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宝丹的功效与作用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

  【组成】 生乌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一两(各30g) 牛黄一分(0.3g) 龙脑一分(0.3g) 麝香一分(0.3g) 安息香一两半(45g),酒浸,重汤煮令化,滤过滓,约取一两净(30g) 金银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参汤下一丸,小儿量减。(现代用法:水牛角、玳瑁、安息香、琥珀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将牛黄、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每次1丸,1日1次。小儿减量。本方改为散剂,犀角改为水牛角浓缩粉,不用金银箔,名“局方至宝散”。每瓶装2g,每服2g,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0.5g,4~6岁1次1g;或遵医嘱)。

  【功用】 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胞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方解】 本方证因痰热内闭,瘀阻心窍所致。痰热扰乱神明,则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涎壅盛,阻塞气道,故喉中痰鸣,辘辘有声,气息粗大;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为痰热内闭之象。至于中风、中暑、小儿惊厥,皆可因痰热内闭,而见身热烦燥,痰盛气粗,甚至时作惊搐等证。邪热固宜清解,然痰盛而神昏较重,尤当豁痰化浊开窍,故治以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为法。叶天土所谓“舌绛而苔黄垢腻,中夹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即是此义。方中麝香芳香开窍醒神;牛黄豁痰开窍,合犀角清心凉血解毒,共为君药。臣以安息香、冰片(龙脑)辟秽化浊,芳香开窍,与麝香同用,为治窍闭神昏之要品;玳瑁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可增强牛黄、犀角清热解毒之力。由于痰热瘀结,痰瘀不去则热邪难清,心神不安,故佐以雄黄助牛黄豁痰解毒;琥珀助麝香通络散瘀,而通心窍之瘀阻,并合朱砂镇心安神。原方用金银二箔,意在加强琥珀、朱砂重镇安神之力。本方配伍特点:一是于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之中兼能通络散瘀、镇心安神;二是化浊开窍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因清热之力相对不足,故《绛雪园古方选注》云:“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

  原书用人参汤送服,意在借人参益气养心之功,以助诸药却邪开窍,适用于病情较重,正气虚弱者。另有“血病,生姜、小便化下”一法,意取童便滋阴降火行瘀,生姜辛散祛痰止呕之功,二者为引,既可加强全方清热开窍之功,又可行瘀散结,通行血脉,适用于热闭而脉实者。

  本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均可清热开窍,治疗热闭证,合称凉开“三宝”。就寒凉之性而言,吴瑭指出“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但从功用、主治两方面分析,则各有所长,其中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邪热偏盛而身热较重者;紫雪长于熄风止痉,适用于兼有热动肝风而痉厥抽搐者;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适用于痰浊偏盛而昏迷较重者。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痰热内闭心包证的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本方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劫液之弊,故神昏谵语由阳盛阴虚所致者忌用。孕妇慎用。

  2.加减运用:本方清热之力相对不足,可用《温病条辨》清宫汤送服本方,以加强清心解毒之功;若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热邪与痰浊并重,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舌绛上有黄浊苔垢者,可用《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郁金、连翘、灯心、木通、淡竹茹、紫金片)煎汤送服本方,以清热利湿、化痰开窍;如营分受热,瘀阻血络,瘀热交阻心包,症见身热夜甚,谵语昏狂,舌绛无苔或紫暗而润,脉沉涩者,则当通瘀泄热与开窍透络并进,可用《重订通俗伤寒论》犀地清络饮(犀角汁、丹皮、连翘、淡竹沥、鲜生地、生赤芍、桃仁、生姜汁、鲜石菖蒲汁、鲜茅根、灯心)煎汤送服本方;如本方证有内闭外脱之势,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尿毒症、中暑、癫痫等证属痰热内闭者。

