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淤滞性皮炎280例

目的:探讨仲景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07年门诊治疗280例淤滞性皮炎,一律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口服煎剂和桃核承气汤原方煎后湿敷局部。结果:280例经治疗3个月后,除10例因静脉曲张严重而要求手术者,余全愈,占92.86%。结论: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效果确切,桃核承气汤应用范围又扩大了一步。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湿敷法;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3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072-01

我科采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28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我科门诊治疗患者280例。其中,男160例,女120例,年龄20~70岁,平均38.8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6.8年,局部有湿疹改变,出现渗出、结痂110例,溃疡形成90例,小腿皮肤增厚呈棕褐色伴剧烈瘙痒80例。

1.2 桃核承气汤加减

桃仁15 g,大黄15 g,桂枝25 g,炙甘草10 g,芒硝10 g,红花15 g,党参25 g,三七10 g,赤芍15 g。1剂/d,分2次空腹服,溃疡经久不愈加鱼腥草25 g、大青叶15 g 。

外用湿敷中药:桃仁25 g,桂枝10 g,大黄15 g,芒硝10 g,炙甘草10 g。上药加水至2 000~3 000 ml,文火煎至1 500 ml,装3袋。每袋500 ml,用干净纱布铺在患处,用中药水湿敷40 min后清水洗净,1次/d。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皮损消失,皮肤光滑。显效:皮损明显减轻,溃疡面积缩小50%或重度转为中度、中度转为轻度。有效:皮损部分减轻,溃疡面积缩小<50%或溃疡面积缩小不明显。无效:皮损无减轻,溃疡面积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80例经口服桃核承气汤及外敷中药治疗1~2个月。治愈260例,占92.86%;10例溃疡面积缩小<50%或溃疡面积缩小不明显,占3.57%,无效10例,占3.57%;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时间为1~3个月,平均1.5个月。

  3 讨论

淤滞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1],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病,使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的小腿皮肤炎症,其特点是以老年人多见,多伴有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腿下1/3轻度水肿,以后踝部和胫部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胫前内侧常有红斑和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红细胞渗出到真皮内,含铁血黄素沉积造成的,进一步湿疹化,出现丘疹、水泡、糜烂、渗液和结痂,皮损顽固难治,反复加重,久之整个小腿皮肤增厚呈棕褐色,由于局部营养不良,搔抓和创伤,一但出现溃疡,常经久不愈,个别最终可发生鳞状细胞癌。中医病名为湿毒疮[2],认为因湿毒下注引起瘙痒而生疮者,谓之湿毒疮。明·《疡科准绳·胫部·下注疮》中说“下注疮亦名湿毒疮,因脾胃湿热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疮也”。《圣济总录》中叫下注疮,如若风湿毒气乘之,则荣卫凝涩稽留不行,气脉下注于脚膝胫间,故令皮肤肿硬结核成疮,脓水不绝,留历多年,愈而复发,毒气自上而下,如水之注,故名下注疮。桃核承气汤口服外加湿敷,起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中药湿敷,直接作用到病变位置,从而起到较全面的治疗作用。

桃核承气汤[3]来自于《伤寒论》,其作用为活血化瘀,通下淤热。

桃核承气汤为调胃承气汤减芒硝分量加桂枝、桃仁而成。桂枝温通阳气、通经活血,桃仁活血化瘀,并与大黄、桂枝配伍,则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更合调胃承气汤苦寒泻下,导瘀热下行,共奏活血化瘀、通下淤热之功。本方的作用侧重在逐淤,故选滑利之桃仁,配伍即能荡实除热,又能去淤生新之大黄,更有桂枝辛温以温阳行气,以助活血行血,适淤血得下,则邪热随淤血而去。由于蓄血证在下焦,桃核承气汤又为攻下淤血之剂,为使其直达病所,迅速发挥药效,故宜空腹服药,方后叮嘱“先温服”,即是此意。故为治疗瘀血良方,对静脉淤滞性皮炎重在一个“瘀”字,一个“毒”字。所以选用桃核承气汤重在活血与清毒,据张凤瑞[4]报道8年内的临床与实践研究进展来看,桃核承气汤在临床已扩展到内、外、妇、皮等科,在皮肤科方面有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酒渣鼻、湿疹等。而我们在临床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取得了理想的疗效,这又扩大了桃核承气汤治疗范围。其实验药理研究有抗惊厥、泻下、降低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元含量、血脂血球压积等作用,有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改善胰腺微循环。

原中琉璃子用dry及NOD证明桃核承气汤有抑制血清脂质上升、降低血浆中的CPO作用,从而推测有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之,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只要辨证准确,对症下药,坚持治疗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安全,副作用少,对比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无术后创面损伤,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子骏.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99-200.

[2]黄仰模.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32.

[3]李培生.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63-164.

[4]张凤瑞.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学报,1993(3):41-44.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发方十

    熟干地黄2000克,杏仁50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诃黎勒皮250克。将药捣研为末,人杏仁令匀,炼蜜和调,用杵捣200-300下,做成梧桐子大丸药。每眼用温水送下刃粒,…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22

    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清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车钱子2-3克。[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

  • 熏蒸法治鼻炎

    我有鼻炎的老毛病,吃了一些治鼻炎的药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我从中医那里得到一个熏蒸的方法,尝试了几次后,鼻子不适感减轻了不少。 方法是,取辛夷、苍耳子、细辛、薄荷各15克,玄参20克,…

  • 胃部出血良方

    病因:普通人患有胃出血之因,大多是中午饥饿过度,连续有六年时,已到无力忍饥,胃壁已经很薄了,此时遇到劳累过度,或是吃到刺激性的食物,就会有胃出血的病症,此症有根治的药方。药方:(1…

  • 四逆散合失笑散对气滞血瘀症的运用体会

    四逆散、失笑散均为古之名方,历代医家善用之者屡见不鲜。吾吸取古今先贤之经验,将两方组合加减应用于临床气滞血瘀之诸症,每获奇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 方剂组成 柴胡5~8g,白芍15…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导致的小儿遗尿症

    肝经郁热睡遗尿,性情急躁小便黄。手足心热唇红燥,夜间齘齿脉滑数。泻肝清热龙胆草,栀子柴胡地木通。黄柏知母生甘草,川连沙参寸麦冬。久病不愈阴液亏,舌光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兼清热,方用…

  • 小儿发热的偏方4

    黄瓜豆腐汤药物:黄瓜250克,豆腐500克用法:上药切片,加水共煮,每次饮一杯,每天2次。

  • 名中医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摘要:本文总结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学术思想:1以整体观思想进行辨治,2 衷中参西,探究病机,3 重视滋阴的禾苗理论。关键词:徐福松;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中医中药勃起…

  • 增白方十三

    绿豆粉60克,白芷、白及、白蔹、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各30克,甘粉、山奈、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风、藁本各6克,肥皂荚2锭。共研细末,每次洗面时用。本方祛风润肤,通络香肌,令面…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及临床验案

    根据药物学中记载,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水蛭科。宽身金钱蛭或水蛭的干燥全体,俗称“蚂蟥”。性味咸苦平,有毒,功效破血祛瘀,通经消癥,临证用 于血滞经闭、瘀血内阻、癥瘕积聚以及仆损瘀滞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