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莲花
(《日华子本草》)

【异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植物形态详"莲子"条。

【采集】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药材】干燥花蕾呈圆锥形,长2.5~4厘米,直径约2厘米。表面灰棕色。花瓣多层,呈螺旋状排列;散落的花瓣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略皱缩或折叠,表面有多数细筋脉,基部略厚;质光滑柔软。去掉花瓣,中心为幼小的莲蓬,顶端圆而平坦,上有小孔10余个,基部渐窄,周围着生多数花蕊。花柄呈细圆柱状,上有皱沟或顺纹,表面紫黑色,具刺状突起,断面有大型孔隙。微有香气,味苦涩,以未开放、瓣整齐、洁净、气清香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花含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山柰酚、山柰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山柰酚-3-二葡萄糖甙等多种黄酮类。

【性味】苦甘,温。

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②《纲目》:"苦甘,温,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苦甘,性凉,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

①《日华子本草》:"镇心,益色驻颜。"

②《日用本草》:"涩精气。"

③《滇南本草》:"治妇人血逆昏迷。"

④《本草再新》:"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痫,消湿去风,治疮疥。"

⑤《河北药材》:"揉碎贴肿毒,促脓肿之吸收。"

⑥《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0.5~1钱;或煎汤。外用:敷贴患处。

【选方】①治坠损呕血,坠跌积血,心胃呕血不止:干荷花,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医方摘要》)

②治天泡湿疮:荷花贴之。(《简便单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0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水芹

    水芹(《千金翼本草》) 【异名】楚葵(《尔雅》),水斳、水英(《本经》),芹菜(《尔雅》郭璞注),水芹菜(《滇南本草》),野芹菜(《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

  • 厚皮树_厚皮树的食用方法_厚皮树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喃木、胶皮麻、十八拉文公、万年青、脱皮麻、牛脚树、厚皮麻、蜜中 性味:味淡;涩;凉 功能主治:接骨;解毒。主骨折;河豚鱼、木薯、菠萝中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马齿苋_马齿苋对皮肤真菌感染有作用吗_马齿苋可以蒸熟了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马齿草、马苋、马齿菜、马齿龙芽、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灰苋、马踏菜、酱瓣草、安乐菜、酸苋、豆板菜、瓜子菜、长命苋、酱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猪母菜、狮子草、地马…

  • 麻油

    麻油(《本草经集注》) 【异名】胡麻油(《别录》),乌麻油(《外台》),脂麻油(《近效方》),香油(苏轼《物类相感志》),生油(《本草衍义》),清油(《岭南卫生方》)。 【来源】为…

  • 白鲜皮

    白鲜皮(《药性论》) 【异名】北鲜皮(《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 【植物形态】白鲜(《本经》),又名:白藓(《本草经集注》),白膻、白羊鲜(陶弘景),金…

  • 燕窠土

    燕窠土(《本草蒙筌》) 【异名】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动物形态参见"胡燕卵"条。 【…

  • 马桂花

    马桂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力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长圆叶酸藤子,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藤状灌木,高1~2米。茎圆柱形,通常直立,黄褐色,有…

  • 臭茉莉

    臭茉莉(《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的根与叶。 【植物形态】臭茉莉,又名: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大髻婆、过墙风、冬地梅。亚灌木,高…

  • 牛奶浆

    牛奶浆(《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

  • 竹节草_竹节草有副作用吗_竹节草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竹菜、鸭跖草、竹节草、竹蒿草、竹节花、黄花草、竹蒿草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疮疖痈肿;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