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健脾丸

出自《证治准绳》

【组成】 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 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 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 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使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补气健脾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为消补兼施之剂,以达补而不滞,消不伤正之目的。因方中含四君子汤及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居多,故补重于消,且食消脾自健,故方名“健脾”。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虚食滞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食积属实证者,不宜使用。

2.加减运用: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但补益之药多壅滞,消克之品易伤脾,临床应用时,应权衡其轻重,配伍适宜。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属脾虚食滞者。

 【附方】

枳术丸(《内外伤辨惑论》卷下) 枳实炒,一两(30g) 白术二两(60g) 用法: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现代用法:共为末,糊丸,每服6~9g,荷叶煎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功用:健脾消痞。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胸脘痞满,不思饮食。

健脾丸和枳术丸均系消补兼施之剂,健脾丸补脾消食之力均大于枳术丸,且能渗湿止泻又化湿热,故健脾丸系健脾消食止泻之方;而枳术丸则为健脾化积除痞之剂。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证治准绳》卷5: “治一应脾胃不和,饮食劳倦。”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消导之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脾胃者,仓廪之官,胃虚则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虚则不能运化,故有积滞,所以然者,由气虚也。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运而胃强矣。山楂消肉食,麦芽消谷食,戊己不足,故以二药助之使化。枳实力猛,能消积化痞;佐以参、术,则为功更捷,而又不致伤气也。夫脾胃受伤,则须补益,饮食难化,则宜消导,合斯二者,所以健脾也。”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治脾虚饮食不消。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已虚者而设。夫脾胃之虚,其来也渐,固为病之本;而食积停滞,其来也骤,则为病之标。治病当明标本缓急。”

【临床报道】

用健脾丸加减治疗小儿泄泻300例。其中伤食型117例,以本方去人参、山药、肉豆蔻,黄连易黄芩,加枳实治疗。暑热型84例,以本方去山楂、神曲、陈皮、砂仁,加黄芩、葛根治疗;脾虚型99例,以本方去黄连加附子治疗。结果:痊愈258例,好转27例,无效15例。[熊治法.《证治准绳》健脾丸加减治疗小儿泄泻300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6;(3):29]

用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160例,获满意疗效。基本方药:白术、生麦芽、生谷芽、焦山楂、神曲、枳实、陈皮。结果:显效98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服药时间最短为1周,最长为5周,平均为2.5周。[朱君华,等.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160例。湖南中医杂志 1988;(3):4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甘草的副作用与禁忌

    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味道甘甜有关。此外,甘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国老,因为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 入药方中对一…

  • 《名医珍藏外治秘方》

    本书精选了散失在民间的500多个外治秘方,这些外治秘方可治疗常见疾病130多种。全书按照药物的外治方法分为八个部分:患处贴膏方、患处暴露涂药方、患处熏洗方、穴位敷贴方、窍位给药方等…

  • 风疹块、痱子

    鲜韭菜汁加适量明矾,每天涂患处,并擦至皮肤发红、发热,一日三次,2~3天即愈。

  • 九味煎治疗心悸

    心悸之因虽有外感或受惊吓、内因情志失调及脏腑气血阴阳亏损等,但慨之不外虚实二端。虚即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实乃痰饮淤血为患。但本病多虚实夹杂,互为影响。根据上述病因分析而制定的九味煎,…

  • 治疗头晕目眩的验方

    治疗两目昏花、头眩不能自主者,用当归身45g,川芎6g,代赭石15g,柴胡12g,干菊花12g,夏枯草12g,薄荷6g为引。

  • 肾气虚导致的滑精遗精的中药治疗验方

    病久不愈肾气虚,滑精频作面苍白。畏寒肢冷神萎靡,舌淡苔白细弱脉。补肾固精六味治,地药萸苓泽丹皮。济生秘精斑龙丸,龙牡菟丝苓韭子。白石桑蛸味熟地,柏仁鹿胶补骨脂。 方药: 六味地黄丸…

  • 外阴痒

    (包括男子下身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50粒,水一斤烧开,洗阴部,每天两次,共洗3天。

  • 升麻丹皮饮治疗疝气,腹痛胁痛,恶心呕吐

    功用:专治疝气,腹痛胁痛,恶心呕吐,脉弦紧。有止痛顺气、通调气血之功。 处方:升麻、丹皮、川楝子、橘核各10g,广木香3g,西小茴5g,葫芦巴16g,炒栀子10g,南沉香1克(研末…

  •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著名中药阿胶,是传统补血要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能。临床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阴湿火旺所致心烦不眠;肺…

  • 四肢酸麻、腿抽筋

    老丝瓜筋3钱,生姜2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忌扁豆、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