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银翘合剂,重加石膏治疗产后高烧一例

治风热外感,习有邪在皮毛与重在于肺之分,在典型病例上,确有可分与应分之必要,但在临床多数病人身上,常常是既有邪在皮毛之恶风发热,又有邪重在肺之咳嗽咽痛、鼻塞等同时存在见此,就不能再以皮毛与肺来区分,而是根据病情之相兼互见而遣用桑菊、银翘之合剂。热重或久不能退者,则需加用石膏。印老早年用山豆根、鱼腥草二药,乃循银花、连翘二药的药理作用而加以发展者,因多年以来,首都市场银花、连翅供应困难,故即选取山豆根、鱼腥草二药代银花、连翘。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山豆根、鱼腥草用了较太量以后,其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银花、连翘,通过大量观察病人,其疗效不仅不见减低,而且一定程度上是有提高的,效果之快,亦远远超过原来的“银翘散”

病例:杨某,女,28岁。中期引产后连续发烧达10天之久,初开始一两日体温高达39℃以上,以后便一直在37.8-38.5℃之间,身痛汗出恶风,咽痛鼻塞,轻有咳嗽,痰少不爽。住院医生十分焦急,曾投宣肺、调营卫诸方,并配合抗生素药物等治疗,病情不减,值印老因科研任务去该医院诊查病人,乃由该院病房大夫邀请会诊,印老根据病人表现的一派“上感”症状,如咽痛鼻塞等,再加上脉数舌红,有明显的风热在卫见证,乃决意撇却“产后宜温”之论,投以大剂清宣解毒之剂,用习用之桑菊银翘合剂作为基础,重加石膏及清热解毒药物。

处方:桑白皮、桑叶各9g,杏仁5g,黄芩12g,鱼腥草30g,山豆根10g,生石膏30g(先下),瓜蒌皮9g,桔梗9g,生甘草9g,枇杷叶9g,芦根30g。

服1剂,热退,体温已恢复正常,再服前方1剂,诸症悉解,至此病已疫愈,乃出院回家休息。

中医简介:

印会河(1923-),生于江苏省靖江县中医世家,父印秉忠为我国南方名医,印会河教授自幼随父读医书,造诣颇深。1984年至1994年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专家室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基础》三、四、五版教材,1978年卫生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医教授。主编《中医学概论》、《金匮讲义》及《中医内科新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的临床应用

    黄连俗称天下第一苦药,但又是天下第一良药,谚云“良药苦口”,主要指黄连而言。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擅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如《珍珠囊》曰:“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

  • 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麻子仁丸治疗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的疗效。方法 对15例符合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的患儿均采用麻子仁丸方剂加减方治疗,为了方便应用,均采用三九制药…

  • 肾气丸的化裁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肾气丸药量变化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方法:将肾气丸的组方药物进行归类,总结每一类的作用功效,就其加减效果进行逐一的总结,可以得出在临床治疗上的新的应用。结果:治疗肾…

  • 肺癌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脾虚气弱。【治法】补脾益气化痰湿,佐以抗癌。【方名】肺瘤1号方。【组成】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白花蛇舌草…

  • 两地汤加减治疗月经先期

    阴虚血热经先期,色红或紫经量微。五心烦热口燥干,舌红苔黄细数脉。滋阴清热增津液,加减两地汤元参。生地白芍地骨皮,麦冬旱莲阿胶珠。 方药: 两地汤加减: 生地15g 地骨皮12g 元…

  • 消化不良

    (儿童消化不良同)鸡内金*(鸡肫皮)共4两炒黄,磨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汤匙)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 十灰散方歌,组成与功效

    十灰散 出自《十药神书》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

  •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医案

    高血压病乃现代医学之病名。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阳”、“肝风”等范畴。本病大多是由肝火上扰、痰热内盛、脉络瘀滞、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所致。多年来笔者临床对高…

  • 治疗胆结石偏方

    中医处方(一)【方名】胆结石简易方。【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

  • 大定风珠医案分析

    【组成】生牡蛎(先煎)生龟板(先煎)生鳖甲(先煎)炙甘草各12g 麻仁 五味子各6g 鸡子黄2枚 干地黄 麦冬 生白芍各18g 阿胶9g 【主治】阴虚动风证。症见温病后期,神倦瘛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