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丁香的食用禁忌

丁香药用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不仅可以治疗呕吐反胃,对疝气,癣症都有一定的功效,而且丁香对消化系统也有好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吧。

  丁香

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原产于我国东北北部至西南地区,现在仍有许多野生种,如小叶丁香、毛叶丁香、裂叶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丁香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或者作为切花插瓶,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丁香用作药材主要是治疗恶心呕吐反胃等等,丁香除了可以药用,还可以用作食物的烹调,当做辅料。

在食用方面,丁香因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特别是肉食及面包之类)调味,在欧洲和美国是圣诞食品特有的调味剂,在我国常作为烹制风味菜肴、卤菜及酱腌菜的辅料。

  丁香的功效

丁香品种很多,真正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一般的观赏花木丁香为木犀科植物,要予以区别),以花蕾和果实入药。

  人们丁香的花蕾叫做公丁香,有成熟果实的叫做母丁香。两者之间的用法也不同。

通常使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以粒大花未开、香气强烈,且能沉于水中者为佳。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它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

丁香所含有的丁香油对一些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而且丁香还可以外用,对足癣等皮肤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在古代,丁香常作为香口之药。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为了掩盖自己的口臭,经常口含丁香,希望取悦武则天的笑料就是一例。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主要含挥发油丁香油等成分。

  丁香的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胃溃疡:丁香可抑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丁香挥发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溃疡的活性成分。

健胃:丁香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抑制肠兴奋:丁香水煎剂能抑制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等对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腹泻: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泻叶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肠性腹泻与肠腔积液。

(二)麻醉镇痛解热抗炎

麻醉:丁香酚对幼小对虾、鲤鱼等有麻醉作用。丁香酚可抑制大鼠迷走神经A、B、c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这可能是丁香制止牙齿的机制之一。丁香酚能阻断牛蛙坐骨神经传递,但不影响肌突触后膜反应,显示了选择性麻醉神经纤维的作用。

兔静脉注射丁香酚虽可产生麻醉作用和抗惊厥作用,但能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压。因此,临床上丁香酚只作局部麻醉使用,而不作全身麻醉使用。

镇痛:小鼠灌服其水煎剂具有镇痛作用。

解热:兔口服丁香酚有解热作用,并强于乙酰氨基酚。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脑内PG合成而产生解热作用。

抗炎:小鼠灌服丁香醚提物和水提物都能抑制耳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灌服能抑制实验性足跖肿胀。

丁香镇痛、解热、抗炎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三)抗聚抗凝抗血栓形成

抗聚 :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和人血小板聚集和全血聚集,并抑制ATP释放。其抗聚的机制为抑制血小板内TXB的合成。

抗凝: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Ⅷ因子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和V因子时间。

抗血栓形成: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长电刺激颈动脉的血栓形成时间。

  (四)抗病原体

抗菌、抗病毒:丁香油和丁香酚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丁香中的鞣花单宁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抗真菌:其水煎剂或乙醇浸出液有广谱的抗真菌作用,或杀死作用。丁香酚对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有显著的杀灭作用。

杀灭寄生虫:其水提物能杀死犬和猪蛔虫。丁香油的作用较水煎剂的作用强。

杀灭滴虫:丁香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对毛滴虫具有很强的杀死作用。

  (五)醒酒

丁香花香气袭人,具有醒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载:“丁香杀酒毒”。清代诗人邹升恒在《丁香和韵》中也有句云:“傍檐结密人难折,拂座香多酒易醒。”说的是丁香树高茂密,柔枝交抱,难以拆分;浓郁的香气拂面而过,使多喝了酒的人酒醒神清。

  (六)温中降逆

丁香辛温,入脾胃二经,能温中散寒,善于降逆,黼疗营寒呕吐,呃逆之要药。

 (七)暖肾壮阳

本品性温,入肾经。《日华子本草》载: “疗肾气,壮阳,暖腰膝。”故有暖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阳萎、阴冷、奔豚、腰腿冷痛等证。

  (八)行气止痛

本品味辛,气芳香,辛能行气止痛,常用胸痹痛、脘腹痛、少腹痛、疝气痛。丁香是麻醉止痛比较好的中药。

  (九)醒神开窍

丁香辛香,性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化湿辟秽。《本草再新》谓其:“开九窍,舒郁气。”故有醒神开窍之功。

丁香可用于湿浊之邪,阻蔽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错乱,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症。

  (十)其他

(1)抑制平滑肌:丁香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和丁香酚水溶液均能抑制血管平滑肌、肠平滑肌、豚鼠气管平滑肌、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2)其氨水提物能增强胰岛素活性。

(3)其中的鞣花单宁能降低血液中的尿素浓度。

(4)丁香酚为一种睾酮一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脱发。

治突然心气痛:丁香末,以酒送服3克,即效。

  治妇女崩中:丁香62克,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治鼻息肉:用棉把研好的丁香末裹好,塞在鼻子内。

唇舌生疮:丁香研为细末,用棉裹好含在嘴里。

治乳房胀痛:丁香末以水送服一匙。

  丁香的食用方法

1.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丁香的食用禁忌

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健胃粥3

    粥方组成橘皮15—20克,粳米1—2两。功效主治顺气,健胃,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煮制方法先将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

  • 明目方十四

    人参、三七根各适量。以水磨汁、涂眼四周。本方适用于目赤胞肿。

  • 肺癌临床常用有效偏方

    肺癌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发热,胸闷,气急,甚至全身疲乏、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方一]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

  • 牙疼的原因有哪些,10个快速治牙疼的偏方

    引起牙疼的原因有哪些 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下面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 虫…

  • 阳痿的治疗偏方20

    蛤蚧1对,鹿鞭1条。[制用法]黄酒泡后晒干焙研。服之。[适应证]同上方。

  • 生使君子方

    【功能主治】功能驱除肠道蛔虫。主治肠道蛔虫病。【处方组成】生使君子,每岁1克,最大最至6克。每天清晨空腹嚼服,连服3日。

  • 茵陈五芩散加减治疗湿重于热型传染性肝炎

    湿热困脾升降失,黄疸不重或无黄。恶心呕吐食欲退,疲乏便溏或低热。茵陈五苓加减治,化湿清热兼化浊。茵陈藿香苓白术,陈半佩滑甘厚朴。 方药: 茵陈五芩散加减: 茵陈15g 藿香10g …

  • 白血病偏方9

    鼢鼠1只。[制用法]焙干研末。每服10克,每日1-2次。[适应证]白血病。

  • 猪骨头

    食疗方原料猪骨头250克,枸杞子15克,黑豆30克,大枣30枚。制法加水炖至烂熟,调味服食。隔天1次,可长期服用

  • 回乳茶疗方

    处方与用法:茶叶、糖各100克,各分3份,每次用茶叶、糖各1份浸泡于1000毫升沸水中,20分钟后饮用。每日3次,每日服完糖、茶各100克。胃寒者,可选用红茶或酌减茶叶用量,以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