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角钩藤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羚角钩藤汤

出自《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 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 二钱(6g) 京川贝 四钱,去心(12g) 鲜生地 五钱(15g) 双钩藤 三钱(9g),后入 滁菊花 三钱(9g) 茯神木三钱(9g) 生白芍 三钱(9g) 生甘草 八分(2.4g) 淡竹茹 五钱,鲜刮(15g),与羚羊角先煎代水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清热止痉。治肝风上扰,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孕妇子痛,产后惊风。

【方歌】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肝经热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闷躁扰,甚则神昏;热极动风,且风火相煽,灼伤津液,筋脉干急,以致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肝热风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等,机理亦同。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为法。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熄风;钩藤甘寒,入肝经,以清热平肝,熄风解痉,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著,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二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柔筋缓急,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本方配伍,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2.加减法: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泻腑通便,导热下行;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乙脑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肝热风阳上逆者。

【附方】

钩藤饮(《医宗金鉴》) 人参 (3g) 全蝎 去毒(1g) 羚羊角 (0.5g) 天麻 (6g) 甘草 炙(1.5g) 钩藤钩 (9g) 水煎服。功用:清热熄风,益气解痉。主治:小儿天钓。壮热惊悸,牙关紧闭,手足抽搐,头目仰视等。

钩藤饮与羚角钩藤汤均属清热熄风之剂,均以钩藤、羚羊角为君药。但前者配伍全蝎、天麻、人参,熄风止痉之力强,且有益气扶正之功,故宜于肝热动风而抽搐较甚之小儿天钓;后者配生地、白芍,兼能增液舒筋,宜于热盛动风而有阴伤之高热抽搐。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通俗伤寒论》:“凉肝熄风法。”(原书未著主治)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痉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血液,尤必佐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使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身之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搐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

【临床报道】

庄氏用羚角钩藤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乙型脑炎72例。其中卫气型(轻、中型)45例,气营型(重型)18例,营血型(极重型)9例。药用羚羊角2g、知母6g、钩藤6g、白芍6g、银花6g、菊花6g、生地6g、桑叶6g、生甘草3g为基础方,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66例(急性期症状在10天内消失,恢复期在发病后6个月内症状及体征消失者),占91.7%;好转3例(恢复期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急性期症状消失,留有后遗症),占4.1%;无效3例(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甚或死亡者),占4.1%。总有效率为95.8%。与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庄云英.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72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 1998;14(6):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

  • 半夏厚朴汤巧治梅核气

    李女士,55岁,初诊诉两个月前和邻居吵架后出现喉头似有物堵塞,咽部似有痰,但无法咳出,症状时轻时重,但不影响饮食。饮食较少,低热,腰酸,脘腹胀满,近期经常失眠多梦,大小便正常,咽喉…

  • 仙方活命饮方歌,功效与作用

     仙方活命饮 出自《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六分(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9g…

  • 九味煎治疗心悸

    心悸之因虽有外感或受惊吓、内因情志失调及脏腑气血阴阳亏损等,但慨之不外虚实二端。虚即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实乃痰饮淤血为患。但本病多虚实夹杂,互为影响。根据上述病因分析而制定的九味煎,…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5

    黄柏10克,丹皮20克,木通lo克,白芍、车前子(包)各20克,栀子9克,瞿麦10克,仙鹤草刃克,龙胆草9克,草河车30克,土茯苓30克,当归10克,莪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 《中医治疫名论名方名案》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经验十分丰富。本书从古医籍特别疫病专著中选辑有关理论、防治方法和医案,分名论、名方、名案三大部分进行介绍,并在每论、每方、每案下加上按语,旨在阐释其奥义,章其精华…

  • 小儿呕吐的食疗有:

    白芝麻。煎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和胃。

  • 洁齿方九

    海蛤、琥珀、白石英、珍珠、玛瑙、光明砂各30克,麝香O.3克。药捣为散,于乳钵内重研令细,每日取柳枝打碎一头,点药揩齿。本方令齿白净。

  • 病毒性脑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治法】清热利湿,化痰开窍。【方名】宣清解郁汤。【组成】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

  • 回阳救急汤加减治疗肾阳虚引起的精神病

    肾阳虚弱命火衰,行为退缩情淡漠。呆滞嗜睡性懒散,形寒畏冷思维贫。小水清白舌质淡,脉微细弱或沉微。填精养神温肾阳,回阳救急加减宜。干姜肉桂炮附子,茯苓陈皮与台参。龟板熟地白术草,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