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组成,加减运用

达原饮

《温疫论》

【组成】 槟榔二钱(6g) 厚朴一钱(3g) 草果仁五分(1.5g) 知母一钱(3g) 芍药一钱(3g) 黄芩一钱(3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方解】 本方是为瘟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重订通俗伤寒论》说:“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温疫论》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瘟疫邪入膜原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见憎寒壮热;瘟邪疫毒内侵入里,导致呕恶、头痛、烦躁、苔白厚如积粉等一派秽浊之候。此时邪不在表,忌用发汗;热中有湿,不能单纯清热;湿中有热,又忌片面燥湿。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为法。方用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共为臣药。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膜原,逐邪外出。凡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白芍、知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药之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共为佐药。配以甘草生用为使者,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之功,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阴津得复,则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故以“达原饮”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瘟疫初起或疟疾,邪伏膜原的常用方。以憎寒壮热,舌红苔垢腻如积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如兼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本方加柴胡以引经;如兼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本方加羌活以引经;如兼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本方加干葛以引经 。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属温热疫毒伏于膜原者。

【附方】

1.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柴胡钱半(5g) 生枳壳钱半(5g) 川朴钱半(5g) 青皮钱半(5g) 炙草七分(2g) 黄芩钱半(5g) 苦桔梗一钱(3g) 草果六分(2g) 槟榔二钱(6g) 荷叶梗五寸(6g) 水煎服。 功用:宣湿化痰,透达膜原。 主治:痰湿阻于膜原证。胸膈痞满,心烦懊  ,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舌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而滑。

2.清脾饮(《济生方》) 青皮去白 厚朴姜汁炒 白术 草果仁 柴胡去芦 茯苓 黄芩 半夏汤泡七次 甘草炙,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功用:燥湿化痰,泄热清脾。 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脉来弦数。

达原饮、柴胡达原饮、清脾饮三方均能主治疟疾,组成中均有厚朴、草果、黄芩、甘草四味,均可燥湿清热。但达原饮重用槟榔辛散湿邪,且配知、芍清热滋阴,防诸辛燥之品耗伤阴津。柴胡达原饮则无知、芍之滋腻,而用柴胡、枳壳、桔梗、青皮、荷梗、槟榔,具有透邪外出,升降气机,通畅三焦之功。清脾饮则配柴胡、青皮、白术、茯苓、半夏,治疗痰湿阻于膜原(半表半里)而成疟者。脾为生痰之源,本方能燥湿祛痰,故以“清脾”名之。

【文献摘录】

  1.原书主治

《温疫论》卷上:“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嗣后但热而不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

2.方论选录

吴又可《温疫论》卷上:“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品,乃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

【临床报道】

达原饮对治疗病毒性脑炎有满意的疗效。陈氏以达原饮治疗21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伴恶寒,头晕头痛,纳差,肢酸倦怠,或伴恶心呕吐,苔白厚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蕴蒸,邪阻膜原,治疗以燥湿清热,宣透膜原为法。处方:槟榔、草果、黄芩、知母、芍药各6g,厚朴、甘草各3g,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服药时间最短为3天。[陈蓓华.达原饮治疗21例病毒性脑炎的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1999;8(4):188]

 【实验研究】

运用Ⅱ型胶原免疫所致小鼠关节炎作为中医痹证动物模型,用达原饮作为宣发膜原的代表方,对痹证小鼠给药前后关节炎发病程度、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gM型类风湿因子、淋巴结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分别用记分法和免疫酶标法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宣发膜原法能推迟小鼠关节炎的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降低小鼠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gG2a、IgG2b、IgG1水平和IgG2a+IgG2b与IgG1的比值,降低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提高其产生IL-10的能力。结论:宣发膜原法不仅能抑制小鼠对Ⅱ型胶原的免疫反应,同时能调节小鼠对Ⅱ型胶原的免疫反应。[吕爱平,等.宣发膜原法对免疫性关节炎(痹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7(11):67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十灰散医案分析

    【组成】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荷叶 白茅根 茜草 棕榈皮 栀子 丹皮 大黄各9g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症见吐血、咯血、咳血、衄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病案】岳某,女,7…

  • 中药血余炭的功效与作用:治血崩一例

    许姓妇人,48岁,患血崩。1958年11月起病,每于月经来潮的头几天,血下如崩,即头晕卧床,10多天后月经渐止,需炖服人参等补品,才能起床作轻微之劳动。服中西药近5年未愈,曾用价值…

  • 固冲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固冲汤组成】2 【固冲汤方歌】3 【固冲汤方解】4 【固冲汤主治】5 【固冲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固冲汤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

  • 民间的补血方法5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猪里脊即猪…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的用法用量

    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千金方》称大黄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大黄为黄良、火参、肤如;李当之…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舌头痛

    郭某某,女,72岁,四川名山县城关镇居民。1978年4月12日初诊。自诉:舌头痛如火灼已两月,服西药、打针不效,转服中药仍不效,自服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俱不效,且腹泻甚剧。经人…

  • 子宫内膜异位方-异位汤

    方名:异位汤【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见肝气郁结者。【处方组成】三棱9克、莪术9克、皂角刺9克、制香附9克、柴胡9克、当归9克、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异位粉…

  • 黄药子有消肿软坚,理气通络之效

    黄药子为凉血解毒消肿之品,并有抗癌作用,汪机的《外科理例》中气颈一节曾用本品作为气颈除根要药,本人临床上用于坚结肿块病例每多内消,所治患者经用黄药子后的症状改善,可能与黄药子的投服…

  •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鬼针草图片

    鬼针草 鬼针草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野草,我国民间常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鬼针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一般都生长在路边荒地,而且国内外都有。 鬼针草为我国民间常用草…

  • 中药泥贴敷治慢性咽炎

    由于平时喜欢喝酒、吃辣椒,又不注意保养身体,6年前慢性咽炎的毛病就找上了我。当时经常觉得嗓子里有痰,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时不时就“咳”上一声。如果碰到自己感冒咽炎急性发作,更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