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方歌方解,组成,临床应用

镇肝熄风汤

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怀牛膝 一两(30g) 生赭石 一两(30g),轧细 生龙骨 五钱(15g),捣碎 生牡蛎 五钱(15g),捣碎 生龟板 五钱(15g),捣碎 生杭芍 五钱(15g) 玄参 五钱(15g) 天冬 五钱(15g) 川楝子 二钱(6g),捣碎 生麦芽 二钱(6g) 茵陈 二钱(6g) 甘草 一钱半(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方歌】 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方解】 本方所治之类中风,张氏称之为内中风。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所致。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红如醉;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则心中烦热;气为血之帅,气逆则血逆,肝阳上升太过,血随肝阳上逆,气血逆乱,并走于上,则见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不知人事等,发为中风,即《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引血下行为主,佐以滋养肝肾之法。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配伍代赭石之质重沉降,镇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共为臣药。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壮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上能清肃肺气,有清金制木之用;肝为刚脏,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以强制肝阳下行,势必影响其升发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条达之性,有利肝阳之潜降,以上俱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调中,以防金石、贝壳类药物碍胃,为使。本方配伍,重用镇潜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镇潜以治其标,滋阴以治其本,疏肝以顺其性,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诸药合用,共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效。

方中茵陈,张锡纯谓“茵陈为青蒿之嫩者”。为此,后之医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陈。从该书“茵陈解”及有关医案分析,当以茵陈为是。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临床应用,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若属气虚血瘀之中风,则不宜用本方。

2.加减法:若中脏腑昏迷者,宜配合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以清热除烦;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清热化痰;迟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能复元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附方】

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淮山药 一两(30g) 怀牛膝 一两(30g)生赭石 八钱(24g),轧细 生龙骨 六钱(18g),捣细 生牡蛎 六钱(18g),捣细 生怀地黄 六钱(18g) 生杭芍四钱(12g) 柏子仁 四钱(12g) 磨取铁锈浓水,以之煎药。功用:镇肝熄风,滋阴安神。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头目眩晕,耳鸣目胀,健忘,烦躁不宁,失眠多梦,脉弦硬而长。

建瓴汤与镇肝熄风汤均用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白芍,故均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以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但后者配玄参、天冬、龟板、茵陈、川楝子等,故镇潜清降之力较强,用于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而见脑中热痛,或面色如醉,甚或中风昏仆者;而前者有生地、淮山、柏子仁等,故宁心安神之力略优,用于肝阳上亢而见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者。

【文献摘要】

  1.原方主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卷7: “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2.方论选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卷7:“风名内中,言风自内生,非风自外来也。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盖肝为木脏,于卦为巽,巽原主风。且中寄相火,征之事实,木火炽盛,亦自有风。此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龟板、芍药以镇熄肝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从前所拟之方,原止此数味,后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间有初次将药服下,转觉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者,于斯加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此弊。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气下达,又能折其反动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后用此方者,自无他虞也。”

【临床报道】

魏氏用本方加味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眩头痛,目胀耳鸣,心中烦热,舌红苔黄,脉弦长有力。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必要时配合西药。结果:显效65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观察血压2年稳定),占65%;有效32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改善,血压基本正常,观察1年未复发),占32%;无效3例(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或病情加重),占3%。总有效率97%。[魏金凤.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100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7;32(5):197]

刘氏以本方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52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半个月为1疗程。经治疗1~6个疗程,结果:痊愈32例,占61.5%;显效13例,占25%;有效5例,占9.6%;无效2例,占3.9%。总有效率为96.1%。[刘薇.镇肝熄风汤治疗脑血栓形成52例。黑龙江中医药 1997;(3):2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1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三苋汤治疗痢疾

    三苋汤方歌:铁苋野苋马齿苋,各用一两煎水咽。湿热下注痢赤白,里急后重得此安。 注:铁苋菜30克 野苋菜30克 马齿苋30克 水煎分三服。凡湿热下注,痢下赤白里急后重,投之多效。如重…

  • 《名医民间秘方 经典珍藏版》

    《名医民间秘方(经典珍藏版)》富实践之经验,寓医理于其中,内容翔实,说理清楚,条目井然有序,使其通俗易懂。其方内所用之物,取之不难,用以治病,方微药简。但广泛易行,是一本实用的家庭…

  •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丹参的副作用,中药丹参图片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丹参的功效与作用,丹参的食用方法大全,丹参的副作用与禁忌等知识。 本文目录 1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2 丹参的副作用与禁忌2.1 丹参的食用禁忌3 丹参的治癌验方4…

  • 补肺汤加减治疗久咳伤肺

    弱体久咳肺气虚,咳嗽气短语声低。神疲畏风自汗出,脉弱苔白痰清稀。化痰宁嗽补肺气,加减补肺汤人参。黄芪紫菀苓桑皮,熟地麦冬五味子。 方药: 补肺汤加减: 人参10g 黄芪15g 紫菀…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无症状型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对无症状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50例。给予对照组辛伐他汀(舒降…

  •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疗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指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七天以上者,究其原因是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主要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秘方、验方…

  • 驴肾

    临床应用:治疗阳痿不举、筋骨酸软、肾囊湿冷、骨结核、骨髓炎。

  • 颤证的病因病机,颤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闫咏梅教授辨证治疗颤证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闫咏梅老师认为本病的病机是肝肾不足,风邪内扰,筋脉失养,并多兼痰瘀之邪,且日久积毒。本病病程偏长,病程初期本虚…

  •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偏方

    中医认为,凡是过敏性的疾病一般都和风邪有关系,中医还认为,风性 “善行而数变”,它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快,变化多非常相符合。 风邪有内外之分,内风为病,肝首当其冲,如《素问·至真要大…

  • 治疗乳腺病的偏方3

    韭菜60克,鸡蛋2个。制用法:将韭菜鸡蛋放锅内炒至半熟,用布包好敷在患侧腋下,挤紧即可。疗效:2—3次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