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

  • 酸不溜根

    酸不溜根(《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植物形态详"酸不溜"条。 【采集】春、秋挖取,晒干。 【化学成分】含鞣质。又含蒽醌,氨基酸,有机酸及酚呈阳性反应…

  • 酸浆

    酸浆(《本经》) 【异名】葴、寒浆(《尔雅》),醋浆(《本经》),苦葴、苦蘵、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浆草(《尔雅》郭璞注),灯笼草(《唐本草》),苦耽(《嘉祐本草》),金灯草…

  • 酸浆(锦灯笼)

    酸浆   【释名】 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 (苗、叶、茎、根)苦、寒、无毒。   (子)酸、平、无毒。   【主治   1、热咳咽…

  • 粟芽

    粟芽(《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

  • 粟树皮

    粟树皮(《食疗本草》) 【异名】栗树白皮(《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化学成分】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质。 【功用主治】治丹毒,癞疮…

  • 粟糖

    粟糖(《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功用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

  • 獭肉

    獭肉(《别录》)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动物形态详"獭肝"条。 【性味】甘咸,寒。 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虚劳…

  • 酸模叶

    酸模叶(《本草拾遗》) 【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酸模"条。 【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蝴蝶梅黄素及维生素C_63毫克%,鞣质17.3~36.7%。茎叶含草…

  • 太白鹿角

    太白鹿角(《陕西中草药》) 【异名】太白针、地蓬草、细石蕊。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体。 【植物形态】匙石蕊地衣体鳞片状,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表面灰绿色,里面灰白色,稀…

  • 太白三七

    太白三七(《陕西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红花芹的根。 【植物形态】红花芹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全体无毛。块根纺锤形,褐色,长1.5~3厘米。茎直立,纤细,上部有分枝。叶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