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

酸浆
(《本经》)

【异名】葴、寒浆(《尔雅》),醋浆(《本经》),苦葴、苦蘵、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浆草(《尔雅》郭璞注),灯笼草(《唐本草》),苦耽(《嘉祐本草》),金灯草(《履巉岩本草》),姑娘菜、灯笼儿(《救荒本草》),红姑娘(《卮言》),天泡草(《纲目》),红娘子(《柳边纪略》),珊瑚架(《汪连仕采药书》),山瑚柳、天灯笼草(《纲目拾遗》),九古牛(《植物名实图考》),泡子草,扑扑子草(《福建民间草药》),花姑娘(《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姑娘花(《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打朴草(《闽南民间草药》),叶下灯、铃儿草、荷朴(《闽东本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全草。

【植物形态】酸浆
多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具横走的根状茎。茎直立,多单生,不分枝,略扭曲,表面具棱角,光滑无毛。叶互生,通常2叶生于一节上;叶柄长8~30毫米;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长4~10.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边缘具稀疏不规则的缺刻,或呈波状,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几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1.5厘米;花白色,直径1.5~2厘米;花萼绿色,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裂,边缘及外侧被短毛;花冠钟形,5裂,裂片广卵形,先端急尖。边缘具腺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的基部,花药长圆形,基部着生,花丝丝状;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线形,柱头细小,不明显。浆果圆球形,直径约1.2厘米;光滑无毛,成熟时呈橙红色:宿存花萼在结果时增大,厚膜质膨胀如灯笼,长可达4.5厘米,具5棱角,橙红色或深红色,无毛,疏松地包围在浆果外面。种子多数,细小。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长于路旁及田野草丛中;也有栽培作观赏植物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酸浆裉)、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挂金灯)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含酸浆苦素A。酸浆苦素B,酸浆苦素C、木犀草素及木犀革素-7-β-D-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酸浆煎剂对宋内氏杆菌有抑制作用,酸浆抗菌有效成分初步认为在油状液,此部分在试管内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从酸浆中提出之针状晶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酸浆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治痢疗效不符。

②兴奋子宫的作用
早年提出的对离体家兔子宫有兴奋作用的酸浆根素(即硝酸钾)。其果实据云有催产作用。

③其他作用
日本酸浆果实及果囊有解热及强心作用,有谓酸浆之此项作用与其中所含草酸有关,且作用微弱,无应用价值。酸浆根素注射于动物,表现大脑抑制,若用大量,可使呼吸麻痹而死。国外曾用其同属植物的叶、果作利尿剂。

【性味】酸苦,寒。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归经】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②《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

①《本经》:"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

②《唐本草》:"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

③《嘉祜本草》:"主腹内热结眉黄,不下食,大小便涩,骨热咳嗽,多睡劳乏,呕逆痰壅,痃癖痞满,小儿疬子寒热,大腹,杀虫,落胎,并煮汁服,亦生捣绞汁服。亦研敷小儿闪癖。"

④《本草衍义补遗》:"治热痰嗽。"

⑤《汪连仕采药书》:"清火,消郁结,治疝。敷一切疮肿,专治锁缠喉风。治金疮肿毒,止血崩,煎酒服。"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治白喉初起,鹅口疮,失音(煅灰作散剂吞服)。"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宜忌】①《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

②《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痰湿忌用。"

【选方】①治热咳咽痛:灯笼草,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疮并痛者: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医学正传》)

③治黄疸,利小便: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小儿小便不通:酸浆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诸般疮肿:金灯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冷水凋少许,软贴患处。(《履巉岩本草》)

⑥治杨梅疮:打朴草,不拘数量,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中耳炎:锦灯笼鲜草拧汁,加冰片适量,滴耳。(《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炎症
用100%的锦灯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5岁以下每次2毫升,5岁以上每次4毫升。临床观察120例,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80%以上病例有咽痛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扁桃体肿大,且有脓性渗出物。治疗结果,显效(于两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与咽部脓性渗出物消失)93例(77.5%),有效(于3~5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与咽部脓性渗出物消失)20例(16.7%),无效(体温与咽部脓性渗出物5天以内均未好转,症状无明显变化)7例(5.8%)。单项统计,80%以上的患者体温可以在2天内降至正常,90%以上的病例扁桃体分泌物及咽痛症状在3天内消失。但扁桃体肿大仅8例于治疗4天后略见缩小,其余均无明显改变。此外,有报道用锦灯笼花萼2~3个或全草3~5钱,1次煎服或冲茶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2例,结果除2例用药2次外,均1次痊愈。治愈时间最短半天,最长3天。

【名家论述】①朱震亨:"灯笼草,苦能除湿热,轻能治上焦,故主热咳咽痛,此草治热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也。与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

②《纲目》:"酸浆,利湿除热,除热则清肺止咳,利湿故能化痰、治疸。"

③《纲目拾遗》:"天灯笼草,主治虽夥,惟咽喉是其专治,用之功最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3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柘树果实

    柘树果实(《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佳子(《纲目》)。 【来源】桑科植物柘树,详"柘木"条。 【采集】9~10月采。 【性味】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 …

  • 蛇根草_蛇根草有毒吗_蛇根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岩泽兰、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四季花、雪里开花、雪里梅、活血丹、阴蛇风、血贯肠、小枇杷、死后红、红灵仙、地红草、佩玉英、白丁香、蛇足草、荷包草、向日红、散血草、…

  • 五香血藤_五香血藤是中药吗_五香血藤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大血藤、紫金藤、钻骨风、小血藤、岩枇杷、内风消、野五味子藤 性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肺生津。主跌打损伤;骨折;劳伤;风湿腰痛;关节…

  • 秋海棠根

    秋海棠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的根,…

  • 花蕊石

    花蕊石(《嘉祐本草》) 【异名】花乳石(《嘉祐本草》)。 【来源】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 【矿物形态】含蛇纹石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颗粒组成,并含有蛇纹石,为较常见的一种…

  • 桃金娘花

    桃金娘花(《纲目拾遗》) 【异名】岗棯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植物形态详"山棯子"条。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行血。" ②《广…

  • 香叶_香叶的药用部位_香叶有毒性嘛

    基础信息 别名:香艾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主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香叶天竺葵的茎叶。 原形态:…

  • 小萹蓄_小萹蓄有副作用嘛_小萹蓄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姑巴草、扁竹、水米草、汗多草、黑鱼草、习见蓼、米子蓼、地茜、铁马齿苋、扁蓄、米碎草、小叶扁蓄、猪牙草、节节红、节节花、红节草、虱蓖草、糟麻草、地兔草、水扁蓄、细叶锅…

  • 五爪金龙_五爪金龙是中药吗_五爪金龙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五爪藤、五爪龙、灯笼草、小红藤、雪时高、小五爪金龙、五虚下西山、红葡萄、乌蔹莓、月乌鸡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接骨续筋;散瘀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

  • 续随子

    续随子   【释名】 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续随了(去皮)一两、铅丹半两,同炒,加蜜捣成团,装瓶中,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