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的组成,方歌方解,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消风散

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各6g)甘草 木通 各五分(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 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歌】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方解】 本方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为辨证要点。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2.加减法: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满,舌苔黄腻,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热,舌红或绛者,宜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文献摘要】

  原方主治

《外科正宗》卷4:“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搔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临床报道】

葛氏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湿疹244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取第二煎的药渣,加水浓煎取汁,用纱布浸药汁敷患处。结果:痊愈152例(皮疹完全消退,瘙痒消失),占62.3%;显效46例(皮疹消退70%以上,瘙痒明显减轻),占18.85%;有效22例(皮疹消退30%以上,瘙痒减轻),占9.02%;无效24例,占9.84%。平均治疗天数为21天,最少用药6剂,最多用药25剂。与口服扑尔敏,静注葡萄糖酸钙,外用硫磺软膏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葛长余.中药消风散治疗湿疹244例疗效分析。江苏临床医药杂志 1998;2(2):165]

邓氏治疗荨麻疹患者54例,分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观察。中药组30例,运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每日1次。西药组24例,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注,并加口服扑尔敏。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治疗结果: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复发),中药组25例,占83.3%;西药组13例,占54.2%。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延长,搔痒等症状减轻),中药组4例,占13.3%;西药组9例,占37.6%。无效(风团和搔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中药组1例,占3.3%;西药组2例,占8.4%。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6.6%,西药组为91.6%。治愈率,中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认为本方治疗荨麻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轻微,用药安全等优势。[邓金古.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9(21):2105]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止痒和抗实验性荨麻疹作用。对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皮肤搔痒,对DMSO引起的豚鼠耳肿胀抑制作用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等实验结果显示,本方原方及4种不同方式的配伍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疏风+祛湿药组、疏风药组、消风散原方组和疏风+养血药组,而祛湿+养血药组作用最弱。[肖洪彬,等.消风散主要药效学及拆方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4):21]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哪些因素导致乳腺癌?

    1、乳腺癌的前期病变:从正常细胞一下子变到癌细胞显然是不可能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过程。研究发现,癌变过程是一个增生过程,如果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而没有形态上的改变,…

  • 胃溃疡秘方

    病因:患有此症的人,大多是夏天时喝过多的冰水、凉水、及冰凉水果所引起。连续在夏天吃过量的冷冻物有5年时,胃的机能就有退化的现象,以致血气不通,淤积于胃部,而成胃溃疡。笔者自从与华佗…

  • 天王补心丹治疗熬夜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对青少年熬夜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天王补心丹在熬夜综合症的临床应用和药效学研究进行综述。结论:天王补心丹对熬夜综合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 糖尿病的偏方2

    苦瓜粥治糖尿病用料:苦瓜150克,粳米60克。制法:将苦瓜切成小丁,加粳米和适量的水熬成粥。用法:顿服。一日2次。

  • 鱼脑石散(经验方)

    鱼脑石散(经验方):鱼脑石15克、冰片3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共为极细末,每日吹鼻3~4次。

  • 三金汤加味治疗胆囊炎

    主治:胆囊炎。 处方: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茵陈各15克,枳壳、台乌药、焦山栀各9~12克,乳香、没药、延胡索、细辛各6克,生大黄3~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属肝胆湿热型加…

  • 三仁汤加味治疗肠伤寒

    湿热病毒侵人体,脾胃受邪肠伤寒。身热缠绵身重痛,脘痞少食苔滑腻。望闻问切细诊断,辨证施治方奏功。 注: 本病发生多因感受湿热病毒引起。病邪多从口腔而入,首先伤及胃气,逐渐阻碍脾胃气…

  • 莱菔子的功效,生,炒莱菔子的功效区别,临床应用

    莱菔子,俗名萝卜子,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性味辛甘平,归脾、肺、胃经,为临床常用的消食化痰药。现代中药学概括其功效为:消食化积,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不化,痰涎壅盛等症。如治疗便秘、…

  • 完带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

    带下量多质清稀,无有腹痛寒湿阻。党参山药苍白术,白芍柴胡陈芥穗。甘草苡仁车前子,茯苓萆薢共茵陈。 慢性盆腔炎如属寒湿内阻,无腹痛,仅有带下,其质清稀,可用完带汤加味祛湿健脾胜寒。 …

  • 当归四逆汤配方,功效与作用

    当归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 【配方组成】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