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的组成,方歌,加减运用

温经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心,二两(6g) 生姜二两(6g) 甘草二两(6g) 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或血色黯而有块,淋漓不畅,月经不调,超前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少腹里急,腹满。舌质黯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方歌】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方解】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脉经不畅,则月经后期,甚或经停不至;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且吴茱萸功擅行气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辛开以通降胃气,不仅和胃安中、散结,而且与参、草相伍,健脾和胃,以助祛瘀调经;生姜既温胃气以助生化,又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全方用药,温清补通兼备,恰与方证病机之虚寒瘀热对应,堪称遣药组方丝丝入扣,方名温经,且重用吴茱萸,使本方功效重在温散寒邪,温中寓通,温中寓补,温中寓清,可谓主次分明,全面兼顾。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通、温养之剂。

【运用】

1.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黯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但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2.加减法: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附方】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当归 川芎 肉桂 莪术醋炒 牡丹皮各五分(各6g) 人参 牛膝 甘草各七分(各9g) 水煎服。功用: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主治:血海虚寒,血气凝滞证。月经不调,脐腹作痛,其脉沉紧。

《金匮要略》温经汤与《妇人良方》温经汤组成中均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等,皆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之功,均可用于治疗血海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之症。然《金匮要略》温经汤的组成中还用了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故以温经散寒,养血之功见长,而《妇人良方》温经汤,则配以莪术、牛膝,故以活血祛瘀止痛之效为强。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2.方论选录

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卷22:“药用温经汤者,其证因半产之虚而积冷气结,血乃瘀而不去。故以归、芍、芎调血,吴茱、桂枝以温其血分之气而行其瘀。肺为气主,麦冬、阿胶以补其本。土以统血,参、甘以补其虚,丹皮以去标热。然下利已久,脾气有伤,故以姜、半正脾气。名曰温经汤,治其本也。唯温经,故凡血分虚寒而不调者,皆主之。”

 【临床报道】

温经汤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不孕症等证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疗效颇佳。张氏以温经汤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并与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该病4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0%。用Ridit分析法,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张永洛,等.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5(4):243]

日本新川唯彦用温经汤治疗不孕症38例,其中黄体功能不全7例,排卵稀发4例,持续无排卵14例,第1度无月经9例,第2度无月经4例。结果服药后27.5±21.2天的排卵率占41%。73.6±41.7天的妊娠率占24。1%,血中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在服药9.2±4.9周后均有上升的倾向,排卵诱发组的颈管粘液(CM)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了温经汤能够激活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的功能,促使卵巢分泌激素的作用。[新川唯彦,等.月经异常にょろ不妊症に对すろ温经汤の使用经验。产妇人科汉方研究のあゆみ  1985;NO.2:76]

 【实验研究】

将大鼠卵巢进行离体培养,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实验组用温经汤,培养结束后测定各组的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温经汤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巢,促进雌二醇、孕酮的分泌;从而为温经汤应用于卵巢功能低下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吴洪军,等.温经汤对大白鼠卵巢雌二醇、孕酮分泌影响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3;27(4):30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四逆散配方,四逆散加减法,四逆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本文介绍了四逆散配方,四逆散方歌方解,四逆散加减运用方法以及四逆散的功效与作用。本站之前还发布几篇四逆散的精彩文章,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访问阅读。 延伸阅读: 1、四逆散原文…

  •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宋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原撰,宋许洪增广,[日]橘亲显等校正;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南总论》三卷、《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诸品药石炮制总论》一卷,宋许洪…

  • 腽肭脐粥养颜妙法

    [组成]腽肭脐15-30克,粳米50克。[制法与用法]先将腽肭脐洗净切碎,与米同煮作粥如常法,粥成加盐少许。晨起食用。[功效与应用]大补气血,生肌长肉,美颜嫩肤。注:腽肭脐即海狗肾…

  • 盆腔瘀血综合征方复方丹参液

    方名:复方丹参液【功能主治】功能理气活血化瘀。主治盆腔瘀血综合征。【处方组成】丹参、降香按1:1比例制成注射液,加葡萄糖,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辨证加减】无【临床疗…

  • 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名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急性腹泻夏季常见,治疗腹泻的药物便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有些人一腹泻就赶紧用止泻药,却不知,同是腹泻,致病机理却各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葛根黄芩黄连汤,…

  • 民间的补血方法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

  • 治小儿蛲虫偏方1

    槟榔50克,茴香10个。将槟榔切碎,放人茴香,再加人适量水,煎煮后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 牙髓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风火上攻。【治法】清火止痛。【方名】牙痛定疼汤。【组成】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

  • 妊娠呕吐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胃阴不足。【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方名】土金双倍汤。【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

  • 异功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气虚脾弱型肺结核

    气虚脾弱肺结核,低热食少自汗出。咳嗽气短便溏薄,神疲乏力面㿠白。唇淡语低脉细弱,培土生津益脾医。百合固金异功治,党参白术茯苓陈。白芍贝母桔甘草,百合黄芪干山药。 方药: 异功散合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