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化痰丸组成与功效

清气化痰丸

出自《医方考》

【组成】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各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用法】 姜汁为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以上八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9g,一日2次;小儿酌减。亦可作汤剂,加生姜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因痰阻气滞,气郁化火,痰热互结所致。痰热为患,壅肺则肺失清肃,故见咳嗽气喘,咯痰黄稠;阻碍气机,则胸膈痞闷,甚则气逆于上,发为气急呕恶;痰热扰乱心神,可见烦躁不宁。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方中胆南星苦凉,瓜蒌仁甘寒,均长于清热化痰,瓜蒌仁尚能导痰热从大便而下,二者共为君药。制半夏虽属辛温之品,但与苦寒之黄芩相配,一化痰散结,一清热降火,既相辅相成,又相制相成,共为臣药。治痰者当须降其火,治火者必须顺其气,故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以宣上,陈皮理气化痰以畅中,枳实破气化痰以宽胸。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亦为佐药。使以姜汁为丸,用为开痰之先导。诸药合用,化痰与清热、理气并进,俾气顺则火降,火清则痰消,痰消则火无所附,诸证悉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咯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运用:若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痰稠胶粘难咯者,可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烦躁不眠者,可去黄芩,加清热除烦之黄连、山栀,并酌加琥珀粉、远志等宁心安神之品。

3.现代运用:本方可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痰热内结者。

 【附方】

清金降火汤(《古今医鉴》)陈皮一钱五分(4.5g) 半夏泡一钱(3g) 茯苓一钱(3g) 桔梗一钱(3g) 枳壳麸炒一钱(3g) 贝母去心一钱(3g) 前胡一钱(3g) 杏仁去皮尖一钱半(4.5g) 黄芩炒一钱(3g) 石膏一钱(3g) 瓜蒌仁一钱(3g) 甘草炙三分(1g) 上锉一剂。加生姜三片,水煎,食远,临卧服。功用:清金降火,化痰止嗽。主治:热痰咳嗽。

清气化痰丸与本方均治痰热所致之咳嗽。但比较而言,前者以咯痰黄稠为主,后者以肺热咳嗽为重。故清气化痰丸以胆星为君,清化痰热之功独胜,更用枳实,则消痰行气之力亦强。而清金降火汤用石膏清热泻火力增,并伍贝母、前胡、桔梗等意在止咳。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方考》卷2:“此痰火通用之方也。”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2:“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是方也,星、夏所以燥痰湿,杏、陈所以利痰滞,枳实所以攻痰积,黄芩所以消痰热,茯苓之用渗痰湿也。若瓜蒌者,则下气利痰云尔。”

汪昂《医方集解·除痰之剂》:“此手足太阴之药,治痰火之通剂也。气能发火,火能役痰,半夏、南星以燥湿气,黄芩、瓜蒌以平热气,陈皮以顺里气,杏仁以降逆气,枳实以破积气,茯苓以行水气。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盖气之亢则为火,火退则还为正气而安其位矣,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3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止泻。【方名】益气汤。【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

  • 中医治疗头痛的中药方剂

      1.芎附饼、荞麦饼方歌 二钱川芎白附同,葱汁饼贴太阳中。荞麦炒热包头上,谨闭风邪痛即松。 注:上两方均属外治。一方以川芎6克 生白附子6克 研细末,葱汁调作成饼,贴两太阳穴,连…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积液患者30例,依据证候分为4个证型,然后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处方依证遣药,加味施治,观察疗效。结果:不同证型…

  • 斑秃方十四

    枸杞子15克,大米50克。将枸杞子、大米洗净,放砂锅中煮成粥,食用。

  • 生黑发方十五

    白茯苓、辽参、细辛(去叶)、香附子(炒去毛)、白蒺藜(炒、去角)、川芎、缩砂仁各15克,龙骨(研)、石膏(煅)、百部、白芷21克,麝香少许。将药共碾细末,后人麝香,再研均匀。每夜临…

  • 四逆散合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摘要:现代中医理论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中风后肝郁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表情…

  • 雀斑方九

    鲜芹菜根60克。切碎,用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洗脸,每日早、晚各洗1次。本方对雀斑有效。

  • 松花粉的功效与作用,松花粉的副作用

    本文目录 1 松花粉的功效与作用1.1 松花粉的选方2 松花粉的食用价值有哪些3 松花粉的适用人群4 松花粉的副作用5 服用松花粉的注意事项6 松花粉的用法用量松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

  • 小儿腹泻偏方4

    嫩高粱霉治小儿腹泻药物:嫩高粱霉4-5个。用法:在高粱吐穗时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用水洗净吃。

  • 洋葱糖浆止泻

    将洋葱100克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取汁加糖制成洋葱浆。用法:每天服3-4次,每次10-15毫升。此方有杀菌止痢功效,适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