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

芦叶
(《唐本草》)

【异名】芦箬(《本经逢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植物形态详"芦根"条。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取。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戊聚糖15.21~10.55%,木质素42.01~50.79%,灰分11.33~10.67%,水分10.00~6.67%。尚含抗坏血酸0.2%。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

①《纲目》:"治霍乱呕逆,痈疽。"

②《本经逢原》:"烧存性,治吐衄诸血。"

③《玉楸药解》:"清肺止呕。治背疽肺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研末撒。

【选方】①治霍乱吐泻,烦渴心躁:芦叶一两(锉),糯米半两。上药,以水一大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后入蜜半合,生姜汁半合,煎三两沸,去滓,放温。时时呷之。(《圣惠方》)

②发背溃烂:陈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乾坤生意秘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仙藤

    天仙藤(《本草图经》) 【异名】都淋藤、三百两银(《补缺肘后方》),兜铃苗(《圣惠方》),马兜铃藤(《普济方》),青木香藤(《本草备要》),长痧藤(《南京民间药草》),香藤(《浙江…

  • 羊角拗子

    羊角拗子(《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采集】8~9月间采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去净种毛,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纺锤形而扁,长…

  • 心叶荚娠根

    心叶荚娠根(《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娠的根。 【植物形态】心叶荚娠灌木,高3~4米。单叶对生,叶片卵圆形,长6~18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熊蕨根

    熊蕨根(《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狭顶鳞毛蕨的根茎及叶。 【植物形态】狭顶鳞毛蕨,又名:半边草。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状茎块状,直立。叶柄长10~20厘米…

  • 小伸筋草

    小伸筋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英雄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短冠草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根分枝,细圆柱形。茎褐色。叶对生,…

  • 山矾叶

    山矾叶(《纲目》)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叶。 【植物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瑒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

  • 娃儿藤

    娃儿藤(《江西草药》) 【异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娃儿藤的根…

  • 大萼鹿角藤

    大萼鹿角藤(《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土杜仲(《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夹竹桃种植物大萼鹿角藤的茎藤。 【植物形态】大萼鹿角藤长绿攀援藤本,长15~20米,有乳状液汁。小枝…

  • 白螺蛳壳

    白螺蛳壳(《纲目》) 【异名】白螺壳(《肘后方》)。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动物形态参见"田螺"条。 【采集】于破败的墙壁内及螺壳堆积处,收集年久色…

  • 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纲目》)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路路通"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其中萜占88%,倍半萜占2%,倍半萜烯醇占0.6%,还含一种萜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