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

粟芽
(《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湿润,至芽长2~3毫米许,取出晒干。

【药材】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径约1毫米。表面淡黄色,有外稃与内稃包围,多数均已裂开,露出长约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无初生根。剥去壳即为果实,表面淡黄色,光滑,基部有黄褐色的胚,长约1毫米,胚乳近白色。质坚,断面粉质,气无,味微甜。以黄色、有芽、颗粒匀整者为佳。
主产华北各地。

【炮制】炒粟芽:取粟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色为度。取出放凉。亦有炒至焦黄色者。

【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①《别录》:"寒中,下气,除热。"

②《日华子本草》:"除烦,消宿食,开胃。"

③《纲目》:"消导米面诸果实积。"

④《山西中药志》:"健脾,消食。治食滞胀满,食欲不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3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地菍根_地菍根的功效与作用_地菍根可以煮水喝吗

    基础信息 别名:地茄根、地稔根、火炭泡 性味:味苦;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利湿;解毒。主痛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血;痢疾;黄疸;淋痛;久疟;…

  • 百部―对叶百部

    【中文名】:百部―对叶百部【类别】:根类【英文名】:TuberSiemonaRoot【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 【来源】: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

  • 幼油草

    幼油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高墩草(《笺卉》)。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花点草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厘米。基部分枝,具匍匐茎,茎细弱,稍透…

  • 哈蟆油

    哈蟆油(《药材资料汇编》) 【异名】田鸡油、哈什蟆油、蛤蚂油(《中药通报》(5):205,1956),哈士蟆油(《中药志》)。 【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蛙雌性的干燥输卵…

  • 金线兰_金线兰是中药吗_金线兰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金丝线、金耳环、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莲、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肺热咳血…

  • 半边旗

    半边旗(《岭南采药录》) 【异名】甘草蕨(《广州植物志》),甘草凤尾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半边莲、半边蕨(《广西药植图志》),半凤尾草(《南宁市药物志》),半边风药(《…

  • 飞天蠄蟧

    飞天蠄蟧(《岭南采药录》) 【异名】龙骨风、大贯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蠄蟧(广东)。 【来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干。 【植物形态】桫椤,又名:树蕨。大型蕨类,主干高达2…

  • 天竹黄_天竹黄的用药禁忌_天竹黄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

  • 蔓胡颓子叶

    蔓胡颓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植物形态详"蔓胡颓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黄酮甙、香豆精、三萜、糖、酚…

  • 栗叶

    栗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