  【附方】

  行军散(《随息居霍乱论》) 西牛黄 当门子 真珠 梅片 硼砂各一钱(各3g) 明雄黄飞净,八钱(24g) 火硝三分(0.9g) 飞金二十页 八味各研极细如粉,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每服三五分(0.3~0.9g,1日2~3次),凉开水调下。功用:辟秽解毒,清热开窍。主治:暑秽,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以及口疮咽痛;风热障翳(现代主要用于夏季中暑、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等属暑热秽浊者。外用可治口腔粘膜溃疡、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热毒病证。夏季以本品适量涂抹于鼻腔内,有预防瘟疫之效)。

  【文献摘要】

  1.原书方治

  《苏沈良方》卷5引自《灵苑方》:“旧说主疾甚多,大体专疗心热血凝,心胆虚弱,喜惊多涎,眼中惊魇,小儿惊热,女子忧劳,血滞血厥,产后心虚怔忡尤效。”

  2.方论选录

  徐大椿《医略六书》卷1:“诸中卒倒,痰热闭遏,血气不能流利而神志失养,故寒热交错,神昏不语焉。生犀、玳瑁清心热以存阴,朱砂、琥珀散瘀结以安神,牛黄、雄黄燥湿豁痰,麝香、龙脑通窍开闭,金箔、银箔镇坠心热以安神明也。诸药为末,入安息膏丸,取其解热散结、通窍辟邪,为暴仆卒中,痰血闭结之专方。调化用参汤、用童便、用姜汁,乃扶元、散瘀、降火、开痰之别使也。”

  吴瑭《温病条辨》卷1:“此方会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反正之功。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8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哮喘的偏方10

    生石膏30克,杏仁、麻黄、桑白皮、半夏、苏子各10克,瓜蒌仁15克。[制用法]生石膏应先煎。[适应证]热证哮喘。

  • 厌食的饮食疗法

    (1)独脚金10g,猪横利一条,以四碗水煎成两碗水,作汤饮服。(2)谷芽15g,布渣叶10g,孩儿草10g,猪肚或牛肚1/3~1/4个,以四碗水煎成两碗水,作汤饮服。小儿厌食症的危…

  • 杞子炖羊脑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脑1具、葱、姜、料酒、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将羊脑洗净(注意不要碰破)放入器皿内,加水、盐、葱、姜、料酒,隔水炖熟,加入味精调味即可。[用法]佐餐食用,…

  • 产后血崩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产后血崩方剂一。【组成】当归16克炒白芍13克生牡蛎16克生龙骨16克真阿胶(冲化服)10克地骨皮10克粉丹皮10克炒菊花10克生甘草4克生黄芪20克大熟地1…

  • 大秦艽汤加减治疗小儿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临床症复杂,病变广泛遍全身。风寒湿邪纷杂至,合而为痹病关节。纯阳之体热居多,风湿热痹容易得。心悸气短寐不宁,心悸盗汗心阴亏。心悸气短自汗出,心气不足病心肌。肾阳衰微水湿泛,心悸…

  • 乳腺癌方十四

    五倍子、雄鼠屎、露蜂房各等分。共为末,每次3克,每日2次。本方源于《验方新编》,功能活血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 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在妇科病的运用

    当归芍药散首见于《金匮要略》,原书中运用于妊娠腹痛及妇人腹痛。“妇人怀娠。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与“妇人腹中多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魏念庭曰:“妊娠腹中疞痛,血气虚阻,主以当…

  • 冠心病的偏方

    益气活血汤用料:党参(人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蒌皮15克,桂枝8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莪术15克,红花10克。功能:温阳益气,活血通脉。主治:冠心…

  • 腋痈(腋下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腋窝生痈名腋痈,腋下淋巴结炎成。多缘上肢破染毒,疮疡病灶毒循经。也有肝脾血热盛,忿怒气郁生腋痈。初起暴肿灼热痛,皮色不变是特征。病肢不便脉滑数,恶寒发热与纳呆。寒热不退痛日增,势在…

  • 苦丁茶治高血压

    用料:苦丁茶2支,干玉米须7-8克。制法:冲水。用法:当茶水饮用。疗效:特嘉。