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角钩藤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羚角钩藤汤

出自《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 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 二钱(6g) 京川贝 四钱,去心(12g) 鲜生地 五钱(15g) 双钩藤 三钱(9g),后入 滁菊花 三钱(9g) 茯神木三钱(9g) 生白芍 三钱(9g) 生甘草 八分(2.4g) 淡竹茹 五钱,鲜刮(15g),与羚羊角先煎代水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清热止痉。治肝风上扰,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孕妇子痛,产后惊风。

【方歌】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肝经热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闷躁扰,甚则神昏;热极动风,且风火相煽,灼伤津液,筋脉干急,以致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肝热风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等,机理亦同。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为法。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熄风;钩藤甘寒,入肝经,以清热平肝,熄风解痉,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著,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二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柔筋缓急,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本方配伍,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2.加减法: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泻腑通便,导热下行;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乙脑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肝热风阳上逆者。

【附方】

钩藤饮(《医宗金鉴》) 人参 (3g) 全蝎 去毒(1g) 羚羊角 (0.5g) 天麻 (6g) 甘草 炙(1.5g) 钩藤钩 (9g) 水煎服。功用:清热熄风,益气解痉。主治:小儿天钓。壮热惊悸,牙关紧闭,手足抽搐,头目仰视等。

钩藤饮与羚角钩藤汤均属清热熄风之剂,均以钩藤、羚羊角为君药。但前者配伍全蝎、天麻、人参,熄风止痉之力强,且有益气扶正之功,故宜于肝热动风而抽搐较甚之小儿天钓;后者配生地、白芍,兼能增液舒筋,宜于热盛动风而有阴伤之高热抽搐。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通俗伤寒论》:“凉肝熄风法。”(原书未著主治)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痉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血液,尤必佐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使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身之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搐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

【临床报道】

庄氏用羚角钩藤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乙型脑炎72例。其中卫气型(轻、中型)45例,气营型(重型)18例,营血型(极重型)9例。药用羚羊角2g、知母6g、钩藤6g、白芍6g、银花6g、菊花6g、生地6g、桑叶6g、生甘草3g为基础方,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66例(急性期症状在10天内消失,恢复期在发病后6个月内症状及体征消失者),占91.7%;好转3例(恢复期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急性期症状消失,留有后遗症),占4.1%;无效3例(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甚或死亡者),占4.1%。总有效率为95.8%。与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庄云英.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72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 1998;14(6):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阴茎癌的气功疗法

    站立,全身放松,以意引气吞之,如咽下硬物,送入脐丹田,至腹部有饱胀感,然后绵绵呼出;接着第二次吞气,过中丹田,下入海底。如此三遍后,把气收稳于丹田,收功。气升昆仑时会阴穴有凹进的感…

  • 韭菜治关节痛

    鲜韭菜数根,放手掌搓出汁擦患部,间隔1小时擦一次,连续10日即愈。擦时不可性急,循序渐进。此方已治愈数人。

  •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 疮疡痈疽病》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疮疡痈疽病》作者本着“削繁存要,择效而辑”原则,编写了《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其中《疮疡痈疽病》共收录了治疗17种常见疮疡痈疽的1057首成方。其中大部分…

  • 咳嗽的偏方3

    阳梨冰糖治咳嗽用料:阳梨一个,冰糖10克。制法:放入瓷碗中入锅蒸熟。用法:食用。每日三次。

  • 心动过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亏阳浮,心肾不交。【治法】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方名】加味八味安神丸。【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

  • 生黑发方五

    猪肾1对,杜仲30克,沙苑蒺藜15克,核桃肉30克。将药物和猪肾加适量的水,在旺火上煮30分钟后,改微火炖至猪肾熟烂。食猪肾及核桃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7—10日,可乌发美发。

  • 内托解毒汤:消肿软坚,托毒外出

    功用:补益气血,消肿软坚,托毒外出。主治:疮疡属正虚邪实、脓腐不易外泄者。 处方:棉芪50g,人参10g,当归30g,白芍20g,杞果15g,川芎10g,金银花50g,野菊花40g…

  • 小儿肾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瘀阻,毒热壅盛。【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方名】鱼腥草汤。【组成】鱼腥草15克,倒扣草30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

  • 韭菜汁熏治痔疮

    用干净的痰盂,将煮沸的水倒入后,放入适量的新鲜干净的韭菜,尝试温度适宜后先熏后洗。

  • 银杏

    银杏;甘苦涩平小毒。肺。敛肺平喘,收涩止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