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蓼

两栖蓼
(《贵州草药》)

【异名】小黄药(《贵州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两栖蓼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生于水中者:茎横走,节部生根;叶有长柄,柄由托叶鞘中部以上伸出;叶片矩圆形,浮于水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通常为心形。生于陆地者:茎直立,不分枝;叶有短柄;叶片宽披针形,密生短硬毛,长6~14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托叶鞘筒状,顶端截形。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于花被之外。瘦果近圆形,两面凸出,黑色,有光泽。
生于湖泊、河流浅水中和水边湿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金丝桃甙、萹蓄甙、槲皮黄甙、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另含绿原酸和咖啡酸。此外,含生物碱。生长在水中时,含痕量生物碱,花期增加到0.017%,然后消失。如生长在陆上,花期开始时含0.04%,盛开时达0.29%。如再移植于水中,则生物碱含量又下降。

【药理作用】木犀草素的作用参见"忍冬藤"条。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治痢疾,脚浮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治疔疮:小黄药、野烟各三钱。捣绒外敷。(《贵州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铁树果

    铁树果(《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凤凰蛋(《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凤尾蕉叶"条。 【化学成分】球果(包括种子)含苏铁甙0.086%(种子…

  • 秋石

    秋石(《品汇精要》) 【异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来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制法】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

  • 酪(《本草经集注》) 【异名】湩(《纲目》)。 【来源】为牛、马、羊、骆驼等之乳汁炼制而成的食品。 【制法】《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

  • 树头菜根

    树头菜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植物形态详"鹅脚木叶"条。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治肝炎…

  • 咸虾花_咸虾花的入药方法_咸虾花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鲫鱼草、狗仔花、万重花、牛鞭子草、晴蜓饭、蜂仔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风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疟疾;关痛;高血压;…

  • 白术-白及

    【中药名称】白及【拼音名】Baizhu【英文名】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sep…

  • 牦牛角

    牦牛角(《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牦牛的角。 【动物形态】牦牛(《山海经》),又名:旄牛(《山海经》),犣牛(《尔推》),毛犀(《广志》),猫牛(《汉书》颜师古注),竹牛(《昨…

  • 蚕豆壳_蚕豆壳的功效和作用_蚕豆壳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蚕豆皮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止血;解毒。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吐血;胎漏;下血;天泡疮;黄水疮;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蚕豆…

  • 大丁草

    大丁草(《纲目》) 【异名】烧金草(《纲目》),豹子药、苦马菜、米汤菜、鸡毛蒿、白小米菜(《贵州民间药物》),踏地香(《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龙根草、翻白叶(《贵州草药》)。 【…

  • 石香赛

    石香赛(《四声本草》) 【异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细叶香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