药理作用】桑树根的乙醇及丙酮浸出液在体外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性味】《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

  • 鳢鱼血

    鳢鱼血(《本草再新》)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动物形态详"鳢鱼"条。 【功用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 千屈菜

    【中文名】千屈菜(《救荒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 【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植…

  • 半夏

    半夏(《本经》) 【异名】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