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方歌,功效与作用

 甘露消毒丹

出自《医效秘传》

【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绵茵陈十一两(330g) 石菖蒲六两(180g)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各150g)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各120g)

【用法】 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9g;丸剂,每服9~12g;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痠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等,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方歌】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方解】 本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湿热交蒸,则发热、肢痠、倦怠;湿邪中阻,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黄;热毒上壅,故口渴、咽颐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热利湿之力,亦为臣药。热毒上攻,颐肿咽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合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而利咽止痛。纵观全方,利湿清热,两相兼顾,且以芳香行气悦脾,寓气行则湿化之义;佐以解毒利咽,令湿热疫毒俱去,诸症自除。

本方与三仁汤均为清热利湿之剂,治疗湿热留滞气分之证。三仁配伍滑石、通草、竹叶,三焦分消,重在祛湿,宣畅气机,故宜于湿多热少,气机阻滞之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本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配伍悦脾和中,清热解毒之品,清热利湿并重,兼可化浊解毒,故宜于湿热并重,疫毒上攻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治疗湿温时疫,湿热并重之证。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临证以身热肢痠,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辨证要点。若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则非本方所宜。

2.加减法:若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大黄清泄湿热;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3.现代运用: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胆囊炎等,证属湿热并重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效秘传》卷1:“时毒疠气,病从湿化,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湿邪犹在气分者。”

2.方论选录

王士雄《温热经纬》卷5:“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痠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

【临床报道】

用甘露消毒丹为主治疗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低热,每天1剂,水煎服。14天为1疗程。结果: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徐惠祥.甘露消毒丹治疗乙肝低热22例。新中医 1999;31(7):51]

【实验研究】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培养细胞中观察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Ⅰ(藿香、白豆蔻、薄荷、石菖蒲)、残方Ⅱ(黄芩、连翘、射干、川贝、茵陈、滑石)、甘露消毒丹加味方(甘露消毒丹加板蓝根、大青叶)水煎液分别对培养细胞的最高无毒浓度,对柯萨奇病毒增殖产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间内的抑毒效果。结果显示,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Ⅰ、残方Ⅱ及甘露消毒丹加味方对细胞的无毒浓度均为1:40(即25g/L),该浓度对柯萨奇病毒B2、B3、B4株在培养细胞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指数均>2;全方对柯萨奇病毒B2、B3、B4株在培养细胞内的增殖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及加味方水煎液,均能抑制柯萨奇病毒在培养细胞内的复制。[贺又舜,等.甘露消毒丹对柯萨奇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8(12):737]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热毒壅盛,上犯耳窍。【治法】祛脓消炎,通络开窍。【方名】冰麝散Ⅱ号。【组成】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瓷…

  • 大枣汤

    单验方原料大枣10枚0.5克,每2日1剂,连服15次为1疗程。

  • 安神药粥五方

    养血安神片【药品名称】品名:养血安神片汉语拼音:YangxueAnshenPian【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气微,味苦、涩。【主要成份】仙鹤草、墨旱莲、鸡血藤、地…

  • 五苓散加减治疗消渴病引起水肿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五苓散加减治疗消渴病引起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0例消渴病引起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

  • 太子乌梅饮

    太子参、乌梅各15克,甘草6克,冰糖(或白糖)适量。前3味水煎,加糖,代茶饮。功能益气生津。适用于夏季伤暑,耗气伤津,口渴,多汗,乏力等症。

  • 斑秃方十九

    桑叶、麻叶各500克。将药以米酒水煮百沸,取水浴发。《千金方》评价说:“此方治头发脱落,常用不辍”。

  • 不孕症方十三

    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酒洗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酒洗当归、土炒白术各150克,花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不孕症。

  • 小儿发热的偏方2

    马鞭草合剂药物:马鞭草鲜叶,鲜竹叶、灯心草各20克。用法:马鞭草洗净捣烂取药汁,鲜竹叶、灯心草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与马鞭草混合,分几次1天服完。

  • 麦粒肿三针眼消毒方

    方名:针眼消毒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脾胃伏热。主治麦粒肿及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处方组成】木通3克、滑石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瞿麦15克、大黄(后下)6克、蝉衣4克、生甘草6…

  • 生豆腐渣可治疗痔疮

    生豆腐渣,锅内炒干为末,每服9克,白砂糖汤下,日3次,适用于血